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日报HENG

联合日报HENG

「神算」測颱風路徑 評估高樓能否頂住

「神算」測颱風路徑 評估高樓能否頂住

全球极端天气出现愈见频繁,香港今年便经历连场超强台风吹袭,其中「小犬」和「苏拉」更分别达到九号风球和十号风球,不但扰乱市民的日常生活,更为社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为应对复杂城市环境面对极端风暴带来的风险,香港理工大学学者倪一清领导的团队今年获研资局近5,000万元拨款支持,针对沿海城市高层建筑的抗台风问题,开发实时城市台风风险预警和管理系统。他近日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分享指,项目会设计出一个框架,能够通过稀疏测量有效和准确地评估湍流,并量化复杂城市空气动力学引起的风险,更可为城市复原力进行定量的韧性评估,从而更全面地预视风灾对关键建筑物构成的潜在风险与后果,防患于未然。◆香港文汇报记者 姜嘉轩 「每年全世界因台风造成的损失达到260亿美元,其中88%就发生在我们东亚和北美地区。而单计2018年出现的十号风球『山竹』,就令香港超过500座高层建筑受损,全港直接损失达46亿港元。」每到风季都伴随着莫大威胁,但理大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智能结构与轨道交通讲座教授倪一清表示,现时仍未有一个系统可针对城市高楼状况进行预警,告诉人们台风袭港时哪个地区、哪座高楼危险较大。 为此,其团队开展「INTACT:沿海城市智能式热带风暴减灾系统」项目,以建立实时城市台风风险预警和管理系统,既可用作有效的应急指导,例如疏散安排和临时加固玻璃幕墙等,亦可为高层建筑的抗台风设计提供新的方法论和设计指导准则,可直接对建筑行业、发展商、公众,以至城市管理带来中长期效益。 倪一清分享道,团队会建立一个数据驱动模型(Data-driven model),当中会涵盖全港的高层建筑群,「只要这个模型确认是准确,将来台风一到,就可以用系统算出其路径区域内,相关建筑对风的响应是多少」,从而了解它们的安全风险。 致力准确评估空气湍流 他进一步解释,团队已从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多个合作机构,取得全港高层建筑物数据,「我们实际上不需要非常详细的数据,无须每根柱、每根梁都模拟进去,我们只需要知道它的几何尺寸如何,以及它的振动频率(Vibration frequency)是多少。」当这些信息放到模型中,加上团队于准确评估空气湍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于是可以在模拟的建筑物上加上风荷载,然后计算它在空气动力作用下,该建筑物的动态响应(Dynamic Response)如何,假如响应很大,或是玻璃幕墙受到的压力很大,超过原来设计,那么被破坏的风险就很高了。 」 循韧性角度评估建筑物潜在风险 此外,系统不只计算建筑层面的破坏受损,还会循韧性(Resilience)角度全面评估建筑物的不同潜在风险。「以1999年十号风球『约克』袭港为例,导致税务大楼、入境事务大楼和湾仔政府大楼数百块玻璃掉落地面,除了建筑本身受损外,对政府部门、公司运作影响其实更大。」 所谓韧性是指,当建筑物受到破坏后,重新恢复直至能够如常运作为止,「只算天花板和玻璃幕墙的损失是没有意义的,建筑受损导致里面的公司停止运作,人们无法上班,这段期间造成的总损失,才是我们最关心的。」 该系统日后可对建筑物的潜在损失提供更多指标,「以往人们只管结构、建筑安全,譬如说玻璃幕墙坏了,就只算重新修复的施工费用,但以后还要考虑窗框掉下去,有可能砸到路人等保险问题,亦要评估建筑物一旦受损,对里面各类商业行为的影响。」这些指标可让相关持份者更好的衡量损失,该为建筑物采取何等程度的防风措施,亦可为未来的高层建筑设计提供更优良的准则。 「这系统跟ChatGPT相似,输入得愈多,它就懂得愈多,还会自行更新模型,变得更加准确,这就是使用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的好处。」这项目于明年1月1日正式展开,为期5年,「天文台亦有跟我们合作,将来有需要可以取用,当发现有八号或以上风球到来就可启动它,进行实时的台风风险预警和城市韧性评估。」

智能機械人闖火場 空氣炮可無水滅火

智能機械人闖火場 空氣炮可無水滅火

全球气候变化伴随着的极端天气,导致世界各地天灾愈见频仍,严重威胁每个人的财产以至生命。即使像香港这样的现代化城市,2023年夏天接连受强烈台风和世纪暴雨冲击,也一度面临莫大困境。 面对形形色色的灾害,全人类都严阵以待。本月举行的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便通过历史性协议,首度落实推动从化石燃料过渡其他类型能源,希望能更有效减碳减排。而同一时间,人类亦需要活用科技积极预防、缓减和应对灾情,避免更多人陷于水深火热的危难之中。香港文汇报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探讨香港科研人员如何结合创新研发及先进科技工程,对抗火、风、水、土等相关灾害,以科学力量守护大众。 火的运用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里程碑,然而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香港每年平均发生逾三万宗火警召唤,部分严重火灾不但危及市民的生命,进入火场救援的消防人员亦要冒上巨大风险。香港理工大学消防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副教授黄鑫炎,深信科技救灾是未来发展方向,故致力研发多项智能灭火方案和产品。其中,俗称「空气炮」的「环形涡流炮(Toroidal Vortex Cannon)」,可实现在不需要水的情况下远距离灭火,再结合无须人工操作、可自主锁定火源并进行灭火的智能机械人,长远可望应用于危险火场,专门应付不宜以水灭火,或人员无法靠近火场的特殊情况,以更好地保障市民和消防人员的生命安全。◆香港文汇报记者 姜嘉轩、陆雅楠 根据香港消防处2013年至2022年的数据显示,全港每年约有300人因为火警而受伤,约20人更因此而丧生。部分严重火警会危及消防人员,个别特殊情况甚至无法派员到场灭火,其中一个经典案例发生在去年6月:元朗宏乐街电缆桥起火,导致天水围元朗一带大停电,数十万市民受影响。由于火警现场为电缆桥,内藏高压电缆,加上当时现场温度甚高,电缆桥在高温下发生倒塌。 考虑到进入桥底灭火风险较高,消防处遂决定首次出动以航天金属制造的遥控灭火机械人,深入桥底灭火和降温。 盼造更细更醒机械人自主锁定火源 「这种需要人手遥控的(灭火机械人)已经有人在造,因此我们希望造出更智能、更细小,可以进入建筑物内部,自主锁定火源并进行灭火的智能机械人。」黄鑫炎近日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透露,团队自去年起开展研究,目前已经造出原型。透过示范影片所见,当智能机械人巡视期间发现火源,就会自动对准并进行洒水。 他介绍,智能机械人可透过传感器在黑暗和烟雾中自动识别火焰、燃料和人员,不需要人工操作,「我们亦正设计不同方案,例如利用新物料制作,让机械人足以穿越火场,亦可以利用仪器把它吊进去,进行搜寻人员、灭火等工作。」机械人还内置了小型无人机,当遇上它无法进入的狭窄空间,就可释放无人机进入侦测,辅助消防员工作。 「我们还在开发不同模块,有些可以抛射灭火弹,还有一个新的技术,可利用气流将火灭掉。」访问期间,黄鑫炎安排学生拿出一套黑色装置,由他负责拿着一块正在燃烧的透明片,再由学生利用装置对准火源,发射「空气炮」,实现远距离灭火。 原理如吹蜡烛 连射效果更佳 黄鑫炎分享道,团队设计出的「环形涡流炮」可实现在不需要水的情况下,借助强劲的空气涡流进行灭火,「其实原理就跟吹蜡烛一样,但是它可以吹得很远,并且将能量保持住。」 目前在实验室的装置较小,「我们之后会造一个很大的发射装置,一米或两米大,到消防处那边试试它能灭多大的火。」黄鑫炎估算,那样大的装置,约可在十米距离外,灭掉约两米高的火。假如一发「空气炮」无法灭火,那就两发、三发,甚至连发,「发射次数多频密,视乎机械设计得有多巧妙,但愈多次效果肯定愈好。」 谈到「空气炮」的应用场景,黄鑫炎举例指如电网发生火警,「消防人员无法断电,又不能用水去灭,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全新方法,『空气炮』是其中之一。」结合上述的智能机械人使用,长远或有望实现智能机械人以「空气炮」远距离灭火的科幻情节。 不过,黄鑫炎坦言,基于香港法例等各种要求,要将新科技产品用于救援上并非易事,只有在技术极为成熟后才能逐点应用,「这个方向一定是对的,以往一些消防员因为救人而受伤,甚至死亡,『以命换命』情况应该要改善,假如让机器代替执行救人任务的话,会比由人去救来得更好。」

「移動秒錶」人 賽道「關門兔」

「移動秒錶」人 賽道「關門兔」

在马拉松赛事中,有这样一群人:身后系着写着时间的气球或插着一面刀旗,匀速奔跑在马拉松赛道上。他们是马拉松赛事中的配速员(Pacer),有个可爱的别称——「兔子」。而在「兔子」中还有负责比赛结束的「关门兔」,即在计时芯片停止计时前,也就是关门时间前完成比赛的配速员。「我是马拉松比赛中永远的最后一名,永远都是6小时以后完赛的男人。」来自陕西西安的跑步爱好者邢廷佑笑言自己是「跑马拉松比赛最慢的人」,作为一名「关门兔」,他很少有机会在直播镜头中露脸。但在跑手心目中,「关门兔」是在规定时间内完赛的「标尺」。邢廷佑说,「关门兔」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成就别人。◆香港文汇报记者 曾萍广西报道 「今年我已经跑了30场,去了29个城市做『关门兔』。」长期跑步的邢廷佑被晒得皮肤黝黑,曾是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后来爱上了跑步,从跑步发展到跑马拉松比赛只是「水到渠成」。「从马拉松选手到『关门兔』,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做一个合格的关门兔你得放弃追求个人成绩。」邢廷佑说,能带领更多热爱跑步的人完成比赛,带给他的满足感,更胜于自己跑完全程马拉松比赛。「观赛的可能都知道第一名,但是很少有人坚持看到最后,我作为最后一名的『关门兔』也不容易,能成就参赛的跑者完成比赛特别有成就感。」 赛场上的「服务员」 在11月的山东泰安马拉松比赛中,零下4度的天气里跑「关门兔」,对邢廷佑而言是自己「兔子生涯」里一项不小的挑战。「因为我们跑『关门兔』,是按照大会指定的关门时间来配速的,速度慢的话跑起来身体不发热,天气寒冷对配速员而言是一项身体挑战。」邢廷佑说低温对于参赛者也同样并不友好。在比赛过程中,他就遇到一位女跑者,因为寒冷身体有点扛不住,却一直坚持比赛。「我就在配速允许范围内带着她跑了30公里,一直鼓励着她。」虽然最后女跑者因体能达到极限,没能完成全部马拉松行程,但是邢廷佑却对她的坚持印象深刻。「我们做『关门兔』不单单是赛场上的『移动秒表』,而且也是赛场上的『服务员』,在赛制允许的范围内给予鼓励,会很有成就感。」邢廷佑补充道。 「慢下来」享受寂寞 「跑一场6小时15分的『关门兔』,平均配速要在8分53秒。这个速度既不能走,也不能跑太快,大概就是小幅度的摆臂带动小腿,慢慢地『颠』起来,就是这样孤独寂寞地跑在最后面。」邢廷佑戏称自己是「马拉松比赛中最寂寞的男人」,对他而言马拉松比赛跑快并不算太难,然而慢下来却是一种考验。「做一名合格的『关门兔』配速比我们自己跑比赛要慢不少,不仅要慢,还要求匀速,这都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才能完成。」 从马拉松爱好者到专业的「关门兔」,邢廷佑说跑得慢不单需要讲究技巧,最重要的是要「耐得住寂寞」。 在跑甘肃长城嘉峪关马拉松比赛时,邢廷佑和另一名「男兔子」共同完成这场赛事的「关门兔」任务。「在这6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我们两个大老爷们一路畅谈人生、聊着家常,就这样慢慢熬到比赛最后一秒。」邢廷佑说,做「关门兔」不求跑最快成绩,要求的是均衡的速度,所以要增加步频、减小步幅,往往一场马拉松下来,比正常比赛多了上万步,但也正是这种「慢下来」的跑步步调,让他能更好地享受整场马拉松。

懷舊小玩意 凝結時代故事 阮家儀:我想展現童年時的香港

懷舊小玩意 凝結時代故事 阮家儀:我想展現童年時的香港

二战后香港塑胶业不断发展,玩具制造逐渐成为塑胶业的最大范畴。上世纪七十年代,香港曾是世界最大的玩具出口中心,这段历史或许已快被遗忘,但每个人的记忆中,一定有几件熟悉的港产玩具:机械人、洋娃娃、模型车或是公仔钱罂……牵起背后一段童年回忆,也有一段时代故事。香港艺术家阮家仪,是一位收集玩具、收集故事的人,她把收集而来的无数陈旧小物拼砌成立体雕塑,在旋转中光影流转,诉说着艺术家心中最怀念的物与情。 ◆文、摄:香港文汇报记者 黄依江 阮家仪位于观塘的工作室里,收藏着她多年集来的过万件小玩意。最早的收藏是用几个铁皮罐储存的,她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采访油麻地上海街的家庭式旧店铺,在店里她发现了许多「宝藏」,旧物件件背后有故事,玻璃店的镜子见证了台风「温黛」,又见证了天灾物资不足,店铺转卖水桶,后又卖回玻璃和镜框,阮家仪说:「当发现从一个物件可以看到店铺的发展、整条街道的发展,这让我很触动,于是我就开始收藏物件。」 透过旧物件看香港历史 阮家仪创作的装置《登陆何处》今年在香港艺术馆展出,作品上聚集着鳞次栉比的怀旧物件,有梳子、镜子、直尺、茶叶罐、奶樽、积木、珠子……出人意料的是,它们在墙身上投射出流光溢彩的景致,竟然是有今有昔、有建筑有人的香港。「这件作品在香港艺术馆开箱时,有很多工作人员围观,他们都已经上了年纪,但从中认出了很多他们见过、玩过、用过的东西。」阮家仪说,在她找到这些物件的时候,都好像找到香港曾经的一段历史和故事,像是拼图的碎片,不同年代的产物中,也可以看到和历史息息相关的变化。 一切创作的起源,都是来自于阮家仪觉得自己不够了解香港:「实习时我认识了一位来自澳洲的画廊老板,他在我出生的年代来港,跟我讨论太古糖厂,而我竟然不知道这地方的历史,我的认知中只有太古城。这让我觉得诧异,我怎可以连自己出生长大的城市都不认识呢?」于是她开始在旧物件的收藏中,和不同的卖家聊天,听他们说物件的来历,背后的故事,从小小物件看出去,彷佛万花筒般的历史尽在眼前。 从家庭往事到时代故事 阮家仪的不少藏品,购于本地屋邨的旧文具玩具店铺,她总喜欢找店主聊过去的事:「但要买多几次东西他们才会信任你,所以我总是好像『三顾茅庐』一般。」阮家仪笑言。一间光顾多次的黄竹坑屋邨商场里的文具店,阮家仪在商场重建前夕再度拜访,店主才敞开心扉谈起店铺历史:「其实那间铺原本是五金店,店主婚后希望太太也可以帮手顾店,所以就转做文具铺。当时黄竹坑的制造业大部分厂已搬去内地,但许多产品仍是在香港包装,因此他们最初也不只是卖文具,还会提供包装和Label给客户。直到90年厂方彻底撤出黄竹坑,才开始只卖文具。」一间店铺的转变背后,既是家庭的往事,也涵盖了香港制造业的的历史。 阮家仪也感慨,随着连锁店铺的增多,人们再也不必为了买一件物品跨区去寻找。「没有了小店,也没有了想念与寄托,那么人对于城市的归属感又从何而来呢?」在她的作品里,她用琳琅满目、缤纷多彩的昔日物件,打破了香港的工整和同一性:「我有时会想问,香港是否需要这样工整呢?一个城市太工整,就会失去它的特色。」她想透过作品,展现她小时候的那个香港。 最想念童年的人情味 除了寻宝得到的东西,阮家仪也见到一些铺头保留了往日的人情味,这些都令她很想继续去收集旧物件。「现在的屋邨仍会有家长把小朋友寄存在屋邨店铺然后去买菜,像我小时候那样。这种充满人情味的氛围,始终是最令我感到安全,最能够安慰到我的氛围。」阮家仪说。 而她作品的创作,也离不开那些充满人情味的人们。「我作品里用的亚克力胶,一直是来自新填地街相熟的一位张师傅,他令我更加喜欢跟人聊天。我经常在深水埗和旺角扫完玩具,就在他那里叹冷气等车,他叫我帮他看铺,这种信任让人很舒服。」 新作《鸽舍》讲述城市管理者与市民关系 阮家仪近期完成一件名为《鸽舍》的新作,装置内有很多是训练雀仔的物件,如雀仔玩具、脚环、喂食工具、计时表等,灵感来自十年前观塘市中心重建时拆除的香港最后一个赛鸽舍。「训鸽人每日要载鸽子去到沙头角,然后它们自己再飞回来,有访问者问训鸽人,你养鸽子开不开心?训鸽人却说:我每次放飞看到它们在天空自由翱翔,我觉得它们很开心。」阮家仪受感于这个有少少矛盾的答案,以及训鸽人与鸽子之间的关系,因而创作了这件作品:「我觉得这与城市管理有点像,城市之中的人开不开心,和城市管理者认为市民开不开心,是两回事。城市之中的人与城市管理者,就好像白鸽与训鸽人之间的关系。」 「香港制造」见证历史 阮家仪的收藏品产于1940至1980年,细看物件类型和上面的标记,香港的历史也跃然而出。40至50年代,她收藏的是牙刷:「战后物资紧缺,玩具业还未兴起,塑胶业主要生产日常用品。那时香港无人知,所以牙刷上印的是British Empire Made。」50至60年代,玩具业方兴未艾,收藏的种类也纷呈,有塑料鸭仔、扮煮饭仔的各类玩具等,阮家仪说:「那时产的一套茶杯玩具,每只杯、碟上都写着Hong Kong,强调香港制造,我感觉是因为50年代前压抑了太久,当可以标记产地本名,人们都为香港制造而感到骄傲。」这阶段的玩具有着半机械半人手制作的瑕疵痕迹,而到70至80年代,全机械制造开始普及,瑕疵变少了,玩具也更加坚固耐用。...

豪华邮轮爆不明疾病 逾百人上吐下泻

豪华邮轮爆不明疾病 逾百人上吐下泻

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CDC)指出,冠达邮轮“维多利亚女王号”自上月22日从佛州出发以来,已有超过100多名乘客和船员通报胃肠道疾病。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CDC透露,邮轮上有139人,包括123名乘客和16名船员,出现腹泻和呕吐的胃肠道症状。 根据了解,邮轮公司已加强清洁和消毒程序,并已隔离有症状的乘客与船员。根据报告,疾病原因尚不清楚。 这艘载有1824名乘客和867名船员的维多利亚女王号,上月22日从佛州罗岱堡出发,沿途靠荷属阿鲁巴、危地马拉、旧金山,航段设计本月12日结束。 冠达邮轮向CNN发布声称,冠达邮轮证实,维多利亚女王号有少数乘客报告出现胃肠道疾病症状。他们马上启动应对措施,确保邮轮上所有人健康。

3中国人飞台“寻求庇护” 被遣送回出发地吉隆坡

3中国人飞台“寻求庇护” 被遣送回出发地吉隆坡

自由亚洲电台报导,先前逃离中国前往泰国的3名中国公民从马来西亚吉隆坡机场搭机于1月30日抵达台北松山机场寻求庇护,希望台湾同意他们停留直到前往第三地,但台湾移民署表示,转机旅客未依规定且不具备入境有效签证或许可,依法在周四送回原先的出发地,即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 《自由亚洲电台》报道指出,这三人担心如果返回北京就会被捕,因此计划向台湾政府寻求援助以移居第3国。 报导指出,来自蒙古的52岁男子田永德,以及来自广西的母子档53岁的韦亚妮和17岁的黄星星,在去年11月分别从中国逃到泰国首都曼谷,3人也在当地相识,并取得联合国临时难民卡。直至今年1月30日,3人又相约搭乘从吉隆坡出发的航班飞到台湾桃园机场,同时也买了台湾时间周三(31日)下午飞往北京航班的机票。 田永德1月30日晚间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也表示,他们3人正准备通过桃园机场的安全检查站,以便留在台湾。由于近期有中国难民在泰国遭到羁押,田永德因此毅然决然离开泰国,“我希望台湾政府给我一些时间在这里等待,台湾以高素质著称,在台湾等待美国签证是安全有保障的。”据悉,这3名大陆异议人士的最终目标分别是赴美国及荷兰寻求政治庇护。 田永德声称,他自2005年拜访前中国国务院总理赵紫阳的住家后,中共当局便开始监视他,“我在2009年和2011年2度因‘颠覆国家政权罪’被捕”。据悉,赵紫阳在1989年天安门事件后被赶下台,并被软禁长达16年。韦亚妮则宣称,她和朋友因为争取基本权利而在中国4度入狱,被关押了10年。她告诉《自由亚洲电台》,中共当局指责她犯下“寻衅滋事罪”和“颠覆国家政权罪”。 另《中央社》也援引马来西亚一名不具名的难民事务志工的说法称,田永德的难民证件发放单位是联合国难民署泰国办事处,而非马来西亚办事处,因此他留在大马的机会很小。 台湾内政部移民署国境事务大队周二也证实,在相关人员的陪同下,3人已经在1日上午搭乘长荣航空班机送回吉隆坡,执行过程顺利。国境事务大队解释,外来旅客来台转机,应依原定航程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如果没有前往下一个目的地,且未具备入境的有效签证或许可者,依国际航空惯例及现有法令就遣返回上一个航点。

中官员阻村民办满月酒 率队往食物狂撒盐

中官员阻村民办满月酒 率队往食物狂撒盐

中国在农村推动“移风易俗,劝阻滥办酒席”,再传粗暴执法。近日在贵州毕节市威宁县,有村民办满月酒,当地副镇长得知后,率队冲入餐厅阻止,多人持盐巴一包一包往食物洒下去。影片流出后,引发热议。 社群影片显示,大批配戴识别证的执法人员进入餐厅,拿出一包一包的盐巴往桌上的菜肴洒下去;他们还进入厨房,把蒸笼一个一个放到地上,然后开始倒盐巴,显然是早有准备,藉破坏酒席食物以达到警惕效果。 影片流出后,立刻在国内社媒引发热议,许多网友怒斥,不让办酒席可以,此举太浪费食物。 与此同时,网路又流出一段影片,显示贵州官员前往取缔民众办酒席,其中参加的3名中共党员被当场告知提报纪委论处,然后要求酒席主人当场把收来的礼金一一退还给参加的民众。 公开资讯显示,毕节市多年来持续严打滥办酒席,强调坚决抵制巧立名目、借机敛财的酒席,因而多次发生官民冲突闹上新闻。 威宁县近日发布“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倡议书,明确要求“崇尚节俭、婚事新办”;“厚养薄葬、丧事简办”;“弘扬新风、余事不办”,也就是只能从简举办红白事的酒席,其他一律禁办。 引发轩然大波后,威宁县政府新闻办公室昨天通报,1月30日,县里小海镇某饭店有村民为孩子举办剃头酒(满月酒)。闻讯后,小海镇副镇长赵某带领镇村相关工作人员前往劝阻,过程中“沟通不畅”,发生往食物中撒盐的“不当行为”。 通报指出,小海镇党委政府对此事高度重视,已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并要求作出深刻检讨。相关人员已于1月31日向村民致歉,并获得谅解。下一步,县将切实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引导民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传苹果iOS 18大改版 库克:将公开新AI功能

传苹果iOS 18大改版 库克:将公开新AI功能

三星今年发表全新旗舰手机Galaxy S24 系列外,也推出人工智能助理Galaxy AI ,竞争对手苹果(Apple)何时推出AI功能备受瞩目;苹果执行长库克表示,将继续投资包括AI等新技术,并将于今年稍晚“分享在AI领域进行的细节”,意味6月的2024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不仅将发表新版作业系统iOS 18,手机还可能具备AI功能。 据了解,苹果的语音助理Siri不断被笑原地踏步,因此苹果这次有望利用生成式AI大语言模型推出全新“Siri 2.0”。此外,也传出iPhone作业系统将加入AI功能,包括智能回覆简讯、Apple Music中的播放清单推荐等。 苹果在产品中有使用AI,但尚未推出类似Open AI的ChatGPT或谷歌(Google)的Bard等生成式AI,根据先前资讯,苹果每年预计耗资10亿美元(约47.2亿令吉)开发生成式AI产品,盼将技术与Siri、Messages及Apple Music等应用程式整合。

韩媒:富豪躲遗产税 选择移居新加坡

韩媒:富豪躲遗产税 选择移居新加坡

韩国遗产税税率排全球前列,且遗产税负担还在日益加重,不少韩国富豪为此移居新加坡以避免支付高昂的税金。 韩国规定,如果继承的资产来自一家公司最大的股东,那么遗产税税率将会进一步提高,甚至达60%。《韩国经济》报道称,三星集团前会长李健熙去世后,三星继承人需要缴纳的遗产税从2021年的4.9131亿韩元上涨至2022年的7.2万亿韩元。 愈发沉重的遗产税负担之下,越来越多韩国富人搬去新加坡。该国于2008年取消了遗产税,对于很多富人而言,新加坡是“亚洲最大的避税天堂”。 《韩国经济》报道称,由于新加坡对在海外赚取的收入不征税,因此对于企业退休高管和拥有一定资产的韩国人来说,新加坡是继续增加财富的最佳地点。原本在韩国经营着一家中型企业的老板对《韩国经济》表示,他把公司卖给了一家私募股权基金公司后,携家人到新加坡定居,现在他又在新加坡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并通过一家全球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自己的财富。 韩国白手起家的年轻富豪们也涌向新加坡。他们通过投资虚拟货币和股票积累了财富,更懂得如何管理资产和避税。一名靠投资虚拟货币在11年间将资产增加了500多倍的30岁出头的韩国新富豪对《韩国经济》说道:“真的有必要在有那么多规定的韩国做生意吗?”

灵堂前大跳“科目三” 网民讥讽变“磕墓三”

灵堂前大跳“科目三” 网民讥讽变“磕墓三”

抖音神曲“科目三”红遍全球,许多民众争相模仿舞蹈掀起一阵热潮,不过近日发现有民众竟在灵堂前跳科目三,引起网民热议。 据网上视频,有人在灵堂、坟墓前播著音乐开跳科目三给过世的亲属观赏,一名大爷腰间系著孝布、头戴孝帽,在灵堂前跳起科目三,引起许多身穿丧服的人围观。 视频广传后,引起许多网民议论纷纷,有网友认为十分荒唐,怒斥这些行径伤风败俗,也有网友戏称,这下“科目三” 成了“磕墓三”。 除了服丧中的大爷跳科目三以外,也有几名年轻人在长辈的坟墓前扫墓时,在墓前站起队形大跳科目三,一旁的中壮年亲属则一边笑著观看、一边拿手机拍下画面,其他亲属则在一旁笑著录影。 年强人在扫墓时跳科目三,身边亲戚边笑边拍摄。(取自世界新闻网) 视频流传后,许多网友都认为不妥,直批行为伤风败俗,也有网友质疑该名大爷是刻意要炒作话题,“在灵堂面前跳科目三,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吧?”。甚至有网友怒呛:“科目三能不能滚出中国?” 另有网友戏称,这下科目三好似成了招魂舞,“科目三都变磕墓三了。” 不过也有网友留言说道,影片中的大爷都戴孝了,应该是喜丧吧,“长寿死的,所以值得庆祝,唱跳也没什么”。

Page 98 of 2641 1 97 98 99 2,641

广州Direct

澳门“五一”假期入境旅客逾60万人,八成旅客来自内地

2024年“五一”假期(5月1日至5月5日),内地游客带旺澳门旅游。据澳门特区政府6日发布的初步统计资料,“五一”期间澳门的入境总旅客有约60.5万人次,与去年劳动节(2023年)日均相比上升23.2%。其中,有八成旅客来自内地。 据了解,澳门在“五一”假期共接待了约60.5万人次旅客,日均12.1万人次,其中5月3日的访澳旅客15.4万人次,是本次假期录得的最高单日入境人次,与去年劳动节(2023年)日均相比上升23.2%。而入境旅客中,内地旅客有48.7万人次,香港旅客有7.8万人次,台湾地区旅客有0.8万人次,国际旅客有3.2万人次。 据业界提供的资料显示,“五一”假期澳门酒店业场所的平均入住率为89.2%,较去年劳动节假期上升4.5个百分点。当中5月2日的入住率最高,达95.1%。 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局长文绮华表示,受暴雨影响,旅客虽未达预期的日均13万人次,但在新措施下,旅游业界可以推出更多两地联游的新产品,丰富旅游市场,令旅客有更多选择,去不同澳门景点参观消费。据了解,旅游局积极部署及开展宣传攻势,除了通过不同方式加强线上线下推广多元“旅游+”,还推出各项优惠,全力拓展客源。

横琴“五一”迎客逾25.5万人次,口岸单日客流再创新高

游园、逛街、聚餐、购物……随着假期落下帷幕,记者6日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经济发展局获悉,“五一”假期(5月1日至5月5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共接待游客逾25.5万人次。 口岸单日客流突破8.6万人次刷新纪录 刚刚结束的长假,跨境游依然火热。根据横琴边检站公布的数据,横琴口岸“五一”期间多次刷新口岸开通以来单日客流纪录。 数据显示,5月2日和5月3日两天,经横琴口岸出入境客流超17万人次,车辆超1.2万辆次,分别同比增长72.2%、13.9%,连续两天出入境双向客流均超过4万人次。其中5月3日,横琴口岸单日出入境客流突破8.6万人次,这也是今年以来口岸第三次刷新纪录。 此外,口岸随车人员验放厅正式启用后,乘坐小客车出入境的旅客数量快速上升。经随车人员验放厅出入境的旅客已从开通之初的日均约800人次攀升至近期的近3000人次,单日最高超4000人次,且该数据还在持续上升。 在大批港澳游客及内地旅客的带动下,横琴客运码头假期前段人流量也有所增长。5月1日至5日,横琴客运码头共接待进出港游客约3.1万人次。 景区推出节日活动迎来客流高峰 和家人同游主题乐园,带朋友打卡合作区自然风光美景……这个长假,在横琴多个主题乐园、景区,依然能看到大批前来打卡的游客。 “五一”期间,珠海长隆推出多项主题活动,猛犸机甲、花车巡游、烟花秀等人气节目持续上演,营造节日氛围。在长隆海洋王国,游客能在曾获五项吉尼斯纪录的鲸鲨馆看珍稀鱼类在身边游曳,在全球最大的室内乐园长隆宇宙飞船,游客则能获得自然科学探索的机会。除此之外,长隆横琴湾酒店水世界也全面开园,水世界分为室内、室外两大区域,总共超33200平方米。 横琴星乐度·露营小镇在这个“五一”假期同样有“大动作”:“稻草人王国”空降园区,来自全国各地的自然艺术装置进驻,“野人部落”、嘉年华演艺、小丑巡游等精彩演艺也在园内轮番上演,吸引市民游客的目光。 公共空间方面,本次“五一”小长假,花海长廊结合劳动节主题,打造海堤市集活动,推出车尾箱美食摊位、游戏互动等丰富内容。据合作区行政事务局透露,假期第三日,花海长廊、天沐河赛艇公园、小横琴山步道、芒洲湿地公园、横琴国家湿地公园(二井湾)等公共生态空间均迎来人流量高峰,单日接待游客数总量超过同期水平。 餐饮门店整体实现约三成客流增长 受不稳定的天气影响,室内游玩成为这个假期游客们的热门选择。连日来,横琴创新方内人流如织,生蚝、粤式酒家、潮汕牛肉火锅……特色餐饮门店排队火爆。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迎接港澳乃至全国游客,创新方还设置了多条免费穿梭巴士线路供游客往来。 购物中心励骏庞都广场则开展了五月主题活动,通过DIY·古法造纸、植物拓染包包活动等,让市民游客感受非遗传统文化的魅力。长假前两日,在商场还能观赏到脱口秀表演。统计数据显示,长假期间,励骏庞都广场入场游客日均达7000—12000余人次,高峰期较平日增长近四成。 横琴中央汇同样为这个假期打造了不少创意活动,例如抽奖、现场演唱+点歌互动、“摆烂”市集、“摸鱼茶水间”等,吸引不少游客参与。据合作区行政事务局透露,假期前三天,中央汇内大部分餐饮门店客流量实现了翻倍增长。 “‘五一’期间,区内大部分酒店入住率颇高,而餐饮方面,区内门店整体实现约三成客流增长,可见在天气影响下,合作区文旅市场和消费市场仍保持了一定势头。”合作区餐饮行业协会会长贾瑞明说。

原创歌剧《马可·波罗》复排重演,近200名中外友人齐聚“欢朋满粤”活动畅谈中外文明交流

5月3日-4日,歌剧《马可·波罗》登陆广州大剧院,“重启”马可·波罗的故事。这部由中文演唱的三幕歌剧,跨越山河,让广大观众得以触摸历史,续写中意友谊。 马可·波罗在13世纪出生于意大利,曾随父亲、叔叔来到中国,其游历著作——《马可·波罗游记》详细介绍了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在西方掀起了历史上第一次“中国热”。 歌剧秉承和而不同理念感动各国观众 歌剧《马可·波罗》是东西方携手合作、中西文化融合的成果。该剧主创主演团队来自世界各地,由中国当代诗人韦锦编剧,德国作曲家协会会长恩约特·施耐德作曲,2018年在广州大剧院首演由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前歌剧总监卡斯帕·霍尔滕执导,随后到访泉州,并回到“家乡”意大利演出,引发世界各地高度关注。 今年是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也是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歌剧《马可·波罗》载誉归来,由中国中央歌剧院导演施晶芙复排。长居广东的意大利编剧、制片人、导演、演员Gianluca Zoppa在观演后表示,歌剧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中西文化元素的融合,“这部剧讲的是马可·波罗在中国的行记,对西方观众来说是具有非常吸引力的题材。这部剧从故事、音乐到服饰、舞美,不仅符合西方观众的审美,也打开了他们对东方的想象。” 剧中不少唱词意味隽永,如“自己幸福不导致他人厄运,自家宫殿不赶走他人房檐……”等都令人印象深刻。“全剧表面看似无法改变彼此,但实际上文明形态在交流碰撞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交融。”韦锦解释称,我们希望这部剧就是能秉持开放包容、和而不同理念,一道为中意民间友好与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中国观众Tracy与委内瑞拉籍男友Rei观演后感触特别深:“表面上看是以马克·波罗与传云的感情故事为线索讲述两个朝代的更替,但实际上也就是‘南人’‘北人’‘胡人’‘汉人’等不同文化的碰撞”,Tracy说,这个歌剧也映照了她和男友的交往故事,代入感很强,因此也引发了更深的思考和共鸣。 如遇马可·波罗会建议他探索大湾区 4日晚上,歌剧开演前,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今日广东国际传播中心(GDToday)主办的“欢朋满粤——遇‘鉴’马可·波罗分享沙龙”在广州大剧院举行。作为歌剧《马可·波罗》复排的配套活动,邀请近200位来自29个国家驻穗总领事馆及商会代表、中外友人畅谈中外文化交流故事,互鉴中外文明。 沙龙展出了意大利知名画家桑德罗·特劳蒂的著名画作《马可·波罗的遐想》及广东艺术家王绍强先生正在意大利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作品。多位来自中意两国的代表分享了对马可·波罗、中意交流合作的看法。 “中意两国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文化领域的交往合作必将增进中意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意大利驻广州总领事德派罗在接受GDToday记者采访时表示,歌剧《马可·波罗》及“欢朋满粤”活动让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国家的人们欢聚一堂,共同讲述马可·波罗这位传奇人物的故事,能有效助推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互鉴。 中国意大利商会董事会成员Alessandro Lamantia告诉GDToday记者,《马可·波罗》歌剧与分享沙龙的成功举办,将成为中意文化交流的亮丽篇章,也必将会在广东外国人社区产生共鸣。Alessandro三年前搬来广州定居,在他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在高新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展现了十足的活力,“如果我今天有机会见到马可·波罗,我会建议他多多探索粤港澳大湾区,感受这里辐射全球的改革和创新”。 广东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自古以来一直是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镇。歌剧《马克·波罗》复演期间,“欢朋满粤——遇‘鉴’马可·波罗非遗作品展览”同步在广州大剧院展出。展览通过追随马可·波罗足迹,精选30多件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彩”和“广绣”艺术作品及其现代文创产品,进行展示,从一个侧面展现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穿越700年,中意艺术家共鉴“马可·波罗的遐想”

2024年是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中国元朝时期,这位意大利旅行家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所见所闻,成为了西方世界了解神秘东方的一扇窗,所产生的影响延续至今。4月29日,GDToday记者在广州市雷小洲工作室专访了广州美术学院城市学院原院长、中意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雷小洲教授,他介绍了意大利油画家桑德罗·特劳蒂在新世纪如何通过艺术创作与交流“体悟”马可·波罗的印象中国。据悉,由雷小洲教授策展的桑德罗·特劳蒂《马可·波罗的遐想》系列油画将于5月4日在广州大剧院展出。 雷小洲教授观看特劳蒂视频。GDToday记者 邓颖恒 摄 连续十多年每年跨国执教史无前例 2005年,广州美术学院希望能寻找欧洲美术学院教授来穗,教授欧洲油画艺术。学院的一位老师赴德国、比利时、法国苦苦寻觅合适的教授,但一无所获。后来偶然机会,他通过朋友介绍知晓特劳蒂,发现特劳蒂绘画,其传统油画技法与油画艺术的现代表达,非常适合于中国美术教学。是年,特劳蒂受邀来到广州美院。雷小洲与特劳蒂虽同在一所学校,却无交集。 雷小洲与特劳蒂相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县。2007年,雷老师在广州美院担任油画系第一工作室教师,带学生到广西三江下乡写生。特劳蒂在中央美院教书,正巧下乡在三江县的另外一个村镇里。到三江后,雷老师看到特劳蒂与学生一起画的作品,看他现场写生。雷老师带领写生团队离开时,特劳蒂要跟随雷老师的车下山,他待的时间久,身体欠佳,希望调养。通过这一次,雷小洲与特劳蒂相交于深山。    从2007年在广西三江会面到2010年始每年邀请特劳蒂到广州美院任教,雷老师与特劳蒂相互交往一直延续十几年。雷老师坦言,从时间跨度上讲,在中国美术教育史上没有先例,十分难得。   雷小洲教授与特劳蒂合影。受访者供图 马可·波罗也是中意艺术交流的一把钥匙 特劳蒂出生在海边,在意大利马尔凯地区,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拉斐尔的故乡,也是将油画带入中国的传教士利玛窦的家乡。拉斐尔与利玛窦影响了幼时的特劳蒂。他有时会问,早上看到的太阳为何从东方升起?为什么不能从西方出来?太阳从地平线出来,由此激发特劳蒂的好奇心,想要探寻神秘的东方国度。从小特劳蒂就对东方有一种马可·波罗式的向往。    2015年,特劳蒂开始创作《马可·波罗的遐想》系列。通过大量阅读中国典籍与经典小说,包括《道德经》《红楼梦》《西游记》,最后他将眼中的中国,辅以西方油画技法呈现出来。其中一幅主要以桥梁从左到右构成画面,罗马式穹顶与中国绿竹两个象征符号点缀其中。 雷老师介绍,特劳蒂艺术风格的真正转变是来到中国以后,特别是在2016年。那时,雷老师带他去西安博物馆,看到中国唐代墓室壁画后,特劳蒂彻夜失眠,完全被征服。他亲眼看到东方中国传说的神秘,在壁画面前一览无余。这就是他梦想中东方艺术的表达。   特劳蒂一直在思考,现在西方艺术如何发展,如何发展得更好。必须要与地球的另一端,也就是东方要寻找资源,寻找它的优质部分与西方艺术结合,这样才有可能创造一种新的绘画,新的可能。特劳蒂思考的核心问题,就是东西方如何建立这种桥梁,而《马可·波罗的遐想》就是他的亲身实践。       特劳蒂画作《马可·波罗的遐想》系列之一。GDToday记者 邓颖恒 摄 盼沿马可·波罗足迹率中国艺术家驾车赴意...

琴澳多面睇|旅游业大利好!官方解读琴澳“团进团出”新政

4月29日下午,内地居民参与琴澳旅游团便利措施若干条文讲解会在横琴举办,为澳琴旅行社和会展业界解读政策的意义、内容及亮点。 旅游期内可在澳琴多次往返 合作区执委会副主任苏崑表示,2023年,横琴主要景区游客量达1163.58万人次,同比增长341.48%,而随着横琴口岸通关便利不断提高,澳琴两地人员来往更加密切。此次政策的发布,将有利于促进澳琴旅客资源共享和促进澳琴间旅游资源互补、错位发展、互利共赢。接下来,合作区将立足澳琴旅游资源各自优势,加快构建“一程多站、综合运营、联动拓展”跨境旅游产业链,用足用好“团进团出”政策,更好地发挥澳琴叠加效应,推动高水平建设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支持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建设。 会上,合作区经济发展局文旅会展商贸处处长林衍杰详细介绍政策内容。他提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关于琴澳旅游团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中明确,内地居民参加“琴澳旅游团”可由内地任何一个口岸启程前往澳门,旅游期间可在澳门与横琴两地多次往返。而配套发布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关于琴澳旅游团经办旅行社资质认定办法(试行)》则进一步明确从事“琴澳旅游团”经营业务的组团旅行社资质认定的标准、程序及监督管理等事宜。 有旅行社代表表示,将结合此次政策发布的内容,推出澳琴联游路线。例如,白天在澳门旅游,晚上在横琴酒店过夜,第二天到横琴的景点游玩等等,设计丰富多样的旅游线路,增强旅客们在澳琴旅游的体验感。 多重利好赋能澳琴旅游升级 互动交流环节,合作区经济发展局代表围绕与会企业提问作出回答。合作区经济发展局代表表示,此次便利措施的发布将为澳琴旅游消费带来多重利好。 签注“全国通办”,优化办理流程激发旅游消费活力。该政策明确了内地居民在报名参团成功后,可凭确认短信到全国任一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窗口,办理往来港澳通行证及团队旅游签注(标注“琴澳旅游”),进一步优化了签注办理流程,实现签注“全国通办”。组团旅行社在官方申报平台提交申办材料并通过审核后,系统将自动、及时向参团旅客定向发送确认短信。这一系列创新措施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办理签注的效率性和便利性,也有助于激发内地居民赴澳琴旅游的热情,从而提升旅游消费活力。 扩大客源市场,助力打造“琴澳联游”品牌和“一程多站”精品线路。以“团进团出”多次往返琴澳的形式增添旅游便利和频次,为游客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旅游选择。“琴澳旅游团”可以根据旅客的喜好和需求,结合两地各具特色的人文历史、自然生态、美食体验、盛事活动等元素,自由制定不同主题的旅游行程和线路。这一举措进一步推动区域内旅游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加快打造“琴澳联游”“一程多站”精品旅游产品。 促进旅游及相关产业链发展,推进“一会展两地”创新模式的落地见效。此次政策的发布,进一步便利参展人员往返澳琴两地参与“一会展两地”的会展展览,贯彻落实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中关于便利会展工作人员、专业参展人员和持有展会票务证明的境内外旅客多次出入境的要求。有关人员可通过“琴澳旅游团”前往澳门,在规定时间内多次往返澳琴,满足参展企业和人士的需求,充分推进“一会展两地”创新模式有效落地,助力澳琴两地开展商贸交流,促进实现澳琴会展资源互通共享以及文旅产业多元发展。 促进澳琴多行业协同发展,提升对中长线旅客的吸引力。出入境流程的便利,将有助于旅客提升旅游体验感,更深入地探索澳门和横琴的风土人情,参与更多的旅游项目和活动,同时促进旅游业、餐饮业、酒店业、零售业、运输业等多行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探索旅游+医疗、旅游+演艺、旅游+会展等产业建设,共同扩大旅游承载力。过去中长线旅客往返珠海及澳门,考虑成本及航班等限制,行程较单一,此次政策的发布,便于旅客在同一次行程上有更灵活的设计空间,进一步提升澳琴两地对旅客的吸引力。 业界热议政策有利旅游业发展 政策发布后,在澳琴旅游业界引起了热烈讨论。 澳门立法会议员、澳门旅游商会理事长张健中表示,便民利企出入境管理六项政策措施,包括允许参加“琴澳旅游团”人员多次往返琴澳,在澳门旅游业界引起了非常积极的反响,业界对政策的实施是充满期待的,有利于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澳琴同城化旅游的建设,带动澳门旅游业的发展,显著提升澳门旅游活动空间及旅游体验。此次政策的发布,有利于增加澳门的旅游活动空间,提高旅游吸引力,带动客房餐饮景区等众多产品更加丰富多元。例如,在住宿产品方面,有利于增加澳门和横琴的酒店合作,从而让住宿的品类有更多的选择性和创新空间。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会展业协会会长、澳门会展旅游业协会会长何海明表示,今年澳门举办国际会议的数量相当多,例如国际的学术会议,以往都是八九天的学术会议,而便民利企出入境管理六项政策措施的出台,有利于澳门竞投更多的国际会议,政策的出台则有利于内地的学者来澳门参会。 为有效落实相关措施及配套政策,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李子蔚说,有关部门会加强行业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旅游服务,既充分发挥便利措施的优势,也切实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携手业界共同推动澳琴旅游经济良好、健康、稳定发展。

琴澳多面睇|琴澳融合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启动

4月29日,“广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琴澳融合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启动仪式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横琴合作区”)举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将有利于创新性推进琴澳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具有横琴特色的琴澳融合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标准体系。 在活动现场,“广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琴澳融合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正式揭牌,标志着试点项目正式启动。试点项目计划实行时间为2年,自2024年1月至2025年12月,重点打造健康评估、生活照料、助餐配餐、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安全援助、辅具推广、转介服务、义工服务、护老者支援等核心服务规范;丰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类型,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建设、运营标准,明确服务项目检查和评比要求,完善各项服务、管理、技术等标准规范。 横琴合作区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吴子健表示,落实试点项目工作,一要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养老服务经验和做法。充分利用开展试点工作的契机,学习借鉴境内外先进地区的经验和成熟做法,发挥横琴合作区独一无二的比较优势,大胆探索,稳步推进,务求实效,透过试点工作切实提升横琴合作区长者的获得感。二要突出琴澳融合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的特色亮点。以试点工作为抓手,有效促进琴澳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方面的规则衔接。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探索试点工作在“澳门新街坊”项目落地落实,以点带面促进琴澳民生深度融合,着力为建设便利澳门居民就业生活的新家园增色添彩。三要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养老服务的“横琴样本”。紧紧抓住试点机遇,建设高质量、高水平、高品质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养老服务的“横琴样本”。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对接澳门养老服务标准及规范,构建多元化的长者照顾服务体系,建设医养结合服务设施。”为推进琴澳养老服务标准及规范的融合发展,横琴合作区民生事务局联合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广东办事处、珠海市慈爱社会服务院申报“广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琴澳融合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并于2024年1月获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立项,进一步推动探索构建琴澳融合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标准体系。 据了解,横琴合作区现有4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服务站按照“家庭照顾,原居安老;积极参与,跃动耆年”的长者服务理念,为居住在横琴合作区的琴澳长者提供具有鲜明澳门特色的专业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主要包括康复理疗、个案管理、安全评估、长者赋能、助餐配餐、护老者支援服务等,并根据长者身体能力评估结果,为特殊困难长者精准提供生活照料、个人照料、健康保健、精神慰藉、家庭支持和紧急救援等6类家居照顾及支援服务,积极协助澳门长者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生活。横琴合作区成立以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站为长者提供服务316939人次,其中服务澳门长者12770人次;享受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长者登记人数累计1302人,其中澳门长者110人。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Add New Play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