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影响跨境生活 「交通搞好」远远不够
时隔17年后,新冠肺炎的肆虐再次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带来挑战。在深港两地联防联控的抗疫过程中,虽有成效但亦暴露出一些公共卫生方面的不足。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接受香港文汇报记者专访时提到,希望疫情的发生能成为大湾区公共卫生政策一体化的催化剂,促进湾区健康共建共享。卢宠茂认为,「一国两制」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标准不应因社会制度不同而造成很大差别,反而更要强调有一个一体化的政策。 ■香港文汇报记者 郭若溪 深圳报道
在此次疫情中,作为深圳市疑似患者定点收治医院以及全市外籍人员就医及健康管理的定点医院,港大深圳医院积极主动发挥深港合作交流平台的优势,在多个方面探索创新。2月8日以来,为解决居住在粤港澳大湾区、长期往来深港的跨境居民就医难题,医院及时推出积极措施,为原本需要跨境回港就医的肿瘤患者、慢病长者及部分定期检查的孕妇等,提供有效的医疗帮助。
加大医疗融合 公卫服务一体
「疫情暴露了一些以前没有真正想到的问题。」卢宠茂表示,之前很多人觉得,大湾区的医疗融合很简单,只要把交通搞好,让深港两地的人去到自己想去的医院,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疫情告诉社会大众,一旦关口因疫情而关闭,跨境医疗出现很大阻力,这种「两地跑」的安排对于病人来说是不理想的。同时,隔离政策的出台,也为很多在深养老和需要返港买药的病人带来不便。
2019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卫生及医疗合作最受瞩目的一年,从中央到地方均出台了促进湾区大融合的政策法规。卢宠茂认为,「一国两制」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标准不应因社会制度不同而造成很大差别,反而更要强调有一个一体化的政策,「因为大家在公共卫生方面的目标是一致的,更应强调『一国』,追求尽量的融合,尤其是优点的融合。」 因此,大湾区九个城市、两个特别行政区在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领域不应只强调「两制」,更要重视「一国」,做到公共卫生一体化、医疗服务同质化,才能真正让大湾区成为一小时生活圈。
建立共享机制 强化协同效应
大湾区公共卫生一体化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科研技术、人才、物资、信息等五个核心要素。危机时刻,深港两地发挥各自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所长,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整体防控分别取得了积极成效。随着深港经济社会合作延伸,急需建立一个连接两地的公共卫生协同管理。
「疫情期间,给我很深的感受是,香港和内地几乎是各管各的『两制』,关口政策是最直接的体现,两边对隔离、做核酸的要求和措施都不一样,甚至有些香港的官员来问,深圳的政策是什么?」卢宠茂直言,以1.1万的香港跨境司机为例,他们运送了85%的供港物资,应该要全力确保畅通,「但据我了解,在深圳要求他们过关做核酸检测后,香港并未有官员实地到过口岸一线去了解他们的诉求或困难。」
卢宠茂表示,尽管深港合作交流频繁,但由于两种制度的差异,影响和制约了创新要素资源组合。对于两地疫情相关信息、跨境病案和救治情况,双方有必要建立实时共享机制,包括跨境人员的线上申报和追踪、检验检疫信息管理等,建议把智慧监控和管理、大数据分析与利用常态化,以利于疫情研判与防控决策。
他强调,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的最终目标是要建设「健康湾区」,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完善是基础性和关键性的环节。这次新冠疫情的发生,希望也成为深港医疗合作的催化剂,进一步促进大湾区卫生健康共建共享,希望两地政府再洽商建立深港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和医学影像检查、应急救援等资源共享机制,加快跨境合作和医疗融合,使「健康湾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