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传承坚定意志 逆境不动摇
在任何国家,国民爱自己的国家是很正常的,在经过英国管治的香港,奉行资本主义制度氛围下,公开说爱国竟是需要很大勇气,能坚持爱国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香港,有人打着爱国的旗号名利双收,也有人为爱国工作默默奉献却被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今年是新中国建国70周年,记者找到二战后开始孕育出来的爱国家庭,爱国学校「大同学校」周捷君校长的后代,周家五兄妹兆东、兆康、兆西、兆强、月龄,五人齐聚谈谈他们的爱国心路历程。
「有不了解的人听到我们在做爱国工作,误以为我们很有钱;而了解的人听到之后,会明白我们的辛苦。但与父母和前辈们所做的牺牲相比,我们的条件已经好了太多。」几兄妹带笑说道;笑着,笑着,泪湿了眼眶,感情复杂感慨万千。■采访:香港文汇报记者 张岳悦
在上个世纪的香港,曾有人为爱国工作流血牺牲、身陷囹圄,如今是香港回归祖国的和平年代,却有人因爱国而承受非议甚或遭遇暴力。香港就有一批忠心耿耿爱国者,他们的爱国不带任何名利关系,高尚情操令人尊敬。
周氏家训:不爱国的不要回家
二战后在港成立爱国学校「大同学校」的周捷君校长伉俪的六个儿女周月梅、兆东、兆康、兆西、兆强、月龄,幼承庭训孕育出爱国热忱,六兄弟姊妹都是爱国者,他们的儿女同样爱国,成为三代爱国的家庭。月龄说:「我们是红二代,大哥对我们的儿女讲得很清楚,不爱国的不要回家,爱国是底线,否则断绝父子关系。而庆幸我们的第三代都很明白和至今仍愿意守住爱国的底线。所以我们很自豪讲我们是『红三代』!」
他们坚定不移爱国,是明白香港的命运与祖国息息相关,相信当每个人都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聚沙成塔,国家和香港便会日益强大起来,这样的信念使他们无论顺境逆境始终坚持初心,默默播撒爱国的种子,永不言悔。
习主席令民族的凝聚力提升
几十年来,兄妹几人眼见国家持续发展,中间虽遇到过困难和波折,但几人的爱国心始终坚定不移,相信国家一定会变得更好。他们明白,国家有着关心和支持香港的长期政策,当香港遇到困难时国家总会伸出援手,而近年国家经济的发展、面貌的改变以及社会的进步无疑给了他们更大的信心。
大哥周兆东对军事颇有兴趣,每逢阅兵和航展都不会错过。他认为,习近平主席上任之后,民族的凝聚力显著提升,有效的反贪反腐工作赢得民心,使得整体国力增强。周兆西赞同这种观点,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胸怀,极具决心的处事作风颇有成效,并提出「民心向国,则万事可成」的看法。
而周兆强更清楚记得,因工作需要,自己从1981年11月开始便频繁去内地出差,至今穿梭内地各城市已近40年。他亲眼看到且亲身体验到内地的交通和通讯的变化和发展,同样变化巨大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社会的文明风气。他听过有家长纵容小朋友随地便溺的故事,也经历过有人在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中让座给自己,他举例道:「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内地进步的地方呢?我在内地经常开车,三年前在广深高速经历撞车,大概半个钟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来到现场,交警让所有还能行驶的车开下高速停到路边,想像中的争拗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过。和我们相撞的私家车损毁了半个车头,年轻司机下车第一件事是冲过来看我们这边有没有人受伤,再帮自己那边的伤者缴付医院按金。」他同样曾因过往内地城市部分贪污腐化而痛心疾首,眼见习近平主席上任后的城乡巨变,并没有因严厉整顿造成任何的经济衰退,反而城市面貌变得更为干净企理,继而走上正轨。
守住爱国不「攞着数」底线
自小成长于爱国家庭,周兆康对爱国工会有着天然的亲近,从学校毕业后,17岁的周兆康毅然加入了港九纺织染业职工总会,服务工友40余年,现任工会秘书长。他认同邓小平先生当年提出的爱国者的标准–尊重自己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而在这样的标准下,香港大多数民众都是爱国的,这种爱国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中国女排来港拥趸众多,奥运会获得金牌全城欢腾……但也是这批人,今天庆祝完毕可能明天又去参加游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他将其归咎为大部分香港市民对内地并不了解,在包括部分传媒在内的反对派的煽动和影响下,更易对内地产生偏见。
在这种情况下,周兆康从正反两方面为爱国工作出谋划策,他提出,要做爱国工作,首先要做一个好人,要让群众感受到你是一个好人,而不是一个只为揾食或升官发达的人,不是以爱国工作为踏板而「攞着数」的人,这是要守住的底线。当然,爱国工作与揾食并非对立,重要的是分清楚孰轻孰重。「爱国不是讲道理,而是用行动去感染人,解释香港和内地密不可分的关系,用无数事实来证明,没有国家的发展也就没有香港的前途。另一方面,要让人明白,受反对派影响、与反对派共事是无运行的,更是损害自己利益的行为。只有这样,逐个人,逐批人地做爱国工作,才有机会逐步改变香港的政治生态。这不是短短几年可以做到的,但是必须要做。」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