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于江西的鲍才胜,从小看港产片长大,靠着面包手艺起家的他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的糕点会在香港走红。今年香港与内地恢复全面通关不久,一张返港列车上乘客人手拎着一袋鲍师傅糕点的图片在网上走红。「去香港火车上含鲍量多高」一时间登上热搜。
鲍师傅糕点创始人鲍才胜近日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透露,已将香港纳入未来扩店目的城市,并来港做了一番考察。在快节奏的香港,鲍才胜却不求快,他说,鲍师傅在酝酿更多元的产品,「可能会更有中国特色,我更希望通过香港,让鲍师傅走向东南亚,打开海外市场。」 ◆香港文汇报记者 李望贤 深圳报道
鲍才胜的出生地江西资溪县被称为「中国面包之乡」,据不完全统计,当地11万左右的人口,走出了4万多人的「面包大军」,在全国各地经营着超过16,000家面包蛋糕店。鲍才胜的父母也是其中一员。
「面包之乡」出身 创业失败再来
耳濡目染,鲍才胜从小对糕点行业也甚有兴趣,16岁就在家里的烘焙店帮工,升读大专学的也就是家乡的招牌技能——糕点。1997年大专毕业的他在河南郑州开了一家西饼屋,打算靠自己的手艺起家,但由于缺乏经验,首次创业不仅没有赚钱,还亏了百来万人民币。这对于当时的鲍才胜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债务。
这个挫折,也为他后来的事业影响至深,「欠债的滋味太难受了,这让我深深明白,一定要稳打稳扎,不然是要吃大亏的。」
2004年,鲍才胜和妻子一起前往北京,再次尝试创业。在北京这个面包糕点行业已经十分发达的城市,知名品牌林立,传统「夫妻档」面临巨大的竞争。鲍才胜忆述,当时接到一些学校订单,为了保证新鲜出炉,夫妻每晚都要准备至夜深,凌晨4点又起床烤面包。
「小贝」走红全国 坚持稳步发展
忙碌之余,鲍才胜一直在思索前路,台湾凤梨酥给了他灵感。「一个凤梨酥就能让大家记住台湾,自己的店能不能做出特色的拳头产品打开市场?」
细心的他观察到,当时市面上众多品类的面包中,肉松面包最受欢迎,他决定由此入手,将肉松和蛋糕融合创新,「肉松小贝」由此诞生。
咸香酥脆的肉松,包裹着松软轻盈的蛋糕,一口咬下,中间的香甜沙拉酱直击味蕾。这个新品甫一推出就大受欢迎,在热衷糕点的北方市场迅速走红。鲍才胜回忆,「肉松小贝」上市不到一个月,已经有顾客从河北开车前来购买。由于所有产品现做,一出炉就被抢购一空,店里有时排队长达两三小时。
鲍才胜北京的三家门店,吸引了明星前来排队,也吸引了当地电视台的美食栏目,让「肉松小贝」更加名声大噪。
2014年,鲍才胜在天津开出第一家省外分店,依然反响热烈,其中不少客户是前往天津的上海游客。这让他下定决心挑战南方市场,「在糕点界,南北方市场差异颇大,只有打开南方市场,才能在全国全面发展。」。
2017年,位于上海人民广场的首家鲍师傅门店开张,门口几乎天天着排长队。彼时,内地自媒体快速发展,鲍师傅成了「网红品牌」,名声响彻大江南北。不过,崇尚稳健的鲍才胜并未大举扩店,成立19年至今在全国约160余家门店,与一些连锁品牌动辄上千门店的经营模式不同。
布局境外市场 酝酿多元产品
在今年香港与内地恢复全面通关后,港人北上深圳度周末,带回鲍师傅糕点做手信成了潮流。
「太太喜欢吃,每次过来深圳必买的了,以往在东门或者国贸排队人比较多,听说这家门店人相对少,特意过来这边。」在福田口岸附近的卓悦中心,拎着两盒鲍师傅提子酥的港人曾先生表示今次北上为整牙,特意选了近鲍师傅的牙科诊所,方便买手信氹太太。
鲍才胜坦言,在深圳各大门店,港人客户占据不小的比例,「港人更喜欢使用现金支付,我们全国门店平均的现金支付比例在2%左右,而在深圳地区,今年3月之后这个比例达到了15%」。
不过比起成为「网红」,鲍才胜更希望成为「口碑老店」。他坦言,香港的开店计划并不急于一时。「就如上海开店是鲍师傅打开南方市场的关键一步,香港开店将成为鲍师傅走向海外的关键一步」,因此鲍才胜会先酝酿好针对海外市场的产品再行落地,此前他曾到日本和东南亚国家考察,举行过试吃活动,反馈比较理想,希望用一两年的时间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