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辈子就是个普通百姓,但我觉得自己活得很值。我8岁开始挣钱养家,13岁当兵,15岁入朝,立下了不少战功。这么多年,我干过教员、当过记者、做过编辑,到现在还在写作,人活一辈子就得不停奋斗才有意义。」73年前,15岁的于枫随部队医院入朝,在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上救死扶伤。现如今,88岁的于枫仍在笔耕不辍,她将多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记录下来,给后人留下珍贵的记忆。「残酷而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后代子孙永不能忘记的。亲历过那个年代的老同志,还在世的已经不多了,我们这些人就是活生生的史料,能向你们讲述历史细节,我觉得很幸运。」 ◆香港文汇报记者 任芳颉、郭瀚林 北京报道
接受专访当日,老人冒着40度的酷暑出门相迎,胸前挂满的每一枚勳章都擦拭光洁、佩戴整齐,彷佛诉说着一个战士所经历的烽火峥嵘岁月。退休以来,于枫专注于军事历史研究和文艺创作,并将一本名为《一个战地医院的故事》的书赠送给记者。这是于枫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背景编写的,从一个小女兵的视角,讲述了一所战地医院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与死亡战斗的故事,以此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
三兄妹齐参军 14岁首立小功
1943年,于枫刚上小学,彼时的沈阳还在日军占领下,她的兄长于学谦因参加地下党组织的抗日活动被汉奸告密,只得逃离家乡。「哥哥走后,母亲被日本宪兵队抓去拷打,回家病倒。12岁的姐姐就带着8岁的我步入社会,开始当童工,先后在玻璃瓶厂、钟表厂、制墨作坊日夜劳作,不久后母亲也在贫病交加中去世。」于枫回忆道。
「抗战胜利后哥哥回来了,但我们的家已经没有了,哥哥就带着我们姐妹参了军。」1947年7月,13岁的于枫成为了东北民主联军中一名文艺兵。东北解放过程中,战场上下来的伤病员特别多,于枫等文工团员都被调到医院帮忙。四平战役中,年仅14岁的于枫首次荣立一次小功。紧接着,被调到四野部队医院成为一名小护理员,随军入关参加平津战役。后来部队一路南下,从东北边疆到南海之滨,她都在前线医院工作。
1950年秋,于枫所在的解放军中南军区二院接到命令,北上到达中朝边境的临江县,并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分部第十三兵站医院,当时医院的医护人员大都二十岁左右,15岁的于枫是最小的女兵。10月27日,医院全体衞勤人员在纷纷扬扬的雪夜跨越鸭绿大桥抵达朝鲜长津湖以北的三浦里村。
酷寒入朝冻伤战士无数 捡柴草日夜照料
「战争初期正值朝鲜酷寒的冬季,许多部队还没补齐冬装就紧急入朝,在长津湖一带与敌人恶战,冻伤减员极为严重。整班、整排、整连的冻伤伤员被送到医院。」忆起长津湖战役,于枫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南方战士,被卡车运到医院后大喊着要找「孩子」(四川话「鞋子」的发音为「孩子」)。一个女护士说:「你的孩子在祖国呢,等打完仗,就能回家和孩子团圆了。」见伤员十分痛苦,护士们赶紧上车寻找,才发现战士的双脚已经坏死,并连同掉落的鞋子冻在车厢上,这一幕让于枫震撼至今。
「当时医护严重不足,每个护士都照顾着几十个伤员。我们没日没夜地干,不能让一个伤员饿着肚子,便溺床上。除了要保住伤员的生命,也要考虑他们今后的生活。」于枫讲述,护士们收集积雪为伤员揉搓肢体,冒雪上山捡柴草为伤员生火取暖,许多冻伤的肢体在悉心照料下成功恢复了知觉。
编撰书籍铭记历史 传递火热家国情怀
自朝鲜战场归来后,于枫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投身新闻战线多年,积累了深厚的文字功底。2000年,她集合多位老战友的回忆资料,编撰了《抗美援朝前线兵站医院纪实》,成为研究朝鲜战争的重要史料。近期出版的《一个战地医院的故事》则是以更加流畅和细腻的笔触,将鲜活的故事娓娓道来。「当年,跨过鸭绿江的战士都是青年人,所以我想把最真实的战场故事、最火热的家国情怀,传递给今天的青年朋友们。」
「这本书我已经构思了很久,近些年又有不少老战友离世了,我越发觉得不能再耽搁。虽然我患心脏病多年,视力和腰椎也不好,但还是坚持着赶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前完成了。」于枫说,每当写作到深夜时分,她都会清晰地回忆起一幕幕跨越70年岁月的景象,一段段她与战友们经历战火洗礼的往事。「战地医院的故事,提供了看待战争的另一种视角,那里不止有硝烟与鲜血,还有医患之情、战友之情,以及充满真、善、美的纯洁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