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去年11月颁布的施政报告中,政府推出「跃动港岛南」计划,旨在将南区打造成充满活力,而且适合工作、居住以及休闲玩乐的地区。即使计划的具体细节尚未正式落实,但疫情期间随着港人本地游上升的趋势,无疑能给计划试试水温,也似是一场模拟考试。作为「香港后花园」之一的南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沿着海岸线的渔村承载香港的历史意义和人文精神,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孕育出香港独有的产业、历史建筑以及海洋公园、珍宝海鲜舫等著名地标。而「跃动港岛南」能否在政府的率领下,以焕然一新的面貌面世,甚至带动整个都市一同「跃动」起来?
被称为弹丸之地的香港,自开埠以来仅有百多年历史,却是一件埋藏故事的宝藏,单是南区就诉说着香港方方面面成长的故事。避风塘与香港仔海滨公园、新旧楼宇与工业大厦、游艇与舢舨的交错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致,是水上人、街坊感到自豪、且珍而重之的一片土地。在政府宣布推出「跃动港岛南」计划之前,在南区,传统的「舢舨旅游」以及私营或非牟利机构早就开始推广不同路线的导赏团,带领参加者从「昔日香港」出发,发掘埋藏在民间的故事。导赏团让人们重新解读、欣赏当区的风貌和人文精神,并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连结,盼给南区赋予新的意义。
「舢舨旅遊」轉型求生存
在甫進舢舨之前,沿着香港仔海濱公園就能看見黃色、上面寫上「舢舨旅遊」的旗幟隨風被吹起。據了解,今天能夠做遊客生意的舢舨僅剩下八到十艘。
已經步入七旬的朱燕萍(萍姐)擁有一艘舢舨,平日會親自開舢舨接待遊客,她形容自己幾乎一生都在舢舨上度過。她告訴記者,海域上有不同類型的船,而她開的是少有獲得政府發旅遊牌照的舢舨,每一次的船程約有45分鐘的導賞,帶領遊客穿梭海上的「橫街窄巷」以及著名地標。過去從接待大量的日本、韓國、西方國家以及內地客人,到去年因為疫情,開始接待本地遊客,萍姐不禁嘆息過去在岸上遊客「大排長龍」的光景已經不再。
「疫情關係,很多沒有來過香港仔的人來到都不知道有我們這種文化。過去香港人有錢就坐飛機出外。」本身能夠安然退休的萍姐,選擇趁着疫情留在舢舨繼續啟航,是因為作為一個徹頭徹尾的水上人,眼見逐漸消失的漁村文化沒有好好被重視和拯救,她決定堅守老本行,盼獲得更多本地人關注南區獨有的文化特色和產業。萍姐提到,要保留水上文化一定需要靠後人的承傳,但幾近式微的行業,既沒有師傅去做新的木船,還需要定期付出一筆昂貴的維修費,即使有人願意入行,也會被種種因素嚇怕。
「近日客流量本身就少,單是維修舢舨就用了半年時間,還沒有算上人工和油費,就付了三四萬出去。」萍姐唯有靠自己不斷轉型,迎合大眾的需要,比如:幫人拍婚紗和畢業照、重新布置舢舨、尋覓打卡熱點等投放更多資源,藉此延續傳統和吸引更多人關注漁村文化。
珍寶帶着傷感告別
見證着水上文化由盛轉衰的萍姐,被問到讓她感受最深刻的變遷,她毫不猶豫就提到剛剛結業的珍寶海鮮舫。她憶述自己四歲的時候就隨媽媽做遊客的生意,一定會帶他們到海鮮舫,甚至每逢媽媽的生日都會在那裏慶祝。另外,在扒龍舟的日子,海鮮舫的門前會有很多船隻排隊等着進去的景象對她來說依然歷歷在目。多年以後,就經常會看見很多明星和粵劇老倌到那兒吃海鮮,她感慨,那又是一個時代的變遷。「太白海鮮舫、海角王宮到珍寶海鮮舫,由媽媽帶着自己,到自己把孩子養大,甚至有了孫兒都有家庭的見證。沒有想過它就這樣落幕。」已經把自己當成裏面的一分子的萍姐表示,知道海鮮舫結業那一刻非常傷感。
「當時明明被稱為一個『王國』,為什麼現在會變成這樣呢?」萍姐坦言懷緬的情懷不會減退,也很想念昔日海上五光十色的大時代,但也必須接受漁業文化的盛世是永遠回不去了。
南區人冀不失舊香港特色
對於政府推出的「躍動港島南」計劃市民都有不同迴響,但大多區內的街坊都表示出發點很好,期待政府能夠盡早頒布細節方案。南區的街坊陳先生,住在鴨脷洲已經有十多年,他形容該區是自成一角、旺中帶靜的地方,同時也保留着漁村、舊香港的特色,因為在市區少見,這些風景對於他來說實屬難能可貴,因此期望計劃能夠在旅遊、保育、教育和經濟之間取得平衡。
被問到他是否擔心「躍動港島南」計劃落實以後會對居民造成困擾,他則表示即使南港島線多年前已經開通,但仍然覺得南區的交通問題尚未完全解決。他表示繁忙時間港鐵相當擁擠,但要是坐車則會有擁堵的情況。除了希望政府能夠再一次正視交通的狀況,他還建議要推動計劃,必須多加宣傳,以及編寫每一個景點的簡介和位置,讓市民明確知道當中的內容。同時,也可以跟區內的機構合作,讓計劃落實得更加貼近民意。
「我贊成計劃的推行,但是落實以後是否會影響居民、能否帶動經濟與就業,暫時還沒有看見具體細節,所以成效尚待觀察。」陳先生說。
沒有香港仔就沒有香港站在鴨脷洲洪聖古廟遠眺對岸香港仔, 用紅磚搭建、現為二級歷史建築的蒲窩青少年中心尤其吸引眼球。建於1891年,前身為舊香港仔警署,至今仍然保留着殖民時期的建築特色。經過歷代身份的變遷,1995年正式被活化成青年文藝創意基地。
蒲窩青少年中心屹立在香港仔的心臟地帶,具有歷史意義和價值的選址,彷彿奠定了它在南區肩負特殊的使命,除了給青年人開拓不同的機遇和發揮的空間,同時也通過項目「復刻南區」其中一個活動「南區導賞計劃」,培訓社區人士及青年成為文化大使,共同策劃導賞團的行程內容,以不同主題組成南區歷史文化徑,詮釋南區大大小小角落的故事,給前來的人收穫精神上的「紀念品」。
「香港這名字都是從南區的香港仔而來,很多有關香港的事都是先在這裏發生。」蒲窩青少年中心經理黃沛霖(Byron)領着記者遊歷導賞團其中一條路線,從過去以漁業為主的鴨脷洲,看超過半世紀的小店,然後到洪聖古廟看石灣陶塑,了解水上人的信仰以及它繁盛時期的背景,最後坐船回到香港仔,回到蒲窩青少年中心俯瞰、飽覽對岸幾乎整個鴨脷洲。Byron表示:「南區導賞計劃」一般會讓年輕人先在蒲窩青少年中心參觀再展開對區內的認識。中心對外看到的風景,能夠給年輕人有一個「overview」,然後一起下區看文化特色、通過與街坊對話聽故事,讓年輕人親自成為整個社區裏歷史文化的嚮導,帶大眾深入了解南區。
讓年輕人參與碰撞出火花
「南區導賞計劃」與政府推出的「躍動港島南」計劃一拍即合,蒲窩青少年中心董事蔡德昇(Stanley)感覺到,這種旅遊方式是社會的大勢所趨,有別於過去流於大眾化的旅遊熱點和方式,現在的旅遊人士,尤其是年輕人更傾向於在當地或者當區尋找人文的故事。「年輕人發現自己的旅遊需要,所以我們中心很多藝術項目以及導賞團都是年輕人自己想出來的。」Stanley認為政府為「躍動港島南」計劃勾畫了相當不錯的藍圖,因為南區歷史悠久,的確有很多關於漁民和地區的故事,該區年長人士比較多,卻同時因為興建了新的屋村,住進不少年輕人。他相信這樣的搭配,要是能夠有更深入的溝通和互相理解,必定會為南區碰撞出更有特色的火花。
「無論是街坊還是年輕人,實際上他們都很希望參與在『躍動港島南』的計劃當中。」Stanley直言南區有很多「寶藏」,即使計劃更多的細節尚待政府敲定,但相信蒲窩青少年中心能夠與一眾年輕人攜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尋找更多的資料、題材、人脈以及人文故事,來配合政府一同給南區賦予新生命和意義。他認為香港人大多住在石屎森林裏面,他們的幸福感除了來自於物質,實際上也與區內的文化氣息掛鈎。「很多時候年輕人喜歡來到我們中心參加活動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感覺到一份人情味。」除了一些固有和主流的景點,Stanley覺得同時也要懂得善用這份人情味來舉辦旅遊或者導賞項目,就可以給無論是本地遊還是外地人旅遊的平衡。「我覺得這些小故事是長遠吸引旅遊人士的重要關鍵。」Stanley說。
望政府貼地傾聽諮詢到位
「躍動港島南」計劃其中一項強調要讓市民體驗漁村風貌、歷史文化和生態旅遊,萍姐和Stanley 對計劃均表示歡迎,卻不約而同覺得政府必須「貼地」地聽取意見。萍姐就建議推行計劃的人應該親自坐上船體驗,而非在逗留在岸上,單憑風景去進行評估「躍動」的需要。在她心目中,政府一直很用心要將計劃推廣,但是往往在籌備期間沒有聽取業內人士或者真正熟悉該文化的人的建議,容易在過程上浮於表面,沒有諮詢到位。
「他們很少會真正關心到水上人這個小群體。」萍姐建議政府切記因為水上人文化水平較低,而忽略他們的聲音。「水上人才是真正漁村文化的起源。」萍姐強調。
除了聽取民意,Stanley 就期望政府能夠多投放資源予類似「復刻南區」的計劃當中,給年輕人機會去發掘更多小故事、製作地圖和策劃路徑,甚至多做相關的藝術創作,相信有助「躍動港島南」計劃注入更年輕、更有魄力的元素。
「其實年輕人大多都很想參與這一類社區活動,而且有時他們的建議都很好。」Stanley 期望政府能夠多與民間機構合作,尤其是青年團體,以完善整個計劃的設計。除此以外,Stanley 覺得適當的配套也相當重要。關注到平日周末的香港仔大街非常繁忙,交通的接駁、景點人流控制的措施,或許會成為政府在推動計劃時的難題與挑戰。
「如果這個計劃最後不單單面向外國遊客,而是同樣吸引到香港人、讓人感受到人情味的話,相信必定是很值得積極推行。」Stanley 認為人們對旅遊的心態和環境改變,政策亦應該有相關的應對。
●采、摄:香港文汇报记者 陈苡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