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诗巫8日讯)砂拉越彭城刘氏公会永久名誉会长天猛公拿督刘利民表示,依据现有的组织结构和现今的政治格局,华人社团并不直接参与政治活动,但作为华人社群的代表,华人社团往往在重大相关课题与政府决策上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他称,当初华人初到南洋时,基于地方以及血缘的凝聚力,促使当时的人们结集成同乡会馆与宗亲会馆,以便彼此照应。
他续称,陆续来到的人们,为了得到人脉与经济上的方便,纷纷加入会馆寻求协助与庇护。
他说,会馆提供会员经济、住宿与谋生技能上的援助,也为会员调节纠纷等,因此迅速发展。
“为了适应环境变化,并顾及全体华人的具体需要,华社在各个不同时期作出相对应的调整,由于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多元化以及教育的普及化,又衍生出了工会、商会与校友会、公益组织与宗教团体等不同类型的华人组织。”
刘利民也表示,如今的华族同胞选择加入社团的会员,不再是为了谋生目的,更希望能在文化、乡谊、商业之间得到进一步的联系。
他在该会召开的第23届(2023-2024)会员大会暨选举上致词时,表示希望会员宗亲们在会中积极发表宝贵的意见,商讨如何提升公会的会务与活动,共同制定未来的方针及发展方向。
“我们原订于今日举行的第23届新理事会选举,由于提名人数不超过理事应选名额,所以这届选举的结果显而易见。”
刘利民希望宗长、宗亲们给予新届理事会大力的支持与配合,并一如继往地支持公会的会务发展,团结合作,达致成立公会的目的与宗旨,造福宗亲,为社会、国家做出贡献。
他强调,华人社团、华文教育、华文报刊被称为华人社会的三大支柱。
他亦表示,长久以来,这三大支柱一直是华社存在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们记录着华人的历史、彰显着华人的民族情感,在传承发扬中华文化、促进语言与民心相通等方面均有着积极的作用。
他解释,华人社团是指马来西亚华人民间所组成的非政府组织,估计目前在马来西亚约有9千个华人社团。
“华人社团除了为本身的会员提供协助之外,对于涉及华族利益的教育与经济课题,也会适时对外发表联合声明,并与相关政府机构进行交流,为华族争取最大的利益。”
此外,刘利民表示,尽管受到现有教育法令的限制,华社也依然全力支持全国各地近 1千200 所华文小学、60所独立中学,以及4所大专学院。
“在教育法令下,华文学校无法获得政府的全面资助,华校唯有通过华社与华人社团组织设立筹募基金会及募集办校办学的基金;同时对于贫寒家庭的学子,地方上的社团也设有助学金或贷学金来帮助他们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