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国家及特区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碳要求,新鸿基地产近年大力推动太阳能发电系统、绿色建筑及绿色运输,预计至明年底将共安装面积超过30个维园足球场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年发电2,090万度,够6,300户家庭一年用电量。新鸿基地产执行董事郭基泓指出,香港可再生能源占日常发电比率不足3%,反观内地在2021年的同类占比已达29.8%,显示香港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很大发展空间。随着太阳能发电技术发展成熟,成本大幅下降,新地将积极发展太阳能发电系统。郭基泓又提出多项促进本港太阳能发展的建议。 ◆香港文汇报记者 梁悦琴
新地的太阳能项目,最新计划包括与合作伙伴在将军澳新界东南堆填区内其中10万平方尺土地,兴建首个位于堆填区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及于元朗锦田沙埔北占地7万平方尺农地,安装首个在农地上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另计划至2040年九巴全线车队提升采用新能源巴士。
集团将共安装4.76万块太阳能板
郭基泓上周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他预计,到明年底前,新地旗下物业或土地以至九巴总共安装47,600块太阳能板,占地119万平方尺(面积超过30个维园足球场),为全港最大型、面积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网络,每年可生产2,090万度电,相当于6,300户家庭(大约一个中大型屋苑的单位数目)一年的用电量,可为地球每年减少15,500公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种植67万棵树。除此之外,新地亦正积极探讨在部分尚待发展的农地上,以及在整个新界东南堆填区安装太阳能板的可行性和效益。
截至今年5月,新地已有33个太阳能发电系统安装在集团管理或持有的住宅、写字楼、商场、工厦,包括正在兴建中的西沙大型住宅项目,设有全港首个在临时工地搭建的太阳能发电系统。而位于九龙站的环球贸易广场天台亦已分两期安装合共118块太阳能发电板,每年可产生6万度电。预计到明年底,在集团管理或持有的物业或土地,完成安装55个太阳能发电系统。
善用土地资源 预计明年投产
为善用未能即时发展的土地,郭基泓表示,新地计划与合作伙伴在将军澳新界东南堆填区,兴建首个位于堆填区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占地10万平方尺,估计每年可生产110万度电。他指,在与政府正式签订相关协议之后,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动工,明年投产。该项目亦会兴建一个公众展览和教育中心,让市民、学生和商界加深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从而助力香港迈向碳中和。与此同时,新地亦将在元朗锦田沙埔北占地7万平方尺农地,安装首个在农地上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估计每年生产72万度电,预计在取得所有相关批准后,太阳能发电系统最快可于9个月后投产。
虽然政府于2018年与两电引入上网电价计划,但太阳能发电系统项目投资回本期长,郭基泓期望,政府可以有更清晰有利政策鼓励市场参与,包括对于堆填区、闲置农地等地方设置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申请豁免补地价;成立专责小组协调各部门(地政署、屋宇署、环保署等)的要求,加快整个流程;取消上网电价的发电容量1兆瓦的上限;延长上网电价计划的时效由2033年底延续到2040年至2050年;又期望特区政府仿效内地,对商业企业购买电动巴士提供补贴。
回本期长 冀推有利政策鼓励参与
「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建筑成本高,主要因为人工贵,即使不计地价,都无钱赚,甚至还要蚀住做,惟集团视为回馈社会责任。如果政府对相关用地要进行正常补地价,会令投资回本期更长。以将军澳堆填区及沙埔两个太阳能发电系统项目为例,每个投资额均逾千万元,回本期料至少达10年」,郭基泓坦言。他期望政府能够提供有利政策鼓励市场参与,并加快整个申请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