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出手完善香港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成为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的热话。香港文汇报昨日访问多位香港政界人士,他们均认为,要落实好「爱国者治港」原则,爱国只是基本的必然要求,过硬的治港能力正是完善选举制度后面临的最大考验。总括而言,要带领香港达至良政善治必须具备六大能力︰政治判断能力、把握大局能力、体察民情能力、推陈创新能力、前瞻跨界能力、协同作战能力。他们都认为,由爱国者组成的治港团队具备了这些能力,就能带领香港扬长避短、扭转困局,在新的大时代背景下再创辉煌。 ●香港文汇报记者 郑治祖
政治判断能力
要扭转香港整体利益被揽炒分子骑劫的局面,治港的爱国者必须要有政治判断能力。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表示,近年政府胆识不足,做事怕被批评反对,现时有中央撑腰,应挺起胸膛做事。
刘兆佳指出,在香港,这种政治判断能力可分为几方面,首先是要对国家状况、「一国两制」政策等方面有深入了解,明白香港与国家唇齿相依的关系,亦要清楚意识外界对国家、对香港的打击意图,同时要对香港面对的重要问题有了解,建立有利于「一国两制」、拥护基本法及特区与中央关系的论述。同时,爱国者更要善于接触联系群众。
他说,这不是对个别人士的要求,而是整个管治团队中要各有所长,并取长补短,以集体智慧去应对不同议题,要有历史视野、国际视野、战略思维,最关键还是要有勇气、有担当,为市民服务,以社会福祉为重。
全国人大常委谭耀宗认为,治港爱国者的政治判断力,其实就是要做到按宪法、基本法、香港国安法等相关法律依法行事,要做到拥护基本法、效忠中国香港特区。
把握大局能力
民建联主席李慧琼表示,爱国者只是最低标准,要治港还要有能力、敢担当,有关人士须站得高、看得远,了解国际形势、香港问题,并须积极推动发展。
李慧琼说,今年全国两会为香港带来不少好消息,尤其是「十四五」有关香港的内容丰富,要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等,「这里是充满契机的,所以(爱国的治港者)应积极作为,把握机会,充分与内地省市合作,积极主动提议和争取相关措施,急起直追,以达至双赢,否则只会落后。」
她说,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同样不容忽视,治港者应有把握大局的能力,推出相关政策措施,助港资企业、青年、专业人士参与发展。
工联会会长吴秋北表示,香港发展与国家一直息息相关,香港更要把握「十四五」规划及大湾区等机遇,故治港者必须了解内地,有开阔视野,掌握国家发展情况,再带领香港整体作出部署,影响大家一起拚博奋斗,借助内地的大市场,带动香港这个地方的发展。
体察民情能力
要做到良好管治,有关爱国者还要体察民情。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陆颂雄认为,体察民情的能力反映于管治者对香港的阶级矛盾、贫富悬殊、资源分配不公有理解,并要「贴地」,与基层有接触,了解市民生活及体恤他们的心声。
以香港现况为例,陆颂雄说,治港者必须解决住屋等主要问题,不能只停在自己的阶层看待现况,还要看社会的整体利益、普罗市民的看法,实现社会平衡,而非只让既得利益者尽取红利。
他以现时的失业问题严峻为例,指治港者要想办法提振经济,甚至推出破格措施,真正应对问题,「大家都要有承担,不能只靠政府。」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柯创盛表示,有关「爱国者治港」的原则,爱国只是基本要求,要治港必须要体察民情、接地气,了解不同持份者的意见,推动社会凝聚共识。
他认为可以参考新加坡的做法,让问责官员在地区开设办事处,进一步接触市民,代议士亦要加强与市民的沟通,真正做到上情下达。
柯创盛强调,「爱国者治港」不是要做应声机器,而是要作出爱之深、责之切的建设言论,并走入社区,全方位地做好相关工作。
推陈创新能力
治港者作为香港的带头人,必须有能力、有魄力推陈创新,大胆摒弃不适宜的经验。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卢瑞安认为,港英时期留下的很多思想未必适用于回归后的香港,香港留传和沿用的当时的思想和制度,亦未必是金科玉律,治港者需要用辩证的思维审视。例如在港英时期,英国政府为方便管治香港,鼓吹所谓公务员「中立」,在回归后显然不适用,因为香港是国家的一部分,治港者必须爱国。
他认为,一切照旧,不因应时代而改变,是当前香港常常陷入的盲区,治港者作为带头人,不能墨守成规、过分保守,应该按照香港现时的情况,大刀阔斧改变。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黄均瑜认为,破格求变是解决香港深层次矛盾的必要方法,因此治港者必须要有魄力、有担当。他说,因循守旧是没有风险的做法,而求变则需要承担风险,作为治港者需要有担当风险的能力,需要不断改善过往做法。
他强调,当前香港出现民粹化的情况,但若治港者提出的政策确实是经过深思熟虑并且符合香港长远利益的,即使市民一时不理解,亦要积极解说、说服,争取更多的支持者,令有利于整体利益的政策得以推行。
前瞻跨界能力
时代发展迅速,当下治港者的前瞻跨界能力,对香港发展产生的影响会较以往更大。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务首席联络官、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洪为民认为,治港者要有前瞻眼光,积极带领香港在影响未来的主要方面着力发展。例如数字时代下,科技互联网发展至关重要。
他认为,治港者首先要具备互联网思维,学会用市民乐于使用的新方式和市民沟通,亦可以用相关思维和科技丰富治理手段,例如政府可利用科技分析舆情把握民情,或做其他大数据分析等,从而为市民提供更准确、细致的服务。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资讯科技及广播事务委员会主席葛佩帆表示,无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完成好国家战略发展中对香港的定位,还是更好地服务市民,都要求治港者具备超前的眼光。以创科发展为例,香港近年虽已加大投入,但相关方面的整体水平仍然滞后。
她说,科技发展要「斗快」,但即使特区政府内部有部门想应用新科技,申请程序依然冗长,诸如此类的制度明显限制科技的发展应用,而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治港者缺乏相关思维,亦证明了治港者具备相关能力的必要性。
协同作战能力
凝聚爱国爱港力量协同作战,是治港者必备的能力之一。行政会议成员、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表示,香港特区实行以行政长官为核心的行政主导体制,行政长官作为治港者,不仅要确保行政机关顺利施政,亦要和立法会不同政党有效沟通合作,向司法机关说明「一国两制」下的宪制安排,聆听市民声音,还要在必要时向国际社会解说部分议题等,因此十分考验和需要协同合作的能力。
新民党立法会议员容海恩坦言,过往见到有部分治港者只顾自己部门眼前工作而不考虑香港整体利益的情况需要改善。她认为,需要有制度建立不同治港者的联系,治港者亦要有意识拒绝用狭隘的思想对待工作,要主动担当,将香港甚至国家的整体利益融入自己工作的理念中。
民建联副秘书长颜汶羽认为,无论是官员还是建制派等治港者都要明白,香港的整体利益凌驾于自己的利益之上,大家的最终目标都是为香港市民服务,所以有协同作战的基础。
他强调,爱国者分布在香港的不同团队、不同界别,治港者需要有能力兼顾不同阶层、群体的利益,从而凝聚共识,团结更多的治港者协同合作,令香港的整体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