联合日报HENG

联合日报HENG

一脈梅香久 百年韻猶真 劉禎:梅蘭芳是京劇史上不朽豐碑

一脈梅香久 百年韻猶真 劉禎:梅蘭芳是京劇史上不朽豐碑

梅兰有情,芳菲无尽。1894年10月22日,北京前门外李铁拐斜街,一个新生儿的啼哭声打破了旧街老宅的平静。本家姓梅,为孩子取乳名裙姊,14年后定艺名「兰芳」。从此,一颗冉冉新星踏上了一代名伶的成长之路。2024年是梅兰芳大师诞辰130周年,中华梨园、四海票友,亦将借此共同缅怀先生旧时音容,追忆大师寻常轶事,弘扬梅派艺术精髓。近日,香港文汇报走进北京护国寺街9号「梅兰芳纪念馆」,专访著名戏曲理论专家、梅兰芳纪念馆馆长刘祯,请他带领我们一同走进梅兰芳大师以及梅派艺术的前世今生。 ◆文:香港文汇报记者 张宝峰、朱烨 图:梅兰芳纪念馆提供 庭院深深,依稀故人。从1951年到1961年,梅兰芳先生一直住在北京护国寺街9号。走进这处闹中取静的院落,柿树郁郁,海棠茵茵,空气中彷佛留存着清音袅袅,屋宇间好像凝结着浓情深深。 旧居里院北房正是梅兰芳夫妇的居所。甫一入门,任凭是谁都会被门边高大的镜子所震撼。这是一款嵌满了螺钿花片的穿衣镜。当年,梅先生就是站在镜前,揣摩身段,研究表情,推敲动作,「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想当年桃花马上威风凛凛,敌血飞溅石榴裙。有生之日责当尽,寸土怎能够属于他人……」 伫立镜前,追忆先人。大师音容宛在,梅韵至今犹存。 大胆创新 铸京剧巅峰 「认识梅兰芳,一定要从整个京剧发展史的高度去看。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因为梅兰芳的出现,才把京剧艺术推向了巅峰,并让京剧成为家喻户晓的国剧。」刘祯对香港文汇报说,正是因为对京剧艺术全面的传承、大胆的创新,以及进步的思想性,共同铸就了「梅兰芳」这座中国京剧艺术史上的不朽丰碑。 梅兰芳纪念馆保留了梅家旧居的风貌,北房为家长居所,东厢房为梅兰芳之女梅葆玥的居所,西厢房为梅兰芳长子梅葆琛的居所。院落秩序井然,深合儒家礼法。外院植有「一椿一楸」两棵大树,暗含「春秋佳日 山水清音」之意,亦有道法自然之味。就在这儒道互补的宅邸里,梅兰芳度过了人生最后的十年,晚年代表作《穆桂英挂帅》也是在这一时期创编诞生。 「从穆桂英到杜丽娘,从杨贵妃到韩玉娘,梅先生一生塑造了160多位女性形象。他对中国女性的美丽、智慧、勤劳、隐忍,都做了精彩的刻画。」刘祯说,在艺术层面,从唱腔到表演,从化妆到舞美,梅先生也都进行了大胆创新,这些都显示出他超前的审美眼光、卓绝的鉴赏能力和非凡的艺术品位。 先生精神 光照艺坛 在世界戏剧史上,古希腊戏剧、古印度梵剧、中国戏曲,并称为「最古老的三大戏剧」。虽然从诞生年代上看,古希腊戏剧、古印度梵剧要早于中国戏曲,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前两者在经历了一段辉煌之后,都渐渐退出现实舞台,转而成为一种文化记忆。相比之下,只有中国戏曲,不仅悠远,更加绵长,时至今日,依然活跃在现实舞台中,并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单就传统戏曲而言,除了中国,日本也保留着自己的传统曲艺。但是在日本,人们更多地将它视作一种『博物馆艺术』,而中国戏曲则依然以一种『活的艺术』形式,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刘祯说,究其原因,中国戏曲的长青与梅兰芳等一代代艺术大师的传承创新、辛勤耕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刘祯进一步说,以京剧为例,梅兰芳等大师不仅在表演理论、表演技法等方面,为京剧艺术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在以艺报国、艺术品格等方面,树立起光辉的榜样。梅兰芳先生高贵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至今依然光照艺坛,并成为中国戏曲一笔至为宝贵的财富。 多项活动迎大师诞辰130周年 作为「四大名旦」之首,同时也是中国京剧艺术最出圈的「文化符号」,梅兰芳的意义和影响已经抵挡住了岁月的流逝,成为值得永久品鉴学习的经典。2024年将迎来梅先生诞辰130周年,梨园行、艺术界、戏迷圈,亦将纷纷行动起来,重温大师旧事,共赴国粹未来。...

「長安西望 絲路煥新」系列四:峰會國宴上的「陝西味道」 一口美食 一口故事

「長安西望 絲路煥新」系列四:峰會國宴上的「陝西味道」 一口美食 一口故事

今年6月在西安舉行的中國—中亞峰會,不僅為整個中亞地區,也為全世界創造了新的「機會之窗」。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擁有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多年建都史的古城西安,在全世界的矚目下更加熠熠生輝。長安西望,「駝鈴」再起,「絲路」煥新。峰會圓滿閉幕一個多月之際,香港文匯報特別推出「長安西望 絲路煥新」系列專題,循着峰會的足跡,與讀者一起感受千年長安的古今絲路之美。 在不久前圓滿閉幕的中國-中亞峰會上,大唐芙蓉園內一場精心準備的國宴,不僅讓外國元首們感受到了泱泱華夏待客之道的熱情,同時菜單上的「陝西味道」亦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長安葫蘆雞、同盛泡饃、富平柿子酒……本地菜,家鄉酒,招待遠方好朋友。一道道陝西美食,味道雋永,是禮遇,更是千年友誼的傳承。◆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陽波 西安報道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本次以「陝西風味」主打的國宴,每一道菜品都兼具美味與美好寓意於一體。例如「芙蓉四小碟」選用琥珀核桃、玫瑰鏡糕、蓼花糖和石榴糕,甜而不膩,口感絲滑。「雁塔晨鐘」通過用多種食材精雕的長安風物,展現長安之美。湯羹「唐宮七寶羹」為中華傳統羹餚,採用七種食材慢火熬製而成,寓意春風解意萬象更新。 千年傳承 長安名菜「葫蘆雞」 四道主菜中,被譽為「長安第一名菜」的「長安葫蘆雞」必不可少。「葫蘆雞是一道始於唐代的傳統名菜,其因皮酥肉嫩,香爛不失其形,美味醇厚而著稱於世。」參與本次歡迎宴會的西安飯莊行政總廚徐海軍此前曾向媒體表示,「葫蘆雞」的製作工藝比較複雜,要經過汆、煮、蒸、炸,四道嚴謹細緻的工序,加入傳承的20餘種香辛料再經過至少24小時以上醃製,才能呈現這一經典味道。 由於此次歡迎宴會規格高,且採用分餐制,所以徐海軍在傳統「葫蘆雞」工藝和裝盤裝飾上進行了細化和改良。一方面,選用雞腿部位作為主食材,確保口感鮮嫩,同時以糖藝葫蘆、小雞酥酥點、蘆筍進行裝飾,做到葷素搭配。另一方面,調整部分調味品,對口味進行改良,使各國貴賓更易接受。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葫蘆雞」旁配飾的糖藝葫蘆,以黃色和綠色為主色調,晶瑩剔透、生動形象,為菜品「畫龍點睛」。 古今交融 味蕾的至臻享受 除了「葫蘆雞」,主菜還包括 「紫雲橫山羊」「碧翠春曉」「芙蓉鱗錦」三道菜品。「紫雲橫山羊」是傳統的陝西風味,選用陝北橫山羊肉,搭配六種調料燉煮而成,口感酥嫩,香而不膩。「碧翠春曉」以唐代鎏金銀盤,樹葉造型的南瓜為底,盛装九孔蓮菜等時令鮮蔬,活色鮮香,意趣盎然。而「芙蓉鱗錦」據傳出自《開元天寶遺事》,是唐宮廷御膳。菜品以魚肉為主料,雕刻成鱗錦之狀烹製而成,稱之為「魚鱗錦」,寓意富貴吉祥、連年有餘。「芙蓉鱗錦」不僅擺盤美輪美奐,口感細膩豐富,微甜的魚肉在口腔慢慢化開,是味蕾的至臻享受。 「同盛泡饃」 肉爛湯濃香四溢 陝西美食中,與「葫蘆雞」同名的要數「牛羊肉泡饃」。從西周時的「牛羊羹」演變而來「牛羊肉泡饃」,料重味醇、肉爛湯濃、饃筋光滑、香氣四溢,是西安最負盛名的美食符號,老少皆喜。 作為此次國宴的主食之一,「同盛泡饃」已有百年歷史。「泡饃根據烹調方法的不同分為乾泡(無湯)、口湯(食後餘一口湯)、水圍城(湯較多)、單走(吃饃喝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盛祥牛羊肉泡饃製作技藝傳承人烏平此前曾表示,「同盛泡饃」製作工序從選料、煮肉、熬湯,加料、調味到泡饃都極為講究,其中的吊湯工藝最為複雜,通常需要14小時才能熬製出一碗醇香的好湯。 泡饃有羊肉或牛肉之分,此次宴會上,「同盛泡饃」選定的是羊肉泡饃作為主食,並以「水圍城」形式呈現,分量為一両。 另一道主食「羊肉抓飯」則是由中亞國家的廚師團隊製作的。抓飯是中亞地區非常流行的一道美食,此次宴會上製作「羊肉抓飯」的所有食材、佐料等,都是從中亞而來,就是為了能保證原汁原味。...

「長安西望 絲路煥新」系列三:搭唐風大巴遊西安 穿越千年唐朝風光

「長安西望 絲路煥新」系列三:搭唐風大巴遊西安 穿越千年唐朝風光

今年6月在西安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不仅为整个中亚地区,也为全世界创造了新的「机会之窗」。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多年建都史的古城西安,在全世界的瞩目下更加熠熠生辉。长安西望,「驼铃」再起,「丝路」焕新。峰会圆满闭幕一个多月之际,香港文汇报特别推出「长安西望 丝路焕新」系列专题,循着峰会的足迹,与读者一起感受千年长安的古今丝路之美。 「西安吹过的风都是文化,踩的地全是历史。」随着中国—中亚峰会的成功举办,再次迎来高光时刻的古城西安,一时间成为全国游客最向往的地方。特别是紧随峰会推出的全国首辆博物馆主题观光车「博物馆号」,车厢内展示复原文物和唐朝生活用具,巴士线路将由大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西安含光门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钟鼓楼等西安六大文化坐标串联起来,让游客在唐风唐韵的体验式场景中不间断穿梭于各大景区,一秒入唐,一日千年,尽享盛唐之美。◆香港文汇报记者李阳波西安报道 博物馆既是城市保存先民历史记忆与文化根脉的宝库,也是增进公众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媒介。因此有人说,「想了解一个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当地的博物馆。」作为中国著名的博物馆之城,西安推出了全国首辆博物馆主题观光车「博物馆号」。该观光车以观光巴士为流动载体,串联起西安六大文化和精神坐标,全面提升博物馆游览体验,再现大唐风韵。 大雁塔上与古人隔空对诗 「博物馆号」的起点站是著名的西安大雁塔。一千多年前的唐朝,玄奘法师从长安西行求经,归来在此翻译经文。除了这个广为人知的历史典故,其实大雁塔还和唐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是很多脍炙人口、流传甚广的唐诗创作的源头。据不完全统计,唐朝登临大雁塔赋诗抒怀者多达数百人,遗留至今的佳作数千首,杜甫、白居易、岑参、高适、薛据、张莒、贾岛等都曾多次流连于此,大雁塔可以说是妥妥的唐诗C位。 此外,唐朝时的「雁塔题名」更是文人们的至高荣誉。据记载,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张莒游慈恩寺,一时兴起,将名字题在大雁塔下,不料此举引得文人纷纷效仿,新科进士更把雁塔题名视为莫大的荣耀。大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时,是同榜十七人当中最年轻的一位,他也因此在大雁塔得意地题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一千多年过去了,历经千年风霜的大雁塔,仍然岿然屹立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唐代文人中很多人的题字、名篇,至今还留存在大雁塔塔门的门楣和石框上,雁塔题名的佳话仍在流传。漫步于大雁塔下,身畔是红墙黄塔,头顶是千古佳作,恍然间彷佛可以看见千年前那些进士一张张充满自豪的脸,体会到他们高中的喜悦之情。兴致来了,甚至可以和他们隔空对上几句诗。 千年前唐人生活近在眼前 从大雁塔走出,绵绵诗意的浪漫之感还未消散,登车而上,又一股唐风迎面而来。「博物馆号」主题观光车车厢内部以复原文物展示和盛唐美好生活场景共同组成,通过顶部、墙面、展柜的空间组合布置,营造了一种沉浸式空间体验场景。游客登车瞬间恍若置身唐朝人的室内生活场景中,恍若穿越。而从车上的唐人生活,到第二站陕西历史博物馆内的唐人生活,游客几乎都不用刻意的去转换,完全是无缝秒入。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一千多年前,当大唐的朝阳刺穿晨雾,将第一缕阳光播洒在繁华无比的长安城之时,大唐盛世不仅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绚烂的一段记忆,同时也成为永远无法磨灭的世界记忆。大唐的辉煌,即使千年以后,仍然耀眼夺目,令人神往。而这一切都可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唐墓壁画和大唐遗宝中得以一窥。 「50多年前,几位建筑工人不经意间一撅头下去,竟挖出了一个沉睡地下千余年的『盛世大唐』。近千件金银器、玉石玛瑙器等精美文物的重见天日,不仅牵出了一段神秘的历史,更成为今天人们了解唐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窗口。」 陕西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如果说「大唐遗宝」立体展示了活生生的唐人生活,那数百件馆藏唐墓壁画则栩栩如生的描绘了唐代仪礼规范、生活习俗、服饰特色、娱乐方式等等。望向壁画,一千多年前唐朝宫廷贵族的生活似乎就在眼前。 和陕西文物版「Chat GPT」畅聊 在发往第三站的途中,游客可以稍作修整,这时惬意的午后大唐茶点亦会随即奉上。据介绍,在茶业繁盛的唐朝,茶果子也随之出现。其因精致究极的造型和风雅的美味独特的口感,最早用于皇宫盛宴。「博物馆号」不仅将唐果子搬上行进的盛唐文化空间,同时引入鸳鸯莲湖瓣纹金碗、三彩琉璃马、琉璃侍女、葡萄花鸟纹香囊等一批能代表盛唐长安的优质文物复刻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让游客一边观光,一边品味盛唐滋味。 如果说前两站看到的都是大唐的恢弘和雍容华贵,那么第三站西安博物院,在厚重的历史上,又增添了满满的现代科技感。在今年5月陕西举办的「博物馆与美好生活」文博之夜活动开幕式上,主办方发布了4位「文物智慧推荐官」,分别是「周知礼」「秦威武」「汉英俊」和「唐美丽」,分别对应中国历史上的周、秦、汉、唐4个朝代。 作为首批试点的博物馆,这批线上数字「员工」在西安博物院一上岗,便收获了众多的粉丝。它们不仅可以隔着屏幕和游客互动、AI绘画,同时还可以提供线下教育、线下文创展示等智能个性化服务功能,让游客以最直观的VI视觉品牌体系了解文物故事。未来,它们还将利用数字技术突破时空限制,链接历史与现代,更具「智慧」,成为陕西文物版的「CHATGPT」,像生活在当代的「真人」一样思考、解读、回答游客的所有问题。 西安城墙邂逅大唐「学霸」 「前方是此次旅程的第四站西安含光门博物馆,大家现在看到的是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的西安城墙,这里在唐朝时,可是长安城学霸的聚集地。」...

「長安西望 絲路煥新」系列二:大唐盛禮 驚艷世人 絕美胡旋舞 又現長安

「長安西望 絲路煥新」系列二:大唐盛禮 驚艷世人 絕美胡旋舞 又現長安

今年6月在西安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不仅为整个中亚地区,也为全世界创造了新的「机会之窗」。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多年建都史的古城西安,在全世界的瞩目下更加熠熠生辉。长安西望,「驼铃」再起,「丝路」焕新。峰会圆满闭幕一个多月之际,香港文汇报特别推出「长安西望 丝路焕新」系列专题,循着峰会的足迹,与读者一起感受千年长安的古今丝路之美。 中国传统文化中,主人会为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接风洗尘,以示礼貌和尊重。尽管中国—中亚峰会已闭幕一月有余,但峰会欢迎仪式上那场惊艳世人「大唐盛礼」,依然是热度不减,被全国的网友们持续刷屏。千年古都西安,不仅再次被世界所注目,同时那瑰丽壮美的大唐文化和灿烂而独特的丝路文化,亦再一次火爆「出圈」。◆文、摄:香港文汇报记者 李阳波 西安报道 「长安春,曲江头,三乘车马醉中游。繁华池,花满袖,移舟泛月,饮尽杯中酒……」在宛转悠扬的旋律中,芙蓉花次第在「盛唐仕女」手中轻盈盛开,花开富贵、花团锦簇,迎接着来自中亚的贵宾。 在西安大唐芙蓉园举行的「大唐盛礼」,复原唐朝时期迎宾礼仪,以紫云楼为幕,天空为穹顶、阶梯为舞台、楼宇为幕布,勾勒出一幅美妙盛景。特别是现场的八面大鼓上,印有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宝相花,寓意着吉祥美满的愿景,也展现出十三朝古都的盛唐气象和中国礼仪之邦的开放胸怀。 传统最高礼仪迎中亚贵宾 宾客到来,典礼开启,中国古代最高礼仪舞蹈「八佾舞」首先登场。据悉,古代乐舞的行列称为「佾」,佾舞有「二佾」「四佾」「六佾」「八佾」之分,其中「八佾」规格最高,位列中国五大古礼之首,千年来一直作为国礼流传至今。 只见伴随着雄浑的鼓声,64名身着墨绿、朱红中国传统色唐服的舞者拾级而来,左手横拿籥在内,右手直拿翟在外,庄严肃穆。随后诗、礼、乐同时并起,舞者皆双手平伸,欠身行礼,以中国传统的「天揖礼」,展现「仁、义、礼、智、信」的精神特质,表达对宾客的敬意。 繁华以待,美景相迎。「八佾舞」之后,婉约轻柔的舞蹈《芙蓉花开》紧随而上。100名「唐代仕女」在清音雅韵中翩翩起舞,一朵朵芙蓉花次第于手中依次绽放,雍容、富丽,裙裾飘飘更似出水芙蓉,表达了「相聚在长安」的美好寓意。 从画中走出的「大唐仕女」 「泱泱华夏,礼仪之邦。盛唐气象,大国风范。」「当《长安春》旋律响起,宛若回到了千年前的盛唐……」这场传承千年的最高礼仪,震撼了无数国人,一时间「大唐盛礼」成为内地网络热词。 「大唐盛礼除引用了踏鼓、拍板等唐代乐伎盘鼓舞的元素之外,演员们长袖善舞,从脸上的妆容,到身上的衣着,都参考了唐代古画、古籍的描述。」主创团队表示,很多表演均对盛唐传统进行了全面还原,希望不仅能呈现出一场梦回盛唐的视听盛宴,更展现出了一个盛世的绝代风华。 「长裙艳丽罗纱厚,仕女执花心有思。」唐代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是唐代女性形象的真实写照。迎宾礼上的「大唐仕女」恍若从画中走出,不仅真实还原了唐代女性常常将发髻盘于头顶或脑后的这一特点,同时她们身穿的「襦裙」,亦是唐代女装常见的「上短襦下长裙」的样式,配色醒目绚丽,体现出盛世的豁达、开放、包容。 「花钿」妆容一美传千年 当晚仪式上「仕女」们精致、绝美的面部妆容,亦引发很多人的关注。据悉,这是唐代经典的「花钿」面靥妆容。在中国古代,「花钿」是女妆的一种花饰,一般有红、绿、黄三种颜色,形状则以梅花居多。梳妆时,女子们将「花钿」贴于额上,这种风格在唐代颇为鼎盛。卢照邻诗中「片片行云着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便是唐代花钿妆流行的真实描述。 与此同时,「仕女」们的唇妆,则运用了唐代常见的「蝴蝶唇」,即唇上的妆容形似蝴蝶。此外,芙蓉花舞中绽放的花朵,由古代经典「纸伞」构成。唐朝的造纸业十分发达,有工匠在纸上涂桐油,制成能防雨的油纸伞,尽显素雅之美。芙蓉花舞中纸伞次第而开,展现出的花开盛世之感,唯美而震撼。 芙蓉园再现盛世 一秒入唐...

明星餐飲風光頹 流量難換好口碑

明星餐飲風光頹 流量難換好口碑

近年来,明星跨界投资案例不在少数,餐饮火锅可以说是受明星青睐的投资领域之一,而在众多火锅品牌中,有陈赫、李晨等多位明星共同站台的贤合庄尤其风光一时,这些明星「推荐官」不仅是门店流量的推动器,也是加盟者眼中的「镇山石」,似乎只要有明星坐镇,门店流量就将不断,回本盈利更不是问题。日前,香港文汇报记者走访上海多家曾经红极一时的明星火锅店时发现,往日盛况不再,是这些火锅店的共同命运。以陈赫等明星共同创立的贤合庄为例,当香港文汇报记者来到原贤合庄魔都旗舰店址时,原店铺早已改换门庭,且门前冷落。 ◆香港文汇报记者 倪梦璟 上海报道 从曾经的「万人空巷」到如今的闭店歇业,明星扎堆开火锅店的辉煌场景已难再现。公开数据显示,包括贤合庄、辣庄、火凤祥、上上谦等明星创立或参与的火锅品牌全国门店数量,从最高峰时期总数超过1,300家,锐减至418家。「幸存」率仅约三成左右。有业内人士接受香港文汇报采访时表示,高额加盟费、明星不事经营、缺乏特色而千篇一律的火锅餐饮,是导致上述食肆倒闭的主要原因。 加盟成本高 套路多样 首先,在投资成本方面,加盟明星餐饮店的加盟费或者采购费便已是受疫情重创的餐饮店倒闭的第一道催命符。 曾经供职于连锁餐饮集团,现任上海自由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的陈榕榕在接受香港文汇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明星餐饮店早期是靠招商加盟模式快速打开市场。这套商业模式的逻辑是明星以流量IP作为吸引加盟商加盟的投入,「这种餐饮模式看似是『ToC(消费者)』的生意,其实从品牌方角度,招商加盟就是『ToB(企业)』模式,品牌方是稳赚不赔的,最终买单的就是那些花高价加入的加盟商。高额的加盟费、保证金、物料费、开业指导费、设备费等令人眼花缭乱。」 陈榕榕透露,有些餐饮连锁店虽然打着「零加盟费」旗号,但却要求后端食材方面进行集中供给,要求必须从品牌集中采购。而品牌方因采购量大,本身采购价就低,「就靠这样的低买高卖,将食材一倒手,食材差价已经赚到手软。」 当这些门店扎堆开业后,再加上火锅行业竞争本就十分激烈,消费者的分流也让加盟商笑不出来。公开数据显示,在高峰时期,单单贤合庄品牌全国门店已有约800家,于此同时,海底捞、呷哺呷哺、小龙坎、谭鸭血老火锅等知名连锁品牌也在不断推陈出新,集聚了一堆粉丝,不难想像,在这个火锅竞争圈中,想要「出圈」难度有多高。 致命伤:忽略食材品控 陈榕榕指出,相较于普通人,明星本身有流量变现需求,他们大多可以通过零成本参股加融资杠杆的模式,来拓展自己的产业链,而依托于明星的名人效应,可以让一众粉丝为爱买单,减去巨额的营销成本,实现品牌火爆场景。 但是,对于普通加盟商来说,他们付出了真金白银,营销已不是第一要素,食材品控才是决定品牌发展的关键之一。辞琼老海南糟粕醋火锅创始人张炜告诉香港文汇报记者,食材的品质把控是所有管理项目中「难度最高的」,虽然明星餐饮无疑对于宣传营销十分擅长,但对应的弱项可能就是产品品质和质量,「也因此才会有很多店面临闭店的现象。」 IP流量无助实际经营效益 如果说,明星火锅店能够持续保持热度,让单店流量能够如网络视频般火爆,对于加盟商来说就已实现理想效果。但现实情况是,对于一些火锅品牌来说,明星IP流量后劲不足,IP也仅仅是IP,并不会对实际经营带来效益。陈榕榕直言,「抛开明星懂不懂餐饮不说,明星本身也不参与餐饮企业的实际经营,都是通过IP授权占股的方式和资方合作。」她透露,这些品牌或门店大多数实际运营的团队都不是行业人士,仅仅是靠打出一个单店影响力后,就大规模放开去招商加盟,「其实招商加盟模式是最考验餐饮的精细化管理的,从供应链、选址、运营、营销到风险控制,每一个环节都是需要资源积累和专业经验的,不是仅靠明星IP和资本的力量就能大力出奇迹。」

新商業團隊全盤收購 大班冰皮月餅再出發

新商業團隊全盤收購 大班冰皮月餅再出發

作为冰皮月饼的始祖,大班近年业务遇上不少风浪,2019年反修例风波后又遇上疫情来袭,一度濒临结业。直至2021年6月由企业并购能手廖志强全盘收购,转身成为一间爱国爱港的香港品牌。新东家鸿和集团主席廖志强指出,近年零售市场不景,幸得公司上下一心,接手后大班的业务算是平稳发展,亦笑言「托赖仍然生存着」。重新出发的大班,两年来默默推行连串改革,包括改Logo、陆续重新装修分店、品牌年轻化及健康化、大力支持政府及社会的公益活动等,又积极筹备重返内地市场,对于疫情过后的市道持审慎乐观态度。◆香港文汇报记者 庄程敏 廖志强在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介绍,大班以往的Logo是「大班面包西饼」,但其实大班的产品绝不止面包和西饼,同时也作为今日全新大班的区别,于是新Logo就采用「大班Tai Pan」,目的是赋予无限的可能性。香港的分店亦会陆续重新装修,其中租约到期续租或新租的分店会优先装修,希望带给消费者新鲜感。今年中秋节的月饼礼盒亦找专人重新设计,有别于以往较传统的封面,今年「以简约、环保、时尚的风格,希望更吸引到年轻一代的消费者」。 爱国爱港 做良好企业公民 他强调,「爱国爱港,守法企业公民」是公司的三大经营理念之一,大班在过去两年积极投入和参与多项相关活动,如参与及支持今年4月15日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升旗仪式活动,去年7月30日赞助「香港警队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慈善音乐会─乐韵警声颂银禧」活动,希望将「大班」这个全球首创的冰皮月饼,中国香港创造和制造的家喻户晓的品牌,更好地传承下去。 提到大班于2019年9月发生的事件,曾令大班被内地消费者抵制,廖志强指出,其实当年事发时公司已发出了澄清,涉事者并非大班之股东或董事,根本与大班立场无关,所以当时的员工是感觉委屈和无辜的。事发两年后由廖志强为首的新股东全盘收购后,所有大班的原有股东都已经与集团再没有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廖志强又在内部进行大改革,凭借他在企业并购重组方面的经验,大班由家族式管理转向制度化、专业化管理,又采用新技术和数码科技提升效率;同时以人为本,量才而用,凝聚团队力量,「虽然期间同时遇上了疫情冲击,一些糕饼同行出现了问题,但大班仍维持稳定大局和正面信心」。 拓内地市场 大湾区作起点 廖志强坦言,疫情对各行各业都造成影响,大班自然不能独善其身。以冰皮月饼为例,由于运输需处于零下18度,在之前内地与香港控关的情况下,基本上没有冷冻货车可运上内地,故内地订单是「零」。本地方面,很多企业亦实施在家工作(WFH),企业方面的送礼减少,加上经济不景气导致失业率上升,消费能力自然下跌。不过,现在疫情及控关的情况已成过去,大班将重回内地市场,「由大湾区作起点,我们会继续研发新产品,维持销量第一」。 使用新科技 加入直播带货 一同接受访问的鸿和集团市场部经理张宝云补充,现时经济有复苏的迹象,香港及内地客人的消费意欲亦有改善,未来会在香港及内地增加销售点。针对内地市场方面,公司研发了不少适合送礼的产品,如罐装曲奇、核桃酥和蝴蝶酥等,相信可迎合内地的送礼文化。另外,公司亦会在香港各区开设Pop-up Store (期间限定店),亦会参加本月的美食博览会,相信今年的销情会较去年理想。 为向顾客提供更多元化的购物体验,大班与时俱进应用数码科技,张宝云介绍,大班App及网上商店亦于去年4月正式上线,提供一站式购物服务。公司更推出礼品电子券,顾客可线上购买线下兑换,亦可将电子券转赠亲友,为环保出一分力。此外,公司亦有加入「直播带货」热潮,透过TVB「邻住买」的节目与消费者进行互动,销售效果亦相当理想。

內房除牌潮月底殺到 400億元股票恐變「牆紙」

內房除牌潮月底殺到 400億元股票恐變「牆紙」

俗话「树大有枯枝,族大有乞儿」,港股中也有不少「烂苹果」,近年经济环境复杂,除牌公司急增,今年来已有25间公司除牌,接下来有10多只已经长期停牌的内房股,本月底起将陆续濒近停牌18个月的除牌「死线」,根据港交所现行规则,小股东约400亿元的股票将变「墙纸」。近日香港文汇报收到小股东来信,期望监管机构网开一面,准许公司复牌,然而投资风险自负,监管机构也爱莫能助。市场人士则指,如近日补发两年业绩的恒大(3333),两年合共亏损5,820亿元人民币,总负债2.44万亿元人民币,如此高的负债,即使勉强复牌,股价也随时归「零」,是否复牌无大分别。◆香港文汇报记者 周绍基 长期停牌的恒大距离除牌死线,仅余下不足两个月,该集团为求成功复牌,在7月17日补发了业绩,但显然仍未能满足所有复牌条件,复牌暂仍无望。除了恒大,目前还有10多只内房股接近除牌「死线」,预计在9月底前,会出现一波内房股除牌潮,大量持有该批内房股的小股东将血本无归。有评级机构忧虑,多家内房企被退市,或会影响债务重组,打击投资者信心。 逾10内房物管股面临退市风险 根据港交所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如果停牌18个月仍然不能复牌,将面临除牌,而刊发业绩便是其中一个复牌条件。目前本港内房及物管股中,一直不能披露2021年财报的公司有10多间,最快将在9月底退市。目前仍在停牌的内房股中,以恒大、旭辉(0884)、上置(1207)、花样年(1777)、天山发展(2118)、奥园(3883)、力高(1622)、当代置业(1107)、三盛(2183)、阳光100(2608)等规模较大,且距离18个月「死线」不远。上述股份在停牌前市值约400亿元,若计及有关股份在停牌前半年的累积跌幅,投资者的损失肯定达到数千亿元,当中如恒大,该股在2017年高峰时,市值便超过4,000亿元,而现时仅剩217.87亿元,市值蒸发95%。 对此,港交所回应表示,会继续致力维持市场公平有序,运作顺畅,会继续留意事态发展,并跟相关上市发行人保持沟通。 忧重挫投资者信心 打击股市 标普全面评级企业评级部董事廖美珊指出,退市通常是因为业务严重萎缩,公司不具持续经营能力,属经营面问题,一旦被除牌,便会影响到公司的债务重组,除透明度下降,投资者亦会失去信心,更重要的是,债务重组方案可能性会降低,最恶劣情况下,甚至可能出现清盘的局面。换言之,失去了上市地位,相关的财困内房股更难获救。 内房股从港股退市已有前车之鉴。2021年9月20 日,新力控股股债双杀,股价一日内暴跌87%,随后停牌。同年10月11日,该股更债务违约。其后,新力未能按照港交所的指引实现复牌,并在4月13日起被除牌,新力的股东与债权人均损失惨重。回到今日,若到了今年9月底,更可能有10多只内房股一下子被除牌,对股市及股民带来的冲击肯定更严重。 即使恒大补交了业绩,但也只是满足了其中一项复牌条件,下个难关是债务重组方案。宏高证券投资经理梁杰文指出,恒大最新业绩显示其总负债高达2.44万亿元人民币,出现资不抵债的「负资产」,有机会不满足《上市规则》第13.24条中,证明其拥有足够业务及资产支持营运这一项。 不过,梁杰文指出,联交所可因个别情况行使酌情权,例如恒大预期有大量楼盘可供销售,或者大量债权人选择「债转股」的方案,都可以减轻负债,都助其达成条件。惟参考今年来,复牌内房股的股价普遍均大泻五至七成,以恒大的负债,股价甚至可能跌九成,这根本与全输没太大分别。 不排除联交所视情况作宽限 为免除牌,其实多间内房相关股也在努力,好像融创(1918)、佳兆业(1638)、世茂集团(0813),以及物管股彩生活(1778),恒大系的恒大汽车(0708)及恒大物业(6666)等股,都陆续成功复牌。会计界人士称,其实复牌程序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关键是公司与债权人何时达成共识,一旦完成债务重组,并撤销清盘呈请,基本上已可申请复牌,但根本上要证明有关企业有足够的经营能力,如果重组过程未完成便到「死线」,也不排除联交所会作出宽限的可能。

半世修行一世心 梨園求索但為淨

半世修行一世心 梨園求索但為淨

在西方歌剧界,完美的高音被认为是「超越人类极限」的;在中国梨园行,则有「千生百旦,一净难求」的说法。「歌剧高音」和「京剧花脸」都对唱功要求极高,这行当里的「成材率」也是低之又低。京剧花脸分为铜锤花脸、架子花脸和武花脸,其中尤以「铜锤花脸」最吃功夫。一场经典大戏,往往都少不了铜锤花脸的出彩表现。近日,香港文汇报专访了著名裘派花脸、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王越,请他为人们讲述裘派艺术之精髓,以及个人入行之往事,用他自己的话说,身在梨园行,就是半个修行人。◆文:香港文汇报记者 张宝峰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14年11月11日晚,天津中华剧院里气氛火热,叫好声此起彼伏。舞台上,狄仁杰正犯颜直谏,一时间甚至与武则天僵持不下。饰演狄仁杰的王越声腔遒劲有力,回味醇厚绵长,扮相、动作同样一流,观众都被这个栩栩如生的狄相形象深深吸引。演出结束后,一股酣畅淋漓的气流不停地在王越的身体里回荡,他感觉自己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兴奋地一张一翕。后台出入口则早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戏迷守着自己钟爱的角儿,久久不愿离去。天津是中国著名的「曲艺之乡」,观众爱戏、懂戏、品戏,几乎个个都是专业戏迷,能在这里立得住、被叫好,委实不易。 从小耳濡目染 4岁初次登台 王越是国家京剧院的当家花脸,「裘派铜锤」的第三代传人,他的老师李长春先生曾被誉为「最像裘盛戎先生的弟子」,而王越正是李长春的得意门生,也是「裘三代」中的佼佼者。特别在声腔醇厚、刚柔并济方面,王越深得裘派精髓。 虽然刚过不惑之年,但王越的「戏龄」已有40年之久。「我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两边的亲戚,虽然没有一个是专门干这行的,但都酷爱戏曲,而且都能唱上几段。我姥爷从小就给我讲四大名旦、四小名旦的故事。我父母都是工人,但是那些经典的样板戏,他们都能倒背如流。我爷爷还能彩唱,而且最喜欢扮花脸。」王越回忆说,自己最早一次登台时只有4岁,但裘派最流行的段子,已经能够张口就来。 「后来,我报考河北省艺术学校的时候,老师们都知道唐山出了一个小花脸。」王越至今都记得非常清楚,面试时,其他小朋友表演的都是《红太阳照山河》一类的儿歌,或者蹦一蹦、跳一跳,唯独自己张嘴就来了一句「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尾音未落,面试老师当场拍板:「好!考上了!」 由于打小就深受花脸唱腔的濡染,所以进入专业戏曲学校后,王越就卯定「裘派铜锤」的方向下起了功夫。说起裘派的好,王越总有用不完的形容词,「我想声情并茂、细腻感人,应该是裘派的精髓之一。」在王越看来,裘派不仅看起来遒劲带感,而且听起来醇厚挂味,同时演起来入戏甚深,能在唱腔、念白、形体、表演之间达成一种融容的状态,进入戏曲表演的化境。 保持一颗谦恭审慎的修行之心 在梨园行,有两句老话儿一直广泛流传。一句是「千生百旦,一净难求」,另一句是「十净九裘,无净不裘」。前一句的意思是说在京剧行当里面,要培养一位出色的净角是最难的,因其对唱功、形体、表演的要求更加综合,夸张的扮相、精彩的表演、深厚的声腔功底,每一样都足以成为戏曲演员的拦路虎。而后一句讲的是裘派花脸在净行里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作为「裘三代」,王越也被「铜锤花脸」的圈子寄予厚望。 在从艺过程中,王越不仅成功排演了《铡美案》、《李逵探母》、《锁五龙》、《赤桑镇》等花脸传统戏,他还积极参演现代京剧,如《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此间,他先后获得山西省「杏花奖」表演奖、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优秀表演奖」、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折子戏展演一等奖、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花脸组金奖第一名等荣誉。2015年,表现突出的王越被调入国家京剧院。后来,他又荣获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全国艺德标兵、中国京剧之星、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等称号。2022年,王越入选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 尽管成绩斐然,但王越始终保持着一颗谦恭审慎的心。平时除了爬山,绝大部分时间,他都宅在家里,泡茶、备戏、揣摩角色,就是他生活的全部。为了保持良好的嗓音状态,他极其自律,清淡饮食,远离烟酒,从不熬夜。用他自己的话说,身在梨园行,就是半个修行人。 补全《同光十三绝》无净角遗憾 清光绪年间,著名画师沈蓉圃创作了一幅工笔写生群像《同光十三绝》。画上13位人物皆为同治至光绪年间驰名梨园行的名角儿,也是后世公认的中国京剧艺术奠基者。比如,「京剧鼻祖」程长庚、「伶界大王」谭鑫培、梅兰芳祖父梅巧玲等。这幅长卷也成为中国京剧界的一件至宝。一个多世纪后,201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为全球观众推出了一个同名的京剧联唱节目,由众多当代京剧大家重现了「名流荟萃」的盛世景象。王越作为唯一的净角代表,参演了这个节目,并且扮演《铡美案》中的包龙图。 一句「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既高亢又醇厚的嗓音一亮相,就点燃了荧屏内外的戏迷票友,王越也彷佛穿越回了自己儿时初识裘派时的景象。「淳朴,纯粹,醇厚,裘派应该是这样的味道。」王越笑着对文汇报记者说。 有趣的是,当年在沈蓉圃绘制《同光十三绝》时,老生小生齐荟萃,老旦花旦俱整全,唯一缺少的就是净角名伶。可巧,王越在百年后的舞台演出中,补上当年的缺憾。如是想来,这也是「铜锤花脸」与王越的又一段巧缘。 裘派精髓...

傳承粵劇多方式踏台板非唯一 攝影 名伶肖像畫 創意加持吸觀眾

傳承粵劇多方式踏台板非唯一 攝影 名伶肖像畫 創意加持吸觀眾

粤剧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因子,香港粤剧与广东粤剧紧密相连却略有不同。香港本地粤剧的传承与发展是近年热话,也有不同的香港粤剧团体与艺术家们尝试从各个角度为这一古老艺术注入新的活力。他们有的专注于对传统戏的挖掘,试图从深度溯本归源,呈现原汁原味的传统精粹;有的则尝试在故事中加入现代元素,将当下的时代印记融入其中。有的尝试打破表演程式的框框,创作出具实验性的小剧场作品;也有的试图将现代剧场导演制引入粤剧体系,改变其创作方式及流程;还有的将电影感带上粤剧舞台……各种大胆尝试,似乎也有着香港地特有的融会中西、勇于跳脱框框的生猛劲头。这些不同的实验有何可取之处?为中国各地方戏曲剧种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什么启发?又为推动香港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说好香港故事带来什么灵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粤剧拥逾400年历史,坊间都有不少团体致力传承及推广这中华文化的瑰宝,而传承的模式又岂止于戏曲表演?并非每位粤剧爱好者都有机会踏上台板,但他们对传承及保育粤剧的决心丝毫不减。他们或许是台下的忠实观众,用最真诚的方式支持戏班的每一次精彩演出;或许是粤剧摄影师,辗转于剧场和戏棚,用镜头记录下老倌或新秀们在台上尽情挥洒的瞬间;又或许是粤剧肖像画家,以传统技艺为名伶头饰增添立体效果,光彩夺目地吸引着途人的好奇驻足……他们正在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助粤剧熠熠生辉,生生不息。◆文:香港文汇报记者 张岳悦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京剧大师梅兰芳曾经说过:「粤剧的特长在于多方面吸收优点,加以融会贯通,从来没有机械地接受某一剧种的局限,它的优点是善变。」近几十年,跟其他剧种一样,粤剧也一直面对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冲击与挑战。其间,粤剧以其高度开放与先锋潮流的特性,随时应变,交出了一份份瞩目的答卷。 无缘踏台板 做好观众角色 闪烁夺目的珠宝饰品,与粤剧这项传统文化,似乎很难有所关联,却在本地粤剧名伶肖像画家何俊希(Bon)的巧手和创意加持下完美融合,他日前与慈禧珠宝合作,创作出结合水彩画、珍珠、钻石及宝石的珠宝装置艺术品《楔子》。楔子多用于戏曲和小说的引子,一般放于篇首,用作点明、补充正文或为正文作铺垫,而他去年年底创作时适逢疫情减退,感受到初始复常犹如生活中的引子,从而启发创作灵感,也赋予粤剧肖像画另一种意义。「一出大戏三个几钟,未必有很多年轻人愿意买票入场观赏,但总有些人会被粤剧中的靓丽服饰和头饰所吸引。当一幅画摆出来,就算路人只是以一秒的时间行过,也有机会留意到画中的粤剧元素。我希望以这种粤剧结合珠宝的方式吸引不同的人,使更多人认识和接触到粤剧这项本土文化。」《楔子》如同他艺术之路的一座里程碑,而这位年轻人与粤剧结缘的故事,早在二十多年前便拉开了序幕。 Bon从小受酷爱粤剧的家人耳濡目染,幼时曾赴社区曲艺中心尝试学习粤剧,也因此反覆观赏任白的粤剧碟片,「我不知道看了多少次《帝女花》,也逐渐开始模仿剧中唱腔,后来经朋友介绍认识了龙玉声先生,他很明白业余爱好者想玩粤剧其实是会面对很多困难。他知道我真心喜欢粤剧,便专门教我技巧,也给我机会上台做一出戏。但上台之后我发觉自己很紧张,无法做得像那些从小学粤剧的少年那般好。」这次难忘的登台经历令他记忆深刻,也使他发觉钟意或者愿意助力推广粤剧不一定要借登台演出实现,「现在钟意粤剧的年轻人其实大部分已经上台了,他们其中的部分人也会兼任粤剧摄影师,但台下的观众却还是中老年居多。保育粤剧不只需要演员的努力,拓阔观众层面也很需要,所以我愿意做好年轻观众的角色,也用自己擅长的绘画的方式去推广粤剧。」 他忆述道:「我经常入场观赏粤剧,社交媒体中有很多钟意粤剧的朋友,其中也有很多粤剧摄影师,于是我见到靓相便会保存,当相簿中的资源愈存愈多的时候,便开始思考不如试下用自己的方式将它画出来,因为这是我钟意且可以做到的事。」2018年,他开始以水彩画的形式描绘粤剧名伶肖像,无论主角抑或配角,均在他笔下须眉毕现、惟妙惟肖,收获赞赏之余也令配角们备受鼓舞。「其实我过往也跳过舞,即使已经很努力,但台上的C位通常只有一个,就算我只是站在边缘的位置,也希望更多观众可以留意到我。」推己及人,作为粤剧观众的时候,他总会用心记住台上的每一位演员,「一个戏班做一套戏需要五六十人,完成一出大戏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我希望每位演员都可以感受到来自观众的尊敬和尊重。」 融会传统工艺 平面变立体 当笔下的角色愈来愈丰富,Bon开始反思若只是绘画肖像,未必可以创作出如同真实相片般美丽的画面,「所以不如试下加入其他元素,营造立体丰富的效果。一开始我尝试贴闪石,之后慢慢开始弯曲铁线再贴上去……我现在的肖像画都是用传统头饰的做工创作,铁线、彩线、闪片、水晶等材料都是自己采购回来,再参考原本头饰的样式创作。」当年他曾跟随一位知名头饰师傅学艺,「虽然只是一日的活动,但师傅很好人,私底下再联络了几位学员,希望我们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因为我那时还有其他工作,就没再跟师傅学,但那日我已学会用铁线穿入彩线再弯曲成一朵花的技艺。头饰千变万化,但基本便是这种技艺,我事后再自己慢慢研究,与水彩画结合,愈做愈多。」 起初,Bon的作品只是作为礼物送赠各位名伶留念,或在社交媒体与同好交流,也影响着身边的朋友,直至收获Aurum Entertainment创办人杨振翘(Gilbert)的支持和鼓励,Gilbert表示:「我知道Bon喜欢粤剧及画画,而他本身亦曾任职珠宝设计师,有一次我们闲聊时,幻想如果将他一贯的粤剧名伶画作与珠宝结合,整件事会更加震撼。我觉得他的画作不应该只有那么少的受众,而是可以成为更加珍贵的艺术品,去到更大的舞台给更多观众欣赏,我愿意尽我的力量帮助他走到更远的地方。粤剧真的是香港和广东的文化瑰宝,如果我们不传承就会面临失传,我们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想结合,推向新的市场,也可以使更多年轻人再认识粤剧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次与慈禧珠宝的合作由此而来,《楔子》中的立体凤冠采用了47粒珍珠,以及18K白钻海蓝宝可拆卸心口针,画中部分珍珠及宝石都附上GIA珍珠鉴定报告及彩色宝石鉴定报告。 新作结合粤剧角色与香港场景 Bon直言,《楔子》的创作过程颇具挑战,因他过往都以名伶相片作为创作蓝本,但《楔子》却是描绘想像中花旦的模样,于是这位花旦呈现闭眼的姿态,「画中的花旦就像经过一段休息后,重新穿上凤冠霞帔,闭上眼睛感受社会复苏的气色一样,是一种期待又兴奋的感觉。眼睛的关目对粤剧演员来说很重要,过往的肖像画我最自信的便是眼睛画得最靓,我钟意演员在台上眼中有戏的感觉。这幅画我特别尝试不用眼神呈现感染力,近期的数码作品我也在尝试以远景的感觉来画。」 纵观他近期的数码作品,大都呈现港人熟悉的景色和场景,再融入关于粤剧的联想,例如《唱返首凤阁恩仇未了情先飞啦》一幅便是以机场场景为主题,「近年身边有不少朋友移民,而粤剧故事中也有关于送别的,于是我便想到将古今的故事放入同一个画面中,在现实场景中置入粤剧角色。希望借此吸纳到不同界别的观众欣赏我的作品,再从中发掘到粤剧的元素和蕴藏的故事,进而思考这些角色,也查下资料,了解更多粤剧故事。」他说。

新闽菜 新福味 新起点

新闽菜 新福味 新起点

为进一步扩大新闽菜影响力,提升新闽菜形象,促进新闽菜消费,把新闽菜产业打造成优势特色富民产业,8月28日下午,由福建省商务厅、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新闽菜推广暨福满金秋·八闽美食嘉年华启动仪式在福州举行,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餐饮企业、协会和平台机构齐聚一堂,共同助力新闽菜走向全国、香飘全球。 行业大咖 传播闽菜新声音 新闽菜如何守正创新? 福建食材如何焕新颜?怎样在新媒体时代找到新闽菜的“流量密码”?这是闽菜推广过程中人们最关注的三个问题。 本次活动的开篇,就是“新闽菜新声音”。三场主题沙龙中,与会嘉宾分别就闽菜的守正创新、山海食材以及网络流量密码等话题,展开对新闽菜发展的思考。 围绕“闽菜的守正创新”,福州聚春园集团董事长王茂玲、悦华酒店总经理林桂明、宴遇餐饮主理人吴嵘、“莆田”餐饮品牌创始人方志忠,从餐厅发展的现状,解构分析自身优势,探讨如何发展闽菜餐饮,让更多闽菜“走出去”。4位嘉宾一致认为,传承并非守旧,守正更需创新,发展新闽菜一定要坚守闽菜本味。 闽菜融山海之色,集山海风味,闽菜的发展离不开福建本地的食材。围绕如何延伸闽菜的产业链,丰富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闽菜菜品,隆领投资合伙人倪英伟、闽东壹鱼创始人陈黄鱼、永春白番鸭养殖协会会长巫金春、雀越主理人黄咪咪、《上新吧,福味》制片人梁娜,围绕“福建食材焕新颜”进行了阐述和思维碰撞。陈黄鱼把福建大黄鱼卖到米其林黑珍珠餐厅,成为米其林唯一食材类官方合作伙伴的故事,引起听众的强烈兴趣。“希望有一天,福建大黄鱼也能像三文鱼之于挪威一样,成为福建的IP符号。”陈黄鱼说。 论坛的高潮,是闽菜界的流量网红。“管爷教做菜”“寻真味美叔(佬美)”“上青杰哥”“阿蔡美食教学”4位网络大V,在观澜财经创始人柯岚的带领下,解读新闽菜的流量密码,探讨如何为闽菜开辟网络出圈的新路径。 此外,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饭店协会、世界中餐业联合会领导和福建省餐饮烹饪协会及滴灌通负责人在会上畅抒己见,就弘扬推广闽菜分别介绍了自身的经验,提出若干中肯建议。 抱团发展 凝聚闽菜新力量 餐饮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新闽菜的发展离不开一批具备带动、引领和创新能力的头部企业和相关媒体的支持。 在福建省商务厅的指导和推动下,由相关头部企业、行业协会、平台机构、媒体等组成的新闽菜发展联盟,在活动现场正式成立。今后,联盟将凝聚各界力量,在推动闽菜走出去、培育产业体系、打造品牌活动、加强人才培养、助力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新闽菜宣传推广等方面持续加强合作。 启动仪式上,福建省商务厅分别与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饭店协会、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以及美团、京东、饿了么、滴灌通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助力新闽菜发展。 11位在闽菜餐饮行业作出重要贡献并得到广泛认同的闽菜厨师,被授予“弘扬闽菜突出贡献奖”。 活动现场,福建省商务厅发布了新闽菜宣传视频《敢为天下“鲜”》,银联开展“闽菜飘香”送福味活动,美团发布新闽菜美食地图及全省人气网红餐厅。 为弘扬福建各县区特色菜品,展示地方风味,省商务厅发布了“八闽全福宴·一县一桌菜”品牌推广计划,邀请龙岩市、南平市、将乐县分享推广经验,并由福州聚春园有限公司和荣誉大酒店分别进行“闽都福宴”和“宋元海丝宴”特色宴席表演。 为了展示“一县一品”,活动还邀请福农优品进行了现场展示。据悉,福农优品体验中心聚合了福建省84个县(市)区的优质农特产品、预制菜、休闲食品,在福州设立常态化的产品展示和销售窗口,打造了集参观、体验、购物、洽谈为一体的多功能、常态化的专业市场,并通过“福农优品网”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形成永不落幕的福农优品博览会,为新闽菜发展提供展示、展销、互动、融合的多功能商务服务平台。 多措并举...

Page 312 of 2641 1 311 312 313 2,641

广州Direct

横琴“五一”迎客逾25.5万人次,口岸单日客流再创新高

游园、逛街、聚餐、购物……随着假期落下帷幕,记者6日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经济发展局获悉,“五一”假期(5月1日至5月5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共接待游客逾25.5万人次。 口岸单日客流突破8.6万人次刷新纪录 刚刚结束的长假,跨境游依然火热。根据横琴边检站公布的数据,横琴口岸“五一”期间多次刷新口岸开通以来单日客流纪录。 数据显示,5月2日和5月3日两天,经横琴口岸出入境客流超17万人次,车辆超1.2万辆次,分别同比增长72.2%、13.9%,连续两天出入境双向客流均超过4万人次。其中5月3日,横琴口岸单日出入境客流突破8.6万人次,这也是今年以来口岸第三次刷新纪录。 此外,口岸随车人员验放厅正式启用后,乘坐小客车出入境的旅客数量快速上升。经随车人员验放厅出入境的旅客已从开通之初的日均约800人次攀升至近期的近3000人次,单日最高超4000人次,且该数据还在持续上升。 在大批港澳游客及内地旅客的带动下,横琴客运码头假期前段人流量也有所增长。5月1日至5日,横琴客运码头共接待进出港游客约3.1万人次。 景区推出节日活动迎来客流高峰 和家人同游主题乐园,带朋友打卡合作区自然风光美景……这个长假,在横琴多个主题乐园、景区,依然能看到大批前来打卡的游客。 “五一”期间,珠海长隆推出多项主题活动,猛犸机甲、花车巡游、烟花秀等人气节目持续上演,营造节日氛围。在长隆海洋王国,游客能在曾获五项吉尼斯纪录的鲸鲨馆看珍稀鱼类在身边游曳,在全球最大的室内乐园长隆宇宙飞船,游客则能获得自然科学探索的机会。除此之外,长隆横琴湾酒店水世界也全面开园,水世界分为室内、室外两大区域,总共超33200平方米。 横琴星乐度·露营小镇在这个“五一”假期同样有“大动作”:“稻草人王国”空降园区,来自全国各地的自然艺术装置进驻,“野人部落”、嘉年华演艺、小丑巡游等精彩演艺也在园内轮番上演,吸引市民游客的目光。 公共空间方面,本次“五一”小长假,花海长廊结合劳动节主题,打造海堤市集活动,推出车尾箱美食摊位、游戏互动等丰富内容。据合作区行政事务局透露,假期第三日,花海长廊、天沐河赛艇公园、小横琴山步道、芒洲湿地公园、横琴国家湿地公园(二井湾)等公共生态空间均迎来人流量高峰,单日接待游客数总量超过同期水平。 餐饮门店整体实现约三成客流增长 受不稳定的天气影响,室内游玩成为这个假期游客们的热门选择。连日来,横琴创新方内人流如织,生蚝、粤式酒家、潮汕牛肉火锅……特色餐饮门店排队火爆。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迎接港澳乃至全国游客,创新方还设置了多条免费穿梭巴士线路供游客往来。 购物中心励骏庞都广场则开展了五月主题活动,通过DIY·古法造纸、植物拓染包包活动等,让市民游客感受非遗传统文化的魅力。长假前两日,在商场还能观赏到脱口秀表演。统计数据显示,长假期间,励骏庞都广场入场游客日均达7000—12000余人次,高峰期较平日增长近四成。 横琴中央汇同样为这个假期打造了不少创意活动,例如抽奖、现场演唱+点歌互动、“摆烂”市集、“摸鱼茶水间”等,吸引不少游客参与。据合作区行政事务局透露,假期前三天,中央汇内大部分餐饮门店客流量实现了翻倍增长。 “‘五一’期间,区内大部分酒店入住率颇高,而餐饮方面,区内门店整体实现约三成客流增长,可见在天气影响下,合作区文旅市场和消费市场仍保持了一定势头。”合作区餐饮行业协会会长贾瑞明说。

原创歌剧《马可·波罗》复排重演,近200名中外友人齐聚“欢朋满粤”活动畅谈中外文明交流

5月3日-4日,歌剧《马可·波罗》登陆广州大剧院,“重启”马可·波罗的故事。这部由中文演唱的三幕歌剧,跨越山河,让广大观众得以触摸历史,续写中意友谊。 马可·波罗在13世纪出生于意大利,曾随父亲、叔叔来到中国,其游历著作——《马可·波罗游记》详细介绍了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在西方掀起了历史上第一次“中国热”。 歌剧秉承和而不同理念感动各国观众 歌剧《马可·波罗》是东西方携手合作、中西文化融合的成果。该剧主创主演团队来自世界各地,由中国当代诗人韦锦编剧,德国作曲家协会会长恩约特·施耐德作曲,2018年在广州大剧院首演由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前歌剧总监卡斯帕·霍尔滕执导,随后到访泉州,并回到“家乡”意大利演出,引发世界各地高度关注。 今年是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也是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歌剧《马可·波罗》载誉归来,由中国中央歌剧院导演施晶芙复排。长居广东的意大利编剧、制片人、导演、演员Gianluca Zoppa在观演后表示,歌剧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中西文化元素的融合,“这部剧讲的是马可·波罗在中国的行记,对西方观众来说是具有非常吸引力的题材。这部剧从故事、音乐到服饰、舞美,不仅符合西方观众的审美,也打开了他们对东方的想象。” 剧中不少唱词意味隽永,如“自己幸福不导致他人厄运,自家宫殿不赶走他人房檐……”等都令人印象深刻。“全剧表面看似无法改变彼此,但实际上文明形态在交流碰撞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交融。”韦锦解释称,我们希望这部剧就是能秉持开放包容、和而不同理念,一道为中意民间友好与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中国观众Tracy与委内瑞拉籍男友Rei观演后感触特别深:“表面上看是以马克·波罗与传云的感情故事为线索讲述两个朝代的更替,但实际上也就是‘南人’‘北人’‘胡人’‘汉人’等不同文化的碰撞”,Tracy说,这个歌剧也映照了她和男友的交往故事,代入感很强,因此也引发了更深的思考和共鸣。 如遇马可·波罗会建议他探索大湾区 4日晚上,歌剧开演前,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今日广东国际传播中心(GDToday)主办的“欢朋满粤——遇‘鉴’马可·波罗分享沙龙”在广州大剧院举行。作为歌剧《马可·波罗》复排的配套活动,邀请近200位来自29个国家驻穗总领事馆及商会代表、中外友人畅谈中外文化交流故事,互鉴中外文明。 沙龙展出了意大利知名画家桑德罗·特劳蒂的著名画作《马可·波罗的遐想》及广东艺术家王绍强先生正在意大利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作品。多位来自中意两国的代表分享了对马可·波罗、中意交流合作的看法。 “中意两国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文化领域的交往合作必将增进中意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意大利驻广州总领事德派罗在接受GDToday记者采访时表示,歌剧《马可·波罗》及“欢朋满粤”活动让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国家的人们欢聚一堂,共同讲述马可·波罗这位传奇人物的故事,能有效助推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互鉴。 中国意大利商会董事会成员Alessandro Lamantia告诉GDToday记者,《马可·波罗》歌剧与分享沙龙的成功举办,将成为中意文化交流的亮丽篇章,也必将会在广东外国人社区产生共鸣。Alessandro三年前搬来广州定居,在他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在高新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展现了十足的活力,“如果我今天有机会见到马可·波罗,我会建议他多多探索粤港澳大湾区,感受这里辐射全球的改革和创新”。 广东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自古以来一直是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镇。歌剧《马克·波罗》复演期间,“欢朋满粤——遇‘鉴’马可·波罗非遗作品展览”同步在广州大剧院展出。展览通过追随马可·波罗足迹,精选30多件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彩”和“广绣”艺术作品及其现代文创产品,进行展示,从一个侧面展现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穿越700年,中意艺术家共鉴“马可·波罗的遐想”

2024年是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中国元朝时期,这位意大利旅行家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所见所闻,成为了西方世界了解神秘东方的一扇窗,所产生的影响延续至今。4月29日,GDToday记者在广州市雷小洲工作室专访了广州美术学院城市学院原院长、中意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雷小洲教授,他介绍了意大利油画家桑德罗·特劳蒂在新世纪如何通过艺术创作与交流“体悟”马可·波罗的印象中国。据悉,由雷小洲教授策展的桑德罗·特劳蒂《马可·波罗的遐想》系列油画将于5月4日在广州大剧院展出。 雷小洲教授观看特劳蒂视频。GDToday记者 邓颖恒 摄 连续十多年每年跨国执教史无前例 2005年,广州美术学院希望能寻找欧洲美术学院教授来穗,教授欧洲油画艺术。学院的一位老师赴德国、比利时、法国苦苦寻觅合适的教授,但一无所获。后来偶然机会,他通过朋友介绍知晓特劳蒂,发现特劳蒂绘画,其传统油画技法与油画艺术的现代表达,非常适合于中国美术教学。是年,特劳蒂受邀来到广州美院。雷小洲与特劳蒂虽同在一所学校,却无交集。 雷小洲与特劳蒂相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县。2007年,雷老师在广州美院担任油画系第一工作室教师,带学生到广西三江下乡写生。特劳蒂在中央美院教书,正巧下乡在三江县的另外一个村镇里。到三江后,雷老师看到特劳蒂与学生一起画的作品,看他现场写生。雷老师带领写生团队离开时,特劳蒂要跟随雷老师的车下山,他待的时间久,身体欠佳,希望调养。通过这一次,雷小洲与特劳蒂相交于深山。    从2007年在广西三江会面到2010年始每年邀请特劳蒂到广州美院任教,雷老师与特劳蒂相互交往一直延续十几年。雷老师坦言,从时间跨度上讲,在中国美术教育史上没有先例,十分难得。   雷小洲教授与特劳蒂合影。受访者供图 马可·波罗也是中意艺术交流的一把钥匙 特劳蒂出生在海边,在意大利马尔凯地区,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拉斐尔的故乡,也是将油画带入中国的传教士利玛窦的家乡。拉斐尔与利玛窦影响了幼时的特劳蒂。他有时会问,早上看到的太阳为何从东方升起?为什么不能从西方出来?太阳从地平线出来,由此激发特劳蒂的好奇心,想要探寻神秘的东方国度。从小特劳蒂就对东方有一种马可·波罗式的向往。    2015年,特劳蒂开始创作《马可·波罗的遐想》系列。通过大量阅读中国典籍与经典小说,包括《道德经》《红楼梦》《西游记》,最后他将眼中的中国,辅以西方油画技法呈现出来。其中一幅主要以桥梁从左到右构成画面,罗马式穹顶与中国绿竹两个象征符号点缀其中。 雷老师介绍,特劳蒂艺术风格的真正转变是来到中国以后,特别是在2016年。那时,雷老师带他去西安博物馆,看到中国唐代墓室壁画后,特劳蒂彻夜失眠,完全被征服。他亲眼看到东方中国传说的神秘,在壁画面前一览无余。这就是他梦想中东方艺术的表达。   特劳蒂一直在思考,现在西方艺术如何发展,如何发展得更好。必须要与地球的另一端,也就是东方要寻找资源,寻找它的优质部分与西方艺术结合,这样才有可能创造一种新的绘画,新的可能。特劳蒂思考的核心问题,就是东西方如何建立这种桥梁,而《马可·波罗的遐想》就是他的亲身实践。       特劳蒂画作《马可·波罗的遐想》系列之一。GDToday记者 邓颖恒 摄 盼沿马可·波罗足迹率中国艺术家驾车赴意...

琴澳多面睇|旅游业大利好!官方解读琴澳“团进团出”新政

4月29日下午,内地居民参与琴澳旅游团便利措施若干条文讲解会在横琴举办,为澳琴旅行社和会展业界解读政策的意义、内容及亮点。 旅游期内可在澳琴多次往返 合作区执委会副主任苏崑表示,2023年,横琴主要景区游客量达1163.58万人次,同比增长341.48%,而随着横琴口岸通关便利不断提高,澳琴两地人员来往更加密切。此次政策的发布,将有利于促进澳琴旅客资源共享和促进澳琴间旅游资源互补、错位发展、互利共赢。接下来,合作区将立足澳琴旅游资源各自优势,加快构建“一程多站、综合运营、联动拓展”跨境旅游产业链,用足用好“团进团出”政策,更好地发挥澳琴叠加效应,推动高水平建设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支持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建设。 会上,合作区经济发展局文旅会展商贸处处长林衍杰详细介绍政策内容。他提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关于琴澳旅游团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中明确,内地居民参加“琴澳旅游团”可由内地任何一个口岸启程前往澳门,旅游期间可在澳门与横琴两地多次往返。而配套发布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关于琴澳旅游团经办旅行社资质认定办法(试行)》则进一步明确从事“琴澳旅游团”经营业务的组团旅行社资质认定的标准、程序及监督管理等事宜。 有旅行社代表表示,将结合此次政策发布的内容,推出澳琴联游路线。例如,白天在澳门旅游,晚上在横琴酒店过夜,第二天到横琴的景点游玩等等,设计丰富多样的旅游线路,增强旅客们在澳琴旅游的体验感。 多重利好赋能澳琴旅游升级 互动交流环节,合作区经济发展局代表围绕与会企业提问作出回答。合作区经济发展局代表表示,此次便利措施的发布将为澳琴旅游消费带来多重利好。 签注“全国通办”,优化办理流程激发旅游消费活力。该政策明确了内地居民在报名参团成功后,可凭确认短信到全国任一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窗口,办理往来港澳通行证及团队旅游签注(标注“琴澳旅游”),进一步优化了签注办理流程,实现签注“全国通办”。组团旅行社在官方申报平台提交申办材料并通过审核后,系统将自动、及时向参团旅客定向发送确认短信。这一系列创新措施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办理签注的效率性和便利性,也有助于激发内地居民赴澳琴旅游的热情,从而提升旅游消费活力。 扩大客源市场,助力打造“琴澳联游”品牌和“一程多站”精品线路。以“团进团出”多次往返琴澳的形式增添旅游便利和频次,为游客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旅游选择。“琴澳旅游团”可以根据旅客的喜好和需求,结合两地各具特色的人文历史、自然生态、美食体验、盛事活动等元素,自由制定不同主题的旅游行程和线路。这一举措进一步推动区域内旅游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加快打造“琴澳联游”“一程多站”精品旅游产品。 促进旅游及相关产业链发展,推进“一会展两地”创新模式的落地见效。此次政策的发布,进一步便利参展人员往返澳琴两地参与“一会展两地”的会展展览,贯彻落实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中关于便利会展工作人员、专业参展人员和持有展会票务证明的境内外旅客多次出入境的要求。有关人员可通过“琴澳旅游团”前往澳门,在规定时间内多次往返澳琴,满足参展企业和人士的需求,充分推进“一会展两地”创新模式有效落地,助力澳琴两地开展商贸交流,促进实现澳琴会展资源互通共享以及文旅产业多元发展。 促进澳琴多行业协同发展,提升对中长线旅客的吸引力。出入境流程的便利,将有助于旅客提升旅游体验感,更深入地探索澳门和横琴的风土人情,参与更多的旅游项目和活动,同时促进旅游业、餐饮业、酒店业、零售业、运输业等多行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探索旅游+医疗、旅游+演艺、旅游+会展等产业建设,共同扩大旅游承载力。过去中长线旅客往返珠海及澳门,考虑成本及航班等限制,行程较单一,此次政策的发布,便于旅客在同一次行程上有更灵活的设计空间,进一步提升澳琴两地对旅客的吸引力。 业界热议政策有利旅游业发展 政策发布后,在澳琴旅游业界引起了热烈讨论。 澳门立法会议员、澳门旅游商会理事长张健中表示,便民利企出入境管理六项政策措施,包括允许参加“琴澳旅游团”人员多次往返琴澳,在澳门旅游业界引起了非常积极的反响,业界对政策的实施是充满期待的,有利于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澳琴同城化旅游的建设,带动澳门旅游业的发展,显著提升澳门旅游活动空间及旅游体验。此次政策的发布,有利于增加澳门的旅游活动空间,提高旅游吸引力,带动客房餐饮景区等众多产品更加丰富多元。例如,在住宿产品方面,有利于增加澳门和横琴的酒店合作,从而让住宿的品类有更多的选择性和创新空间。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会展业协会会长、澳门会展旅游业协会会长何海明表示,今年澳门举办国际会议的数量相当多,例如国际的学术会议,以往都是八九天的学术会议,而便民利企出入境管理六项政策措施的出台,有利于澳门竞投更多的国际会议,政策的出台则有利于内地的学者来澳门参会。 为有效落实相关措施及配套政策,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李子蔚说,有关部门会加强行业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旅游服务,既充分发挥便利措施的优势,也切实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携手业界共同推动澳琴旅游经济良好、健康、稳定发展。

琴澳多面睇|琴澳融合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启动

4月29日,“广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琴澳融合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启动仪式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横琴合作区”)举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将有利于创新性推进琴澳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具有横琴特色的琴澳融合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标准体系。 在活动现场,“广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琴澳融合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正式揭牌,标志着试点项目正式启动。试点项目计划实行时间为2年,自2024年1月至2025年12月,重点打造健康评估、生活照料、助餐配餐、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安全援助、辅具推广、转介服务、义工服务、护老者支援等核心服务规范;丰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类型,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建设、运营标准,明确服务项目检查和评比要求,完善各项服务、管理、技术等标准规范。 横琴合作区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吴子健表示,落实试点项目工作,一要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养老服务经验和做法。充分利用开展试点工作的契机,学习借鉴境内外先进地区的经验和成熟做法,发挥横琴合作区独一无二的比较优势,大胆探索,稳步推进,务求实效,透过试点工作切实提升横琴合作区长者的获得感。二要突出琴澳融合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的特色亮点。以试点工作为抓手,有效促进琴澳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方面的规则衔接。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探索试点工作在“澳门新街坊”项目落地落实,以点带面促进琴澳民生深度融合,着力为建设便利澳门居民就业生活的新家园增色添彩。三要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养老服务的“横琴样本”。紧紧抓住试点机遇,建设高质量、高水平、高品质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养老服务的“横琴样本”。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对接澳门养老服务标准及规范,构建多元化的长者照顾服务体系,建设医养结合服务设施。”为推进琴澳养老服务标准及规范的融合发展,横琴合作区民生事务局联合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广东办事处、珠海市慈爱社会服务院申报“广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琴澳融合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并于2024年1月获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立项,进一步推动探索构建琴澳融合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标准体系。 据了解,横琴合作区现有4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服务站按照“家庭照顾,原居安老;积极参与,跃动耆年”的长者服务理念,为居住在横琴合作区的琴澳长者提供具有鲜明澳门特色的专业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主要包括康复理疗、个案管理、安全评估、长者赋能、助餐配餐、护老者支援服务等,并根据长者身体能力评估结果,为特殊困难长者精准提供生活照料、个人照料、健康保健、精神慰藉、家庭支持和紧急救援等6类家居照顾及支援服务,积极协助澳门长者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生活。横琴合作区成立以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站为长者提供服务316939人次,其中服务澳门长者12770人次;享受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长者登记人数累计1302人,其中澳门长者110人。

琴澳多面睇|2人成团,7天多次!琴澳多次往返签注正式推出

4月28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关于实施进一步便民利企出入境管理若干政策措施的公告》(2024年第2号)发布,明确“参加‘琴澳旅游团’人员”,入境澳门后7日内可以“团进团出”方式经横琴口岸多次往返横琴与澳门。 同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出台相关配套文件,明确琴澳旅游团组团、出入境流程以及从事琴澳旅游团经营业务的组团旅行社资质认定的标准、程序等。 内地居民须参加多次往返琴澳旅游团 根据合作区执委会印发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关于琴澳旅游团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参加多次往返琴澳旅游团(以下简称“琴澳旅游团”)的内地居民,须通过由合作区认定的旅行社报名参团旅游。 内地居民向符合资质的旅行社报名参加琴澳旅游团后,可凭确认短信到全国任一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窗口,办理往来港澳通行证及团队旅游签注(标注“琴澳旅游”),在办妥证件后向组团旅行社提供相关资料,即可按旅行社的安排赴澳门与横琴旅游。 琴澳旅游团人数需在2人以上(含2人)40人以下(含40人)。旅游团应当整团出入境,整团在澳门和合作区行政区域内活动,且必须由旅行社领队或导游全程陪同。 相关政策对琴澳旅游团首次出境前往澳门的口岸不作限制,内地旅客于入境澳门后在签注停留期(7天)内可经横琴口岸多次往返澳门与合作区。但要注意的是,期间旅游团旅客经横琴口岸以外的其他口岸从澳门入境内地的,则其所持团队旅游签注即自动失效。 经办旅行社须经合作区认定 为保障合作区旅游市场规范经营,合作区经济发展局配套制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关于琴澳旅游团经办旅行社资质认定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认定办法》),进一步明确从事琴澳旅游团经营业务的组团旅行社资质认定的标准、程序及监督管理等事宜。 符合资格的琴澳旅游团,须经认定后方可组团出境。旅行社应当在琴澳旅游团计划出境日前10个工作日,在合作区官方申报平台上统一申报有关旅游团名单。同时,有关部门将对《实施细则》及《认定办法》定期做好评估,对组团旅行社做好业务指导和行业监管。 据了解,横琴和澳门旅游行业主管部门将组织召开政策宣讲会,为两地旅行社和会展业界解读政策的意义、内容及亮点。透过琴澳两地文旅特色融合,加快研究推出“一程多站”旅游路线,提质区域消费吸引力,进一步促进两地在旅游市场拓展、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协同发展,打造合作区文旅新形象,构建琴澳一体旅游发展新格局。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Add New Play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