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浮雕艺人刘福喜:将边角料蜕变为惟妙惟肖艺术品
金属浮雕又叫錾铜或敲铜,是利用铜材料的延展性兴起来的錾刻艺术,这项技术利用铜板加热后质地变软的特性,在铜板上进行创作。出身于河南「铁匠世家」的刘福喜,凭藉爱好和业余时间的坚持,掌握了这一手化腐朽为神奇的绝技,成为铜浮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香港文汇报记者戚红丽 郑州报道
一个易拉罐、一方铁片、一块铜板,居然能变成一条盘旋的巨龙、一幅逼真的肖像、一盏精致的茶具。正是这些毫不起眼的边角料,在刘福喜手下,转身蜕变为了高雅精美的艺术品。
在河南郑州黄河北岸的同盟古镇,铜浮雕技艺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福喜,在自己的院落里,展示了他亲手完成的铜浮雕作品。
据他介绍,铜浮雕有别于铸铜工艺,是在铜板上进行创作,利用铜板加热后质地变软、再经锤打后又恢复坚硬的特性,反覆加工锤炼,最终制作出精美独特的艺术作品。「铜浮雕的技术古老而稀有,必须亲手完成,目前郑州市做这个的人不超过十个。」刘福喜说。他本人是郑州市该项技艺的唯一非遗传人。
给平凡生活带来亮光
刘福喜出身于「铁匠世家」,至少从爷爷那一代就是铁匠了,到他父亲这里,成为郑州柴油机厂的一名工人,在车间做金属加工。「1990年,父亲退休,我接班,进了郑州柴油机厂搞机械加工。」刘福喜说,他父亲退休的时候,国家还流行「儿子接班父亲」。不过,在工厂的工作,虽然也跟金属相关,但只是一些固定的机器部件加工,死板而枯燥,让他体会到金属之乐的,是自己的业余爱好。
刘福喜祖籍洛阳偃师,从小跟叔叔一起长大,他的叔叔是一个技艺精湛且方圆数十里有名的手艺人,平时擅长用金属打造实用器具,这种热爱生活的态度对刘福喜影响颇深。
成为机械厂的工人之后,日常作息是上一天班休息一天,这休息时间,就成了刘福喜摆弄金属玩意儿的黄金时间。「最早是模仿竹笛子,做了一根金属笛,后来又自己做项链坠。」刘福喜的业余爱好之路就从装点生活的实用物件开始。上世纪90年代,郑州市修紫荆山立交桥,栩栩如生的人物浮雕群像出现在桥的侧面,刘福喜看到之后,开始琢磨如何将浮雕呈现在铜金属上。
后来,郑州柴油机厂倒闭,刘福喜失业,为了谋生,先后开过超市、做过货运司机,无论生活如何艰苦,他始终没有放弃铜浮雕这个业余爱好。他表示:「这个爱好是枯燥生活中的一道光,让我的人生充满乐趣。」
一件作品工序十余道
铜浮雕作品的制作,除了手工锻打,还需要刻画、定型等美术功底,击打时锤声铿锵有力、锻烧时火焰绚烂,这些都是刘福喜喜闻乐见的场景。
锻铜在河南属于稀罕事,即使是在今天,河南的锻铜匠人也只有寥寥数人。掌握锻铜技术,刘福喜靠的是自己查阅资料、反覆实验。
金属浮雕在制作时需要正反两面兼顾。首先要准备好图纸,将描摹的图纸映在铜板上,从反面将轮廓和大致形状敲打出来,再从正面进行二次捶打,完成细节的修饰刻画。一个成型的金属浮雕作品要经过确定题材、选图、选择尺寸厚度、延边、走线、背面敲打、正面修型、反覆褪火、细锻精修、打磨抛光、上蜡等众多工序。
在刘福喜完成的作品中,数量最多的就是人物肖像。这也是难度最大、耗费工时最多的一种题材,制作中需要考虑到五官、比例、眼神、皱纹、发丝,每个细节都牵动着作品的神韵。「当然,这类作品完成后,带给我的成就感也最大,彷佛在跟作品里的人物对话。」刘福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