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古晋5日讯)时隔逾半个世纪,尼亚洞穴出土的人类骨骸,预计将明日运抵古晋,正式回归砂拉越!
据悉,此人类骨骸,共含有122件不同部分的人类骨头。
砂拉越博物院代院长达祖丁莫达表示,此人类骨骸原本是于昨日抵达,然而鉴于技术上的问题,有关骨骸将于明日正式送返砂拉越。
该批人类骸骨是于上世纪50年代末,于尼亚洞穴出土,经专业鉴定为6万5000年前的人类骨骸,由此证明了6万5000年前已有人类聚居在砂拉越的记载。
尼亚国家公园是于1958年首次进行考古工作,当时是由“砂拉越考古之父”汤姆哈里森率队展开,考古学家沙立布洛克也加入其中,而第二次的考古团队则由砂拉越博物馆及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在2017年携手组成。
其实,有关122件人类骨骸在上世纪60年代初,分批被考古学家送往美国尼瓦达大学进行深入研究,第一批包涵11箱骨骸,19箱其他生物样本和人类样本(1966年及1967年期间);最后30箱于1967年2月14日送往内华达大学。
有关研究包括探测骷髅的来源、年份及特征。
另外,早在2010年,时任砂首长敦泰益曾向美国提出索回骨头的要求,而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拿督再里那玛吉也曾去函要求将骨头运返砂拉越大学,然而都遭到美国当局所拒绝。该国的回应表示除非是由砂拉越政府或砂博物馆亲自提出申请。
较后,砂拉越于2017年3月8日与美国签署谅解备忘录,即具基于气候因素,将人类骨骸转移至美国佛罗里达州保存。
经过多翻协商,如今终于得尝所愿,骨骸终于成功被砂政府索回。一支以砂旅游,艺术及文化部部长拿督阿都卡林为首的代表团,亲自于上月21日前往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亲自监督有关人类骨骸的包装过程,以准备带返砂拉越,届时也将保存在新砂拉越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