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西北部,毛里塔尼亚的港口
城市努瓦迪布,一座现代化渔业基地日夜生产不息。不久后,一个个装载着章鱼、黑皮刀、带鱼、真鲷等渔获的集装箱将从这里出发,跨越大洋,在福州马尾港靠岸。从福州再出发,经过加工的海产品将流通往中国各地,以及澳大利亚、巴西、日本、欧洲等地。
开放给予远航者丰富馈赠。上世纪90年代,福州提出“海上福州”战略,在连江海边长大的兰平勇乘此东风,成立了宏东渔业,与老乡合伙建造2 艘渔船,成为“新渔人”。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兰平勇又紧抓这个重大机遇,在毛里塔尼亚投资建设了远洋渔业基地。
彼时,毛里塔尼亚是联合国认定的48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即使渔业资源丰富,但要想发展现代渔业,何其难也!在宏东进入毛塔之前,上世纪70年代就已有外国远洋渔业公司进入毛塔的海域进行捕捞。传统的捕捞方式是外国渔船向毛塔缴纳一定的牌照费,捕捞完直接拉走,经济效益高,但很难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为什么宏东要选择大手笔建设渔业基地?
“走出去,是一道双向选择题。宏东为什么选择走向海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人民为什么选择我们,答案就是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
兰平勇深有感触地说,“宏东‘走出去’,首先考虑的是当地的需求,包括当地政府、当地人民缺的是什么。”
兰平勇还记得第一次到西非,刚踏上毛里塔尼亚的土地时,看到的除了沙漠还是沙漠,“沙堆落差最高达8米,连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但他们没有退缩,缺电就自己发电,缺水就淡化海水,路不好就自建公路,钢筋水泥甚至餐巾纸都需要从西班牙或国内进口……最大的决心会产生最高的智慧。
18个月后,一座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集渔业专用码头、冷库、水产加工厂、修船厂、制冰厂、鱼粉厂、海水淡化厂、储油罐等配套设施为一体的综合性渔业基地拔地而起,年捕捞加工能力达10万吨以上,是中国在境外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渔业基地,宏东也一跃成为毛塔最大的外企。
“能成为宏东人,我很骄傲!”毛塔基地加工厂加工车间班长Sabar不仅赚到了养活一家人的钱,还学到了驾驶渔船、修船等技术,“公司专门造了100艘近海捕捞船,手把手教我们生产捕捞技术,解决了包括我在内2000多人的就业问题。公司还很尊重我们的文化,在工作场所设立祷告室,特别贴心。”
宏东毛里塔尼亚基地的成功得到了世界诸多国家的认可。圭亚那、苏里南、阿曼、印尼、安哥拉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与宏东在商谈合作事宜,宏东在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中,进一步拓展了发展新空间。
“‘一带一路’倡议给宏东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广阔机遇,公司的船队规模今年达到了170艘。”兰平勇说,“我是‘一带一路’的参与者、见证者,也是实际受益者。”
正如宏东的企业歌里所唱的:“宏东人唱响‘一带一路’,乘风破浪,起航去追寻新丝路的文明……”
努瓦迪布自由贸易区原主席达夫:
宏东公司和其他企业不同,他们对中上层鱼类不光是捕捞,还进行鱼类的深加工、销售和出口,这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在保护渔业资源和培训就业上也为毛塔作出了极大贡献,在保证捕捞产品专一化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资源,改变我们原始、落后、浪费的渔业生产习惯。我们欢迎这样的企业,中毛友谊万岁! (林文婧谢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