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一想,我们到底多久没有用指尖去感受一件事物呢?维持了数个月的疫情期间,我们不经意地藏起了身体某些观感,仅仅用眼睛、声音去体验周围环境,甚至因为害怕受感染而刻意躲开触感的运用。可是,对于视障人士来说失去了触感,几乎无法生活,因为他们仅靠触感来接触日常生活的物品、辨别事物。因此,本届的触感艺术展为视障人士更添特殊的意义,它不但展出透过触感来感受的艺术作品。也唤起了我们关注视障人士的日常需要。 文、摄:香港文汇报记者 陈仪雯 作品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第七届触感艺术节以《点掂》为主题,由即日起至7月25日于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触感艺术空间举行展览。主办单位社区文化发展中心同时亦举办了一系列后续的工作坊来加深大众对触感艺术的认识,盼观赏者通过触感欣赏由视障以及健视人士创作的艺术作品,反思日常生活中我们忽略对身体观感的运用,而其运用也正正是视障人士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有别于前几届的展览,本届触感艺术节因应疫情,特别加设了「口述触感」部分,观赏者除了可以亲身来到展厅当中欣赏艺术作品,亦可以选择安坐家中透过互联网漫游触感艺术空间,由在场人士透过「口述触感」以声音带领游历展览。
口述触感形容展品
打开展览厅的大门,是漆黑一片的空间,观赏者暂且放下了视觉观感,需要伸出双手触摸以了解当中的事物,包括展品以及周围的环境,让人设身处地体验视障人士的世界。与此同时在场负责口述触感的工作人员也会以口述的形式,协助观赏者拆解每一件作品的独特之处。
主办者鼓励前来的观赏者仔细触摸作品,通过触感去认识其大小、形状以及感受物料,以体会作品的力量以及创作者希望传递的信息。其中一件作品《穿窿书》(Book of Holes),主要为纺织品及混合媒介 ,作品由王玉玲(Emil)所创作,主要做纤维艺术的她首次参与艺术节,她坦言自己也不肯定作品是否能够切实表达视障人士的世界,只知道需要循「触感」出发创作,「因为这是他们(视障人士)生活的必须,也是他们观感中最敏感的一部分。」
《穿窿书》以凸字系统作为蓝本,作品凸出其方格特性,目的是让视障人士阅读的时候能够依行有序地触碰。Emil在创作时将众多凹陷的小孔排在一张布满折叠痕、起伏不定的牛油纸雕塑上,观赏者能够在作品中感受无言、感性和自由的境界。
「我平时用眼睛看艺术品都是比较理性的,因为作品大多从视觉传递信息。我就选择用抽象和感性的体验,用视障人士常用的凸字系统为基础去创作,希望为他们带来最亲近的表达。」大部分时间都在创作纤维艺术的Emil,平时大多用布来做物料,并多以颜色来表达信息,这次选择用牛油纸来带出不明显的浮凸,她希望可以给予视障人士一种好的感觉。「虽然只是制作直线的孔,但是当中也用上不同的方法,我很有兴趣知道他们的感觉是怎么样。」Emil不知道这个尝试是否能够得到视障人士的共鸣,但很希望作品能够让大众对于视障人士有更深刻的了解。
作品记录失明历程
是次活动策展人卢劲驰表示,期望透过触感艺术来扩大视障朋友的思考空间,希望能引起社会大众对于视障人士的关注。他提到触感艺术会随我们身处的时代、环境和文化状况而改变,又指并非将艺术品带给视障人士就可以做到共融。而此刻的卢劲驰则觉得即使我们需要隔着口罩沟通,但借着在展览厅里触摸作品、运用身体的触感,人与人之间仍然可以坦诚相见、互相了解。
作品《休渔戏水》由艺术家张启富将一个个汽水罐用鱼丝串联起来,以回应金属制的汽水罐勾起了对于昔日汽水厂的回忆。他将整件作品创作成鱼一般的形状,意味着做人应该放长线钓大鱼。另外,对于记忆,他认为需要穿针引线,将零碎的片段聚集、串联。
而同样失去视力的艺术家小星,用作品《拍摄我的视象-从视觉退化开始》记录了自己失明的历程。看似像一幅画的作品,用纸张制作而成,但观赏者可以通过触感,将作品分成人生三个不同的历程。作品中讲述了艺术家小时候仍然有视力的童年、高中的时候视力慢慢退化直到年长完全失去视力的体验,但更深的体会却是心灵所看见的,比过去更加多、更加深。
面对无常的生命,艺术家叶凤桃则以作品《等待》给观赏者带来盼望。她以一朵用环保纸雕塑的牡丹花,来展示「等」生命降临以及成长中的学习;而「待」即面对克服困难,战胜恶者的阶段。即使此刻全世界的人都正在与疫情抗争,艺术家盼以牡丹花的雍容华贵、绚丽多彩,可表达人类共同的理想与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