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奕8日讯)马来奕中华中学校长张贵娟表示,随着时代的演变与科技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今学校上到教育,下到管理,再到教学与教科书都出现了巨大的转变,过去一直沿用至今的传统教育模式和性质亦已有所改变,学校不能再停留于过去“封闭式”与“单向式”的管理模式了,而必须作出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改变,使教师与学生可以在更优、更有效率和更健康及更安全的环境下进行高质量的教学与学习。
张贵娟校长是于日前参加由国务院侨办公室主办、华侨大学承办之“2023年海外华校校长华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后感言表示,在现今科技发达,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一间学校的掌校者若再不对过去的教育和管理模式进行全面性的探讨与改革,将肯定无法继续满足现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以21世纪的教育必须是超越区域、超越学校、超越课堂,如此才能让学校走入社会,走出区域,踏上国际。
她表示,这10天的研讨会当中,许多课程的议题是值得再去深思的,如李欣副教授的<新时代海外华校校长领导力模型分析>、胡培安教授的<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承>、曾焕强教授的<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与李小新副教授的<从儿童心理学理解学生的成长关键期>及洪桂治副教授的<海外华校教学质量管理>。这些课程都让人印象深刻,不仅让自己意识到,当一名掌校者是不易的,也必须要对各领域的知识有所了解和具备,否则将难以带领学校与时代平行。
她又表示,除了上述课程外,如今的掌校者若要使学校能成为一所高质量的学校,还需要有着中医保健养生文化的相关知识及高情商的领导力。
张贵娟校长也非常感谢国务院侨办公室和华侨大学,正因为有他们的牵线和主办,方能让海外世界各地华校的校长齐聚一堂,共同精进、交流与学习。也正因为有这次的难得机会,方让大家都深刻了解到如今海外世界各地的华校发展处境都非常艰辛,而各校之间平时又难有联系、交流与合作。这次终于有机会能借着研讨会连结在一起,互相认识、互相交流与建立关系,无疑对世界各华校未来在跨区域、跨领域的合作上,有莫大的帮助。
对此,张贵娟校长亦深有感悟的自觉,现今许多人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多只止于表面或片面,并无全面性和渗透性的理解;且在发扬上,亦只重于延续而不求“破”与“变”。所谓的“破”,即是要勇于冲破中华传统文化的束缚与框架,而“变”则是指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敢于与时俱进,求变创新;唯,此“变”是必须建立在不改变中华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因为中华传统文化已流传逾五千载,许多内涵是需再重新解读和赋予更全面的诠释,唯有这样才能令中华传统文化得以摆脱山重水复,迎来柳暗花明;否则它将会成为“创新”与“进步”的绊脚石。所以面对如此宏伟之理念和艰巨挑战时,世界各地的华校是难以再仅凭着一地或一校之力就可扭转乾坤,打破僵局;惟有团结合作,集思广义,才能突围而出,破茧成蝶。正所谓“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放眼全球,如今大至国与国间,小至人与人间,无不讲求合作与共存共享,互创双赢。是以,张贵娟校长恳切期盼,未来世界各地的华校能有更多密切的合作和往来,而这往来也并非一定要局限在教学上,可以是一切有利于推广华校或中华文化的形式。
她也表示,所谓的合作不仅是世界性的,包括汶莱本区域亦是迫切需要。因为汶莱华校若想将华校教育和中华文化在本国发扬光大,永续传承,名传世界,亦是件不容易的事。所以她认为,身为华校的掌校者应秉持着宏观的视野、广阔的胸襟与前瞻性的思维,自发性的互相寻求合作,截长补短,方能使华校突破现况,打破疆界,开创新章;也惟有如此,才能最大化的让世界看到汶莱华校,以及让世界了解汶莱华校如何共同努力推广华校教育及发扬和传承中华文化。
展望未来,张贵娟校长寄望华校间能秉持“本是同根生”的精神,在各校有需要,或是需要同进退时,可以互相给予帮助和支援。若欲达成此远景,华校的掌校者在思维上不仅不能固步自封外,亦要具备整合教育资源的能力、良好沟通能力、开放的观念和与时俱进的思维。
最后,张贵娟校长以这10天所学到的知识做结,即身为一个有素质的掌校者,除了需具备上述所述的能力外,亦不能只专注自校的荣誉或管理和发展。如同华侨大学涂伟处长于结业时所言,举办此次研讨会的目的,乃希望能为海外华校的校长在面对新时期时,能更好的对华校做全面的管理和升级,从而打造出华校的品牌和特色,进一步提升华校的教学质量,携手推动华文教育再上新台阶。张贵娟校长深信只要各华校间愿意敞开心扉,团结友爱,华校的未来路肯定是条康庄大道,并能续写璀璨的篇章。她也借用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副教授胡建刚的话做勉励,即“身为华校校长既要埋头做好教学,也要抬头思考华校的新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