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dmin

sadmin

滩涂上的小舟——爬獭

滩涂上的小舟——爬獭

连江马鼻海边沿岸,随处都可以见到一种小船,退潮时,可以在滩涂上爬行;涨潮时,可以在水上行进。这种小船,马鼻人称之为“獭”,又称“獭仔”,或者“爬獭”。 爬獭的构造十分简单,船面为方形框,主体由几块薄木板,呈凹形拼连起来,底部略显弧状,前头65°斜出,船尾是平的,四周用木条加固。传统做爬獭的木料,都选用杉木。杉木重量轻,浮力强,加工简单。马鼻又是杉木产地,取料十分方便。 历史上马鼻造船业极为发达,其中很早就有爬獭产品。《马鼻镇志》记载:“马鼻濒海,海上捕捞,滩涂作业,以及运输,都离不开土橇、扒獭、舢板、木帆船等。因此,造船业在马鼻属于历史悠久的行业”。马鼻先人发现爬獭,是长年滩涂劳作的产物。马鼻的沿海,全部是内海湾,退潮时,一片滩涂,宽大广袤,至今马鼻滩涂尚有近十万亩。 马鼻滩涂资源丰富,有300余种的滩涂生物,而海蛎、乌鲶、苔菜等,尤其丰富。为了生存,马鼻人世代耕耘在这片滩涂上。但马鼻的滩涂,是纯泥的,底下几十米都没有沙。在滩涂上劳作,一脚下去,泥土近膝,人在上面行走,很快就会精疲力尽,更别说手提肩挑。 于是,人们便开始寻找替代工具。最早找到的,是“代肩工具”,就是用稍稍翘首的薄木板,将滩涂上的收获品,放在木板上,前头加绳子,人在前头拉。有了拉板,肩的负担是减了,但腿脚的负担却加重了。因此,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土橇便应运而生,以土橇作为滩涂代步工具,得到滩涂劳作的人们广泛采用。 但是,尽管在滩涂上土橇滑行,有如地上疾走的骏马,可到底土橇的底盘只有一块板,承载量最多只有五六十斤,远远满足不了滩涂生产运载的需要。据说,在后来的生产劳动中,马鼻先人从獭的身上,获得灵感,发明了这种微型的小舟,并命名为“獭”,俗称“爬獭”。爬獭重量轻,空船可在滩涂上滑行。在水上航行,满载可达四五百斤。从此,在马鼻这片广袤的滩涂上,用以作“代步”“代肩”工具的,小的是土橇,大的就是这种爬獭。 爬獭的制造工艺十分简单,从市场上买回杉木材料,头尾径相近的,剥去皮,锯成厚度为2至3厘米的薄板,双面刨光后,按设计截下一块块部件,再用竹钉拼装,接着在拼装的板间的缝隙,塞上竹丝,最后封上“灰泥”,以防漏水。一只爬獭,如果两个师傅一起制作,三两天就可以完成。 小小的爬獭,在宽阔的马鼻长滩上,虽然可以任意驰骋,但也讲究驾驭技巧。爬獭的驾驭手段主要有三种,一是“滑”;二是“推”;三是“撑”。“滑”就是在滩涂上,像土橇一样滑行。“推”就是人在爬獭后推行;“撑”就是在水面上用竹篙撑行。但是,无论是滑,还是推,或是撑,驾驭爬獭行走,都讲究技巧。 滑行时,必须侧着船,因为船舷高,不侧下来,腿脚就着不到滩泥,因而无法蹬踢。侧下来让船舷着地,船体与滩涂的接触面变小,可以减少摩擦阻力。同时,想滑行,还要选土橇走过的轨迹,特别是有少量积水的道,以减轻阻力。推行时,一般爬獭上都是满载的,必须选在涨潮或退潮时,在潮头,让船处于半浮状态,推行起来比较省力。撑行时,一般都在涨潮或退潮的水面,或者滩涂里的小河沟里,选浅水区,让竹篙“够底”,这样撑起来使得上力,船行的速度才会快。但是,真正的爬獭驾驭高手,加只木桨,一个人站在上面,还可以翻动着比自己的身体体积大十余倍的“手缯”捕鱼,就是遇上大风大浪,依然从容自如。 爬獭因其敏捷方便,维修简单,购置成本低,时至今日,在马鼻沿海村庄,爬獭依然受到人们广泛青睐。 (张振英文/图)

融行丝路 薪火相传

融行丝路 薪火相传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发表的话,系统阐述了丝路精神的内涵。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福清人自古就有出洋向海、开放包容、善于与他人和平合作的精神。也正因如此,他们在故土难以生计的困窘时刻,毅然决然背上行囊不远万里,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追求生存之路。千百年后,丝路精神薪火相传,福清再度乘风破浪,以中印尼“两国双园”为载体,探索具有福清特色的“一带一路”新模式。 尊儒崇商 足迹遍及五洲四海 福清人自古就有与大海难以割舍的情结。福清面海背山,多为丘陵地带。不知何时,这里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物货不产,民生凋敝。在农耕社会,福清被称为“地瓜县”。 明代何乔远在《闽书》中称:“福清背山面海,多齿,颇有海舶之利。 其人刚劲尚气,四方杂处,学而不遂则弃之,习文法吏事,不行则贾于四方矣,以其财饶他邑”。清乾隆版《福清县志》也记载,“福清地广土瘠,人俭朴习勤,诗书礼乐与耕织鱼盐之业相间”“商旅出营什一者,亦多于他所”。 恶劣的自然条件,迫使福清人在耕作之余经营渔业盐业,更多人为改变生存条件,以读书求取功名,营商为贩而获取衣食。不少福清人,更是沿着古代丝路,远渡重洋,闯荡世界。 宋元以来,福清就是闽地商贸最为发达的县域之一。明代弘治年间修成的《八闽通志》引宋人刘克庄之言,谓当时福清“细民多执工艺”,又说该邑“小民执工艺以营衣食者,视诸县独多”。其实,从龙江上游无患溪畔,大大小小的200窑口遗址,就足见当时商贸鼎盛。 福清出海谋生的历史悠久,唐宋至民国期间尤甚。元代福清人浮海至东南亚进行贸易并侨居其地的情况已经很普遍。明清实施海禁,“严通番禁,寸板不许下海”“一切官员及军民人等,如有出洋经商或移住外海岛者,以交通反叛处斩立决”。尽管如此,仍有不少福清人远商海外。 福清人称往东南亚地区叫“下南洋”,出国则统称为“过番”。他们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足迹遍及五洲四海。尊儒崇商的传统,让福清人以吃苦耐劳、开拓创新的精神,走遍全世界,才有今天“凡有华人处,必有福清人”的美誉。 丝路精神 延续千年宝贵遗产 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贸易路线,架起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地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强调着开放、合作、包容、互利共赢和文明互鉴的价值观。 翻开斑驳的史书,古老美丽的福清味迎面扑来。在这片土地上,福清人用勇毅书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两度入阁的明代宰辅叶向高、中日文化交流使者隐元禅师、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著名爱国侨领林绍良和林文镜……无不是彪炳史册的生动实例。 尊儒崇商的传统,让福清人有一种开放进取、冒险拼搏的格局,其中所蕴含的开拓精神,造就了福清人的开放包容胸怀。他们对于外部世界的新事物,往往有着“敢为天下先”的尝试与接纳热情。到今天,豪放、开拓、宽容、吃苦耐劳成为福清人的代名词。 作为明末著名政治家,叶向高与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艾儒略的交往中,展现出了自信、广阔包容的开放的国际化视野。在结识利玛窦之后,叶向高便对“西学”“西人”投以更大热情,乃至一发不可收,诚如《杨淇园先生年谱》一书所言,“叶向高有德量,善遇西士……扶持甚力”。特别是叶向高在福州与艾儒略开展的三山论学,促进了中西先进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同样,明末清初的隐元禅师东渡就是一次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冒险之旅。在日本,隐元禅师凭借自己的深厚文化修养和聪明才智,不断吸收消化儒释道文化,并融会贯通,逐渐创立自己的宗派——黄檗宗。后来,隐元禅师的弟子即非禅师临终遗言“对三宝伽蓝妈祖同样供奉”,这也说明黄檗文化蕴涵着一种开放包容的胸怀。 濒海而居、向海而生,造就了海纳万川、博大包容的福清人群体性格。叶向高之后的200多年,祖居福清的林则徐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曾与龚自珍、魏源等提倡经世致用之学,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成为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成为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窗口。从某种意义上,林则徐是丝路精神的代表性人物。 薪火相传...

黄志刚: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黄志刚: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每天醒来,打开手机,不少市民会习惯看一看“知天气”APP,了解风云变化。你知道吗,这款APP数次升级的背后,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福建省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黄志刚。近日,记者采访了他。 常参与新闻连线的专家 “‘杜苏芮’直扑福建,登陆时或转为超强台风级”……7月下旬,超强台风“杜苏芮”朝福建袭来,每一位气象工作者都时刻绷紧神经。从央视新闻到地方新闻,黄志刚是常被连线的专家。 作为福建省气象局首席服务专家,他的工作职责主要是面向公众提供日常天气信息,以及为重要行业部门提供专业化的气象服务。 从日常出行是否带伞、旅行是否能看到雾凇云海,到极端天气里机场地铁是否停运,高温天里电力部门是否需要做好应对用电峰谷的准备,以及强降雨下水库是否需要提前做好泄洪准备……这些都是他需要根据气象信息,从万千数据中,抽丝剥茧,及时梳理提供的。 福建省气象灾害种类繁多,包括台风、暴雨、干旱、高温、寒潮、大风、冰雹、雷电等等,这些恶劣天气影响范围广,致灾性强。黄志刚介绍,特别是在极端天气里,怎样把公众所需的气象消息尽可能传递给更多的人是非常重要的。为此,黄志刚需要与媒体合作,接受采访,参与直播间工作,权威分析解读最新的天气资讯,并提供灾害防御建议。 每一次直播时,黄志刚都需要将海量的信息进行梳理,把专业的预报结论凝练成通俗解读、科普。 “比如台风距离较远时,我们结合云图预判它的路径,信息做到简洁;随着台风逼近,更多提示风力和降雨量,以及致灾性风险。”黄志刚说。 “知天气”开发参加者 黄志刚20世纪90年代大学毕业后,就一直从事气象预报服务工作。从手绘天气图到如今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升级,天气预报越来越精准,而对人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对此,他一直更新知识,在追随万千气象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如何让市民更好接受预报服务,自2009年开始,他便参与到“知天气”APP的开发与升级中。这款APP为社会公众和专业用户提供实时精准的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是福建省唯一的官方气象服务品牌。 10多年间,“知天气”APP不断升级,越发详尽的生活指数和出行提示,让市民感受到气象服务的贴心。 今年中高考期间,“知天气”APP首次在高考气象服务中应用福建极速外推降雨定量预报产品,实现了对未来两小时内降雨趋势分钟级预报,为福建省200 多个考点的考生保驾护航。黄志刚介绍,目前“知天气”APP又开始了新一轮升级,计划加入分钟级的降雨预报,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精细的气象服务。 20多年来,黄志刚越来越热爱这份工作。“我们就像在到处撒盐,让气象信息融入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为生活美好、生产发展和生态良好,提供保障和服务。 当灾害性天气来袭时,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在关键时刻可以拯救生命。” 在全球气候变化危机加剧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发生。黄志刚说,希望每个人都关注天气变化,保持对危险天气的警觉,“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陈丹林舒颖/文石美祥/图)

林子茂:从“废品王”到“胶带大亨”

林子茂:从“废品王”到“胶带大亨”

胶粘带行业,与工业制造、商业物流以及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鲜为人知的是,快递行业大约三分之一的胶带都产自福建友谊胶粘带集团(以下简称“ 友谊集团”)。靠着小小胶带,友谊集团胶粘带生产跃居中国首位,2022 年BOPP胶粘带项目获得中国工信部授予“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殊荣。 一卷卷看似不起眼的胶带,能“粘”出一个大市场,离不开创始人、友谊集团董事长林子茂过人的胆识和超凡眼光。37年来,林子茂从做好每一卷胶带开始,完成了从“废品王”到“胶带大亨”的蝶变。 乡村“废品王”成功逆袭最初,林子茂并不做胶粘带,而靠收购废品起家。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福清相对落后,为了减轻家里负担,林子茂小学毕业后毅然选择放弃学业,走上脚踏单车、走街串巷的收购废品之路,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废品王”。 在这期间,林子茂偶然发现,闽清金沙水管厂生产的水管是以聚氯薄膜为生产原料,油性薄膜是工厂的废弃物;而福清市农业塑料厂是以油性薄膜为生产原料,聚氯薄膜却是工厂的废弃物。两个工厂的原材料和废弃物可相互利用。 发现商机的林子茂,不断往返于福清、闽清两地厂家“倒腾”经销,很快挣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当时,国内基本上还未使用胶带,也生产不了胶带。需要封箱打包时,往往是先刷糨糊,再贴上牛皮纸,重的东西再加个打包带。”凭着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林子茂又发现了新商机。 20岁时,他创立福清友谊包装带厂,专门生产打包带,将触角延伸到胶粘带行业。这期间林子茂实现了代理销售他人产品到自行生产、销售产品的蜕变。 20世纪90年代初,打包带行业风生水起。林子茂不断引进现代化造纸、制胶、涂布生产线及与之配套的制胶、印刷、分切、复卷、包装等先进设备,研发生产出多种规格的BOPP封箱胶带、印字胶带、彩色胶带、文具胶带等产品。友谊集团事业版图越来越大,成为中国胶粘带行业的一颗璀璨明珠,在全国布局了20多个生产分支机构、150多个网点,还将业务扩展到国际市场,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 “粘”出一个大市场 实际上,胶粘带行业的进入门槛并不高,如何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林子茂给出的答案是——专注、创新、质量,保持着对市场和行业的敏感和洞察力,坚持走创新、创造之路。 在汽车、家具、装潢、鞋子行业的喷涂工艺中,使用和纸胶带,能起到遮蔽作用,在高温烘烤下,避免对产品表面产生破坏、遗留残留物。 然而,在2008年之前,和纸胶带主要依靠国外进口。 林子茂说,为了打破国际垄断,他组织了科技攻关,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和纸胶带,填补了中国国内技术空白。友谊集团生产的和纸胶带,不仅品质极佳,而且价格比国外的便宜了三分之一。 同样,在汽车维修行业,安装、更换玻璃时需贴胶带用以固定。在剥离胶带时,往往会出现残胶现象。友谊集团研发出汽车行业专用胶带,解决了残胶问题。 在林子茂看来,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智能化是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他说,行业的更新迭代速度越来越快,客户需求越来越高,只有通过开展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改造,才能够推动中国胶粘带行业高质量发展。 得益于此,友谊集团不断规范、不断完善。友谊集团将原先在福清分散设置的4个厂区整合成友谊新材料科技工业园,精准培育和造就胶粘带新材料产业群,建成自动化、规模化的胶粘带产业链,打造出全球规模最大的专业胶带生产基地,一举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胶粘带生产厂家。...

福州特色实景演艺《最忆船政》来了

福州特色实景演艺《最忆船政》来了

中国首台船政历史题材立体演艺、中国首场海洋强国主题多维体验剧《最忆船政》,将于年内在位于马尾区的中国船政文化城首演,以“一台戏”带活“一座城”,打造福州文旅新名片和新引擎。 近日,在中国船政文化城内,船政老建筑机修车间被活化利用,正在打造《最忆船政》的演艺剧场。这里将打造成为中国首个折叠渐进式剧场。 何为折叠渐进式剧场?“整个剧场好比一本书,将一幕幕场景通过机械设备、科技手段折叠进书页里,构建场景多次折叠的震撼空间。”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悦说,剧场空间内外结合,由机修车间作为室内剧场空间,以机修车间外通向闽江边的户外场地作为室外演艺空间,在大量采用数字技术的同时,以机械折叠的方式进行演出、场景变换。观众将坐在渐进移动的观众席上,像翻开书页一样沉浸式观赏一幕幕演出,在多维交错时空中,跟随船政先贤一同探索富国强兵、向海图强之道。 《最忆船政》不仅在表现形式上别出心裁,在内容上可以说独具匠心。全剧以船政历史为背景,以船政学堂青年的成长经历为线索,将157年的渐进时光“折叠”进70分钟的演艺中。除了呈现船政文化、船政历史外,剧中还融入了不少本土特色文化元素,如妈祖文化、八将舞等非遗以及福州方言、福州地名、闽菜文化等,通过沉浸式演绎,让福州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我们邀请福州民俗、文史、文艺等多领域的专家组成了顾问团,多次组织召开专家咨询会,以期让这些文化元素更好地融入剧目,让这座城市给观众留下更深记忆点。”陈悦说。 《最忆船政》艺术团汇集近百名毕业于专业院校的科班演员,演员阵容共分为舞蹈、武术及戏剧演员三大矩阵。自今年5月以来,这些来自中国各地的演员紧锣密鼓地学习、排练,争取为大家呈现完美的演出,让百年船政更加生动、形象。 “船政是马尾、福州、福建的一张名片,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文化瑰宝。《最忆船政》以‘一台戏’带活‘一座城’,吸引更多游客畅游船政、畅游福州,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福建船政文化管理委员会负责人说。(马丽清)

福籽同心爱中华

福籽同心爱中华

12日至13日,福建省第十六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主题系列活动在福州举行。 此次活动的主题为“福籽同心爱中华”。 活动包含“1+4”个项目,即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启动仪式和“榕城福籽嘉年华”暨“三交”主题宣传日活动、首届福建省民族乡村“三创促三交”训练营活动颁奖仪式暨成果展、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互观互学活动、“福籽同心爱中华”青少年学生主题演讲大赛。 12日下午,“榕城福籽嘉年华”暨“三交”主题宣传日活动举行。 嘉宾们参观了上下杭互嵌式社区“福籽家园”、浚丰甄品馆、八闽商埠展示馆、宁夏六盘山特产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茉莉花美学馆、苍霞人家、“三创促三交”训练营成果展等,感受民族乡村振兴成果,体验闽宁协作、八闽经济互嵌下交相辉映的民族文化和非遗文化。 随后,嘉宾们前往台江苏宁广场,参观首届福建省民族乡村“三创促三交”训练营成果展。“三创促三交”训练营是福建民族宗教厅探索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活动着眼共同富裕,大力促进各族青年创业就业,引导更多项目成果落地全省民族乡村;着眼海峡融合,发挥闽台特殊优势,引导闽台各族青年通过训练营增强就业创业、交流认同的实效;着眼“一带一路”,引导各族青年发挥海丝核心区优势,通过“三创促三交”服务平台,推动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大发展。 12日晚,伴随着歌舞节目《美丽中国》,本次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台江区苏宁广场举行。 一个个精彩的节目纷纷登台亮相,以快闪、歌曲、诗朗诵、情景表演等形式,让现场观众感受到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藏族小伙、驻村书记陈俊峰、林占熺教授等人物故事VCR,则让现场观众看到了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福籽同心爱中华”的浓厚氛围。与此同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充满“福”文化底蕴的光影盛宴在闽江两岸上演,与舞台节目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管澍叶诚文/图)

网安协同治理分论坛举行

网安协同治理分论坛举行

12日,2023年中国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重要活动——网络安全协同治理分论坛在榕举办。论坛以“深化协同治理,共筑安全屏障”为主题,来自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网络安全领域的企业负责人相聚一堂,围绕网安众测技术交流、网络安全威胁治理、移动互联网安全治理等内容展开交流,分享技术实践经验。 论坛现场还举办了2023年中国网络安全技术对抗赛启动仪式。据介绍,对抗赛将设两个科目,分别是恶意代码分析和网络流量分析,将有网络安全企业、研究机构、科研高校等团体参赛。(全怡月)

福州:海阔凭鱼跃扬帆起远航

福州:海阔凭鱼跃扬帆起远航

一边是福州鱼丸、福州鳗鲡、连江鲍鱼、连江海带等十大渔业特色品牌,做精做强,加快水产品“卖全球”;一边是宏东渔业、正冠渔业等10多家远洋渔业,逐梦深蓝,加快水产品“买全球”…… 20世纪90年代,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亲自擘画了建设“海上福州”的宏伟蓝图。乘着建设“海上福州”的东风,2022年福州市海洋生产总值达3300亿元,居中国第三;渔业产值675亿元,居中国第一。 大黄鱼有了“深海住宅” 8月16日开渔以来,滑皮虾、红花蟹、大黄鱼等“虾兵蟹将鱼大王”大量上市,其中大黄鱼备受青睐。 连江是大黄鱼深远海养殖基地。9月8日,福州市委网信办联合连江县委宣传部(网信办)组织2023年“温暖榕城·网络大V行”活动,走进连江。网络大V们纷纷点赞大黄鱼深远海养殖平台“闽投1号”。 据悉,“闽投1号”是福建省首个深海智慧渔旅平台(如图),配套了网红打卡点、海景客房、海上餐厅、亲水平台、露天水吧、智慧渔业体验中心、休闲垂钓区等,实现了渔旅融合。在连江,这样的平台有不少,如“定海湾”“乾动”“泰渔”等。 为何要建造深远海养殖装备呢?对于大黄鱼来说,木头渔排是“第一代住宅”,塑胶渔排是“第二代住宅”,都属于近海养殖,养出来的大黄鱼品质一般,售价不高。而机械化、智能化、可抗风浪的深远海养殖平台是“第三代住宅”,养殖区域从200米的近岸向3公里的外海拓展,养出的大黄鱼品质和口感都接近野生大黄鱼,产值、售价也更高。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多次报道了该养殖平台。 大黄鱼养殖是福州水产业做精做强的一个缩影。除了大黄鱼,福州的鲍鱼、海带、鱼丸等特色产品也进军国际市场,打响“海上福州”品牌。 家门口有了渔业基地 在福州马尾港,远洋渔获在此靠岸,包括南极磷虾、阿根廷鱿鱼、金枪鱼等全球各大洋的海鲜,每年集散交易远洋渔获超过50万吨。 早在1985年,中国第一支远洋渔业船队就从马尾港启航,赴西非海域从事生产。如今,福州市已拥有远洋渔业企业13家、远洋渔船450多艘,并在东盟、非洲等地区投资建成9个境外渔业基地,规模和数量均居中国前列。其中,宏东渔业在非洲建起了中国海外最大的渔业基地;正冠渔业建造了中国最大的专业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 然而,目前福建省大部分远洋渔获仍需绕道浙江舟山、山东荣成等地,上岸后再运回来。“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成后,福建省远洋渔获上岸难、卸货难等问题就解决了,未来远洋渔获进关量将达100万吨,更多全球海鲜将‘直达’福州市民餐桌。”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介绍。据悉,该基地是继舟山、荣成之后的第三个中国国家远洋渔业基地,规划面积2.3万亩,计划建设现代化国际远洋渔业母港、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智能冷链物流中心等功能区。 据连江县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服务中心主任何宗敏介绍,今年以来,基地建设33项基础设施,争取年内竣工人才公寓等16个项目,新开工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一期等6个项目,谋划国家远洋渔业博物馆、福斗山公园等11个前期项目。 同时,该基地以“链”招商,落地马船电动船舶修造中心、国际水产品智能冷链仓储中心、宏东智慧冷链仓储中心、正冠南极磷虾产业园等。 打造世界知名现代渔业之都根据《福州市“十四五”渔业发展专项规划》,福州战略定位为践行“大食物观”理念的先行示范区、渔业绿色发展的先行示范区等,目标是打造“世界知名现代渔业之都”。 根据规划,到2025年,福州市水产品总产量、总产值将分别达到345万吨、648亿元,远洋渔业产量达到42万吨,深远海养殖平台达25台以上。 (郑瑞洋原浩文/图)

中印尼“两国双园”首次亮相投洽会

中印尼“两国双园”首次亮相投洽会

9月8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 投洽会”)在厦门举行。中印尼“两国双园”特色展首次亮相大会现场,通过丰富多样的数字化展示、沉浸式的互动体验,多角度、全方位呈现中印尼“两国双园”的建设成就和发展前景,为中印尼“两国双园”高水平招商引资拓展新机遇。 蓝白色彩相间、“海”“福”元素结合……展会现场,中印尼“两国双园”展区犹如一艘扬帆远航的“福船”。现场,元洪商贸集团、国家馆·印尼元洪馆、新福兴玻璃等园区企业集中亮相,各类体验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展区人头攒动,参会客商通过视频、图片、数据等,详细了解中印尼“两国双园”结对合作机制、产业链、供应链、龙头企业等具体情况。 近年来,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奋力提速。作为中方园区的元洪投资区持续推进海洋渔业、热带农业、轻工纺织、机械电子、绿色矿业等五大跨国合作产业链发展,积极打造贸易、物流、技术、金融、人文健康等五大国际合作平台,致力于将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交流重要纽带、打造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分工合作重要平台以及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投资重要通道。 记者获悉,在当日举行的福州市外资项目对接暨中印尼“两国双园”推介会上,福州市现场签约20个外资项目,总投资额143.24 亿元,其中包括世地-物产供应链项目、园开中印尼供应链项目、印尼海洋渔业开发项目、南洋风味预制菜项目等4个中印尼“两国双园”项目,投资总额约18.66亿元。 福州新区元洪功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借助投洽会平台,进一步展示中印尼“两国双园”形象,深入对接海内外市场,全力推动项目洽谈、签约、落地,实现产业和经贸合作的更大突破,助推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迈上新台阶。(王光慧)

2023 年中国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在榕开幕

2023 年中国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在榕开幕

9 月11 日,2023 年中国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式在福州市举行,活动在中国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至9月17 日。中国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从2014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 2023 年中国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主要活动包括网络安全博览会、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以及校园日、电信日、法治日等系列主题日活动;同时在各个主题日期间,还围绕云计算服务安全、汽车数据安全、网络安全标准与实践等主题举办了多场分论坛。 (王玉萍)

Page 6 of 2069 1 5 6 7 2,069

广州Direct

港故事Ⅱ|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不能与时俱进者,一定会被淘汰

在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广州南沙,一座占地面积约1.1平方公里的崭新校园格外亮眼。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建成的首家粤港合作办学高校,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以下简称“港科大(广州)”)2022年招收硕博士学生,2023年招收本科生,都备受关注。   一所新的粤港合作办学高校应当是什么样子?科技人才培养的要义是什么?近日,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接受GDToday记者独家专访时对这些外界关注的热点一一回答:“不能与时俱进者,一定会被淘汰”,港科大(广州)希望做到的是,“家长能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四年后,学校将还给家长一个不同的孩子,让孩子能解放思想,有创新和探索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只会做高考模拟题”,未来也能随时切换赛道,以实现更长远的发展。   压力很大   第一年的成绩线决定了学校的“江湖地位”   香港、澳门、广州……倪明选在粤港澳三地高校中都担任过高级管理职位,对中国高等教育的优势和短板都有着深入的观察。他认为,自2021年6月获委任为港科大(广州)创校校长以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办好一所新的大学”成了他的重要使命。   2022年9月,港科大(广州)正式开学。2024年,该校将在内地11个省、市招收约300名本科生,比起去年,在招生省份和招生计划上有显著增加。其中,在广东省招生名额也将大幅增长。   创办一所新学校,需要逐步积累口碑和声望。对于目前的发展态势,倪明选说,港科大(广州)正在通过全新的教育改革为国家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港科大(广州)学生在校内做实验   记者:从2022年开学以来,您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呢?   倪明选:印象深的事情太多了。不过最深刻的,应该是去年本科生招生。我不是在内地长大的,也从来没招过生。我怎么能够让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我们学校来?我压力很大,因为第一年的成绩线决定了学校的“江湖地位”。直到高考成绩一出来,学生来报考以后,我才如释重负。   记者:您觉得港科大(广州)对学生和家长来说,它的吸引点在哪里?   倪明选:港科大(广州)希望家长能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四年后,学校将还给家长一个不同的孩子,让孩子能解放思想,有创新和探索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只会做高考模拟题。   大学四年是一个孩子变成大人的过程。这四年,学生会发现自己是适合当教授、创业、还是到产业界打拼,学校应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我希望同学们在四年里收获不同的能力,从而能自主规划未来,也能随时切换赛道,以实现更长远的发展。   记者:在这个过程中,港科大(广州)的一大亮点就是交叉学科设置。您是如何考虑把不同专业的人“凑”在一起学习呢?   倪明选:首先,我希望我们的学生学东西的时候,不只是专注于某一个领域,也希望他在不同领域涉猎更多知识。   但怎样让学生在不同领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谁来培养学生?这些都是教育领域亟待探讨的关键问题。现在,大部分老师们还是传统学科教育训练出来的,要老师们去改变并非易事。所以港科大(广州)开展项目式教学,比如红鸟硕士班的项目,都会安排很多不同领域的老师一起来带学生。书是读不完的,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拥有终生学习的能力。   记者:这种新的交叉学科教学方式已经实行有一段时间了,您现在观察到哪些困难?   倪明选:年轻人比较容易接受这种新的教学方式。然而,老师大部分都是接受传统学科教育,所以他们仍然想用传统的方法训练学生。我常常会和老师们开会,告诉他们必须要改变。科技在改变,产业在改变,教育也需要改变。我们目前在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从老师到学生都在接受新观念。   记者:您会让老师们怎么改革教学呢?   倪明选:每个学生的领悟能力是不一样的。教学的改革方式有很多种,例如:老师上课前可以把内容先录好,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上课时老师就可以先提问,看看学生们能不能回答出来,再让学生们互相提问,鼓励学生互相竞争。出题会帮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知识的吸收效果更好。...

“2024魅力中国(广东)——文化亚洲行”即将亮相雅加达

“2024魅力中国(广东)——文化亚洲行”活动将于6月24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东省文联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承办。 本次活动包括“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介会”、“魅力广东”图片展和广东民间艺术精品展等精彩活动。其中,推介会将通过精美视频、达人推介等生动有趣的形式开展,重点介绍广东优质多元的文化旅游资源,以及“一程多站”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线路,并将带来舞龙、舞狮、英歌舞、武术、民乐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呈现广东之美、大湾区之美、岭南传统文化之美,让在场嘉宾了解到广东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旅游魅力。 “魅力广东”图片展是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图片展将呈现50多幅优秀摄影作品,分为“山城江海相融 万物和谐共生”“经贸连接全球 创新创业热土”“岭南风情荟萃 美好富庶福地”三个部分,向印度尼西亚观众展现广东的经贸发展、人文风情、文化底蕴、自然风光、生态环境等,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 “魅力广东”图片展海报 此外,活动期间还将展出广东民间艺术精品,展示独具特色的广东非遗艺术。精品展将集中呈现广府、客家、潮汕三大区域的民间艺术精华。广府文化里的广绣、广彩、佛山木版年画、阳江漆器和广州榄雕,客家文化里的光德陶瓷、客家泥塑、龙门农民画、千角灯和瑶绣,潮汕文化里的手拉朱泥壶、潮州工夫茶、陶瓷微书、嵌瓷、潮州木雕和潮绣等艺术品将亮相雅加达,不仅展示岭南地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还将体现中原移民与原住民长期融合的文化结晶。 广东民间艺术精品展海报

中比动漫友谊之花在“世界漫画之都”绽放

当地时间6月12日下午,“中比动漫文化周”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正式开幕。中国驻比利时使馆公使衔参赞吴刚、比中经贸委员会主席德威特(Bernard Dewit),以及广东动画电影交流团,中比动漫行业多位专家、漫画家代表出席开幕式,并进行了深入友好的交流,展望了中比动漫艺术合作发展的美好前景。 今年是中国与比利时建交53周年,比利时拥有“世界漫画之都”的美誉,拥有《丁丁历险记》《蓝精灵》等经典动漫名作,其中《丁丁历险记之蓝莲花》,见证了比利时漫画家埃尔热和中国艺术家张充仁携手合作的友谊。《蓝精灵》的中文版歌曲《可爱的蓝精灵》,由广东音乐家进行创作。去年的蓝精灵65周年全球庆典活动,在广州、东莞分别举办了三场主题展览,搭建了中比两国动漫行业友好合作的桥梁,也连接了两国民众的友好情感。 为更加系统、立体呈现中比动漫行业连绵不断的友谊,2024“中比动漫文化周”特展出中国经典与现代动漫作品50余部,既有“中国动画学派”扛鼎之作、水墨动画《山水情》的美术设计稿和动态电影,亦罕见地展出了万籁鸣先生独立创作的漫画《猴子捞月》,还包括丰子恺的《昏昏灯火话平生》,赵宏本、钱笑呆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蔡志忠的《封神榜》,姚逸之的《玉女传》等作品。 除了作品展外,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前院长米歇尔(Michel Baudson)、广东省动漫艺术家协会主席金城、比利时漫画艺术中心前馆长费里(Ferry Van Vosselen)、旅比艺术家姚逸之等嘉宾,分享了他们在中比动漫交流中的独特经历与感悟。 金城认为,我们来到漫画之都展示中国的动漫文化,传播友谊,用漫画来加强两国青年人之间的相互认知和相互了解。希望能把埃尔热先生和张充仁先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结下的漫画友谊传递下去。 开幕式也吸引了不少热爱艺术、热爱中国文化的比利时民众慕名前来观展。比利时新鲁汶大学中文教师普泉熙(Patricia Giot)与儿子夏阳(Edouard Xia)就是其中的“粉丝”。普泉熙告诉GDToday记者,她从14岁时起就对中文和中国产生兴趣,开始学习中文。现在,她的学生中既有中学生,也有大学生。她也曾以《三毛流浪记》入手,让学生们对中国文化进行讨论,以及练习书法。“这是一种非常愉快的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国文化的方式。” 夏阳对以漫画为纽带促进中比青年相互了解也十分赞同。他说,漫画可以很容易地把年轻人联系到一起,我们的价值观和想法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更好地传达出来。 德威特在接受GDToday记者采访时表示,年轻人要拓宽思路,进一步了解中国漫画。中国漫画在世界上有很多读者,这是一个可以挖掘新的艺术家、艺术品的源泉。希望这样的展览能够促进中欧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据介绍,“中比动漫文化周”由广东广播电视台、广州市动漫艺术家协会主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GDToday承办。除了展出经典动漫作品外,还特设文献区,展示了自1934年至今,中比两国以动漫为桥梁互动交流的美好故事。

精美绝伦!GDToday和China Daily合作推出龙舟文化跨版“吸睛”

6月18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今日广东国际传播中心(以下简称“GDToday”)在China Daily“Guangdong Special@GBA”版上,刊发了广东龙舟文化主题跨版,以简洁的版式配以精美的手绘插图,生动呈现了广东龙舟文化所蕴含的团结、奋进精神,在外国友人中竞相传阅,收获众多点赞。 插画以憨态可掬的吉祥龙为主角,目光聚焦两个彰显端午时节的大粽子,并以吉祥龙的形象巧妙串联起整幅画面的各种元素。中心视觉则展示了大小不一的龙舟奋勇夺标的龙舟赛场景,体现广东人团结协作、勇于拼搏、永不服输的龙舟精神。飞向版面中心的鸟象征着祝福和美好;画面左侧女子挂香囊的场景以及右侧阖家团圆包粽子等场景,则展现出广东人民满满的获得感和持续的幸福感。 跨版专版由四篇英文文章构成。主文章综述今年广东“最长龙舟月”的盛况,展现广东人对龙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龙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文章引用专业人士的观点,为广东进一步打造龙舟文化IP建言献策。其他几篇文章分别介绍广东龙舟文化的国际交流、广东龙舟文化的由来和创新发展以及GDToday举办“欢朋满粤·中外友人同游龙舟盛会”活动筹备的最新进展。点击以下链接可直接下载版面:https://nfassetoss.southcn.com/__asset/d399a9aa84/5e74548faa.pdf 正在广州出差的美国人Douglas Dueno对广东龙舟文化主题跨版赞不绝口。他说:“我喜欢这个版面!手绘插画非常吸睛!龙是插画的最主要元素,而围绕龙展开的龙舟比赛布局极具创意,色彩也十分独特。我还看到了广东的一些地标性建筑,这为画面增添了一抹亮色。” 他补充说:“作为外国人,我非常欣赏这幅插画,其中家庭团聚的场景展现了分享爱和传统的时刻。更重要的是,当特色文化被捕捉在一幅插画中时,它真正反映出中国故事和中国文化的魅力。” “Guangdong Special@GBA”是GDToday与中国日报社合作运营的系列版面,以国际化的语言和版面设计,与中外读者分享精彩不断的粤港澳大湾区故事和广东故事。

中山大学第二届习近平外交思想青年论坛成功举办

2024年6月12日,由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山大学习近平外交思想青年研学社、珠海市委外办主办的“中山大学第二届习近平外交思想青年论坛”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与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国实践”为主题,收到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外交学院等国内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150余位在读学生投稿,充分体现了莘莘学子对研学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热烈关注。论坛征文评选出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5项。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贾庆国教授,中山大学副校长谢湜,珠海市委外办副主任张挺,中山大学团委副书记李燕,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牛军凯教授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上,谢湜对参与论坛的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对论坛举办的意义给与充分肯定,并对国际关系学院和习近平外交思想青年研学社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主论坛上,贾庆国教授发表主旨演讲,并对获奖学生的论文进行了点评。 论坛征文一等奖作者分别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陈俊杰、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吴凡、郑州大学本科生傅峻毅,他们分别在主论坛上展示了研究成果。他们的学术研究体现青年学子对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细致钻研和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密切关注与深刻理解。 分论坛共设“‘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周边外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实践”“三大全球倡议与全球治理未来”三个议题。青年学子们在各分论坛上开展积极交流与互动,收获了新思考、新体悟。 中山大学习近平外交思想青年研学社致力于打造“本硕博一体化”的研学共同体,建设“讲好外交故事”的青年宣讲团。社团通过学用结合与成果产出的“过程式研学”,促进学员学深悟透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举办习近平外交思想青年论坛,也正是社团研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实践育人”教育理念,引导大学生发挥学科特色优势,开展理论政策宣讲与普及,用青春力量传递时代之声。

闻名不如见面!“广东-欧洲动画电影推介恳谈会”在法举办

 当地时间6月11日,“广东-欧洲动画电影推介恳谈会”在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上举行。广东动画电影交流团以及包括中影集团、蓝色灵感工作室等中法10多家国际知名动画企业代表围绕动画制作、发行、版权交易、技术创新等产业热点问题进行了专场洽谈。 “广东-欧洲动画电影推介恳谈会”由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GDToday主办,是首次由广东省电影局组织的动画影视企业海外恳谈会。与会广东企业代表以视频短片、海报展览的形式展示了中国尤其是广东动画企业发展规模、发展特点及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广东动画,给在场的法国企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外动画企业合作关键要“先见面” 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始创于1960年,是顶尖级的国际动画评奖节,被誉为“动画界奥斯卡”。它在1985年建立起的国际动画电影交易市场(MIFA),更是一个以文化内容为基础的贸易市场,是全球动画产业的风向标。 省电影局负责人介绍,广东是中国电影大省,电影产业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庞大的市场优势,目前在册电影院有1600多家,银幕数超过1万块,电影票房连续22年全国第一;动画电影创作生产全国领先,近年来创作的《熊出没》《猪猪侠》《喜羊羊与灰太狼》等一系列优秀动画影片及动画IP,受到海内外各界关注和好评;电影技术研发和应用走在全国前列。“今年组织企业前来昂西动画电影节参加恳谈会,希望能促进广东动画企业与法国企业交流,进一步推动广东与法国在动画领域的合作。” 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MIFA交易市场主席维罗妮卡·恩克雷纳兹(Véronique Encrenaz)在接受GDToday记者采访时说,良好的合作首先需要“见面”。因为动画制作周期长,双方在合作之前就要先了解清楚对方,确定大家在理念、技术、工作方式等方面处于同一水平线,能够相处融洽。“因此,不管是对广东动画企业‘出海’,还是法国企业要开拓中国市场,这样的恳谈会很有价值”,她说,“而且要常常见面,最好每一年都能互动往来,这是关键。” 法国国家电影与动画中心国际部主任Kessler Jérémie在接受GDToday记者采访时表示,法国电影与动画专业人士对中国有浓厚的兴趣,十分期待与中国深度合作,短期内需要很好了解双方产业布局和发展需求。一方面,政府可以牵线搭桥,让法国(动画)企业与广东相关企业见面,加深了解;另一方面,广东有关专业人士也可以和法国企业建立联系,为法国作品在广东或中国其他地区播出提供帮助,让中国民众对法国作品有更深认识。 “昂西电影节在艺术性和商业性方面有较强的号召力。”主办方有关负责人说,风格多样的广东动画逐渐展现出巨大的国际传播潜力。本次恳谈会希望能把握广东优秀动画产业机构在这一电影节集体亮相的契机,向中外行业人士传达广东动画有意愿、有能力与世界顶尖产业机构合作共赢未来的决心和信心。“面对面沟通,去了解最新的技术,最新的想法,让我们做出来的东西,不是‘闭门造车’。” 找好“搭档”共同打造“国际IP” 恳谈会上,来自广东的华强方特、咏声动漫、奥飞娱乐、瑞云科技等企业分享了各自国际制片合作经验,并介绍了多部原创作品、项目的发行计划。 咏声动漫介绍了包含历时5年完成的国漫电影新作《落凡尘》在内的多部原创动画电影作品。“基于‘IP多元化’战略,咏声动漫布局全龄段IP,把触角伸向更多年轻用户。”咏声动漫副总裁阎冰说,咏声动漫将一方面根据国际市场的内容类型需求,打造更多原创IP和精品力作,提升国漫IP的全球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多项海外有影响力影视展会活动,加强和全球各大媒体的线上线下的交流及合作,增强海外受众对国产动漫的认知度和喜爱度。 华强方特动漫高级总监罗高丞分享了该企业的“出海”经验。华强方特原创的30多部动画作品,已发行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其中,“熊出没”品牌在印度、土耳其等国成为现象级IP。“我们在欧洲也有很好的发行合作关系,已有电影将发行到英国、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他说,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在不同的国家都必须在当地找到一个强大的合作伙伴,来发行自己的节目。只有这样才能在当地市场得到更多关注。 蓝色灵感工作室首席执行官奥利维耶·列达多告诉GDToday记者,该公司正开发一系列影视作品,其中有几个电影项目都与中国文化有关,期待与中国企业进行合作。“无论是联合制作、发行、授权等方面,还是在专业化的合作研究上,都希望能与来自中国的企业合作。”他说,类似这样的恳谈会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他们将于近期前往中国进行“踩点”采风。 恳谈会结束后,广东动画电影交流团还参观了MIFA中国联合展台、香港动画展台,了解国际动画交易市场需求,期待为更多广东动画企业搭建“出海”桥梁。据了解,广东省东莞市将于今年7月举办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期间广东省电影局将组织举办动画电影周活动,诚邀世界各地影视企业和电影人参加盛会,到广东交流合作、创作拍摄、落户发展。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Add New Play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