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斯市31日讯)中国大使于红阁下致辞 表示,“昨天,苏丹陛下亲临汶莱中华中学百年校庆现场,体现了对汶中的关怀和对华校发展的支持。汶中不仅是汶莱历史最久的华校,也是汶莱历史最久的学校。在海外华文教育史上,像汶中这样承续百年薪火的学校都有令人敬佩的奋斗历史。值此汶中百年校庆的荣耀时刻,我代表中国驻汶莱大使馆向汶中全体董教生和校友表示热烈祝贺”。
中国驻汶莱大使于红阁下昨晚在出席汶莱中华中学一百周年校庆晚宴,发表上述致辞。
大使称,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汶莱中华中学的发展历百载,仰仗于各时期对中华文化怀有挚爱、兼具卓越见识亦好善乐施的华社贤达的奋力引领与无私资助。汶中创始人王文邦前辈仁者躬行以力,22年为学校殚精竭虑,倾注心血。汶中奠基人林德甫前辈对华教情之所钟,40年百折不回,坎坷弗辞。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汶中的成长依赖于默默耕耘、辛勤奉献的张凤池、叶清华等教育一线的师长。汶中发展进步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爱,尤其是华人社会的鼎力支持。在此,我向所有关心支持汶莱华文教育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由衷敬意。
中汶建交后,中国相关机构和中国驻汶莱大使馆热情支持汶中的发展。1998年汶中组团赴华考察。2002年起,中国相关机构为汶中选派教师。汶中师生多次受邀参加“寻根之旅”及其他参访交流活动并与中国学校结成合作伙伴。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帮助汶中量身定做新教材。中国驻汶莱大使馆长期支持汶中发展,向汶中捐赠或转赠助学款、图书、电脑及其他各类教学器材。
汶中积极支持大使馆举办的相关活动,使馆国庆招待会的舞台上常能看到汶中学生富有鲜明中华文化特色的文艺表演。汶中师生是“中国日”的主流担当。汶中老师作词作曲、学生倾情演唱,拍摄支持武汉抗击疫情的小视频。汶中师生为北京冬奥会拍摄的《一起向未来》手势舞在快手播放量高达79.4万人次。多年来,汶中致力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多元文化的融合,为汶莱多元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并积极促进中汶友好。汶中高中第53届毕业生马来姑娘欧如敏目前在中国东南大学用中文攻读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她说,汶中是她热爱中华文化的起点,汶中教会了她纪律、自信、动力和永远尽力而为的精神。
星光溢彩映衬辉煌历程,明月流辉装点百年华诞。汶中秉持“礼、义、廉、耻”原则,形成“三语并重,五育兼修”的办学特色。汶中是首批“华文教育示范学校”,成绩斐然。
选择大使馆赠送汶中百年校庆的贺礼颇费心思,既要弥足珍贵又要彰显中华文化色彩。最终我们选择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对联–“汶中育才绵延百年璀璨,鲲池腾龙辉耀婆罗荣光”。此幅对联文出自大使馆,赞扬了汶中教书育人的辉煌历史,称颂了汶中培养出如蛟龙出海般为国争光的人才。书写对联的是中国著名书法家崔承顺先生。通过“汶莱-中国一带一路促进会”陈嘉兴会长的穿针引线,我们方获得崔先生的墨宝。此外,大使馆还为汶中百年校庆准备了13万元人民币的礼金。
各位来宾,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结束的,确定了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点,也有基于中国国情的特色,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将为世界各国带来重要机遇和重大利好,中国愿同汶莱共同迈向现代化。
各位来宾,宋朝高僧景岑有云,“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汶中百年,昨日辉煌,已存青简;汶中未来,踔厉奋发,踵事增华。祝愿汶中再接再厉,勇创下个百年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