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日报HENG

联合日报HENG

醫院旁的「小家」 患兒心靈港灣

醫院旁的「小家」 患兒心靈港灣

「我们老家太冷了,『小家』住得又好又舒服,就不回去了。年后在重庆儿童医院覆查了再回贵州。」小卓的母亲口中提的「小家」,是位于重庆市渝中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旁的「奇恩儿童之家」。今年10岁的小卓身患神经母细胞瘤,母亲带着他从贵州来到重庆求医,农历新年前刚刚结束化疗。在这个「小家」,小卓和妈妈与其他重症患儿家庭,感受到了暖意。 2017年成立以来,这里已经接纳了2,000余个远道而来求医的重症患儿家庭。「来这里的每个家庭,大家都懂得彼此各有各的难处,每个人都不用强颜欢笑。同病相怜的家庭们互相取暖,互相鼓励。」患儿小宇的母亲说道。 在重庆儿童医院旁的家属区,临街的一栋电梯楼里,12楼和13楼都是「奇恩小家」,每套房皆为三室一厅,厨衞设备一应俱全,浴室厨具等可以免费使用。客厅的房间里有玩具柜、图书角、沙发、餐桌,粗略看上去和一个普通的家没有区别。 20元每日 减轻租房负担 「奇恩」创始人窦瑾是一位个子不高、中等身材的重庆女孩,大家亲切称呼她为「豆豆」。「我从一名公益志愿者到创办「奇恩」,与肿瘤孩子们在一起12年了,「奇恩儿童之家」从1间客房发展到17间客房,已经基本能流动满足前来就医的患者需求。」 一套房子的月租3,000元(人民币,下同),加上水电气和物业费每月支出大约4,000元左右,起初入住的家庭只收取10元/日,随着物价上涨,豆豆将价格调整到20元/日,特别贫困的家庭可以免费入住。「重庆儿童医院在西南地区的儿科是排名第一的医院,因此前来就医的家庭不少来自云、贵、川地区。肿瘤治疗的费用已经非常高昂,动辄每月几千元的房租对他们来说是雪上加霜,我亲眼见到一位患儿和她的母亲因为住不起宾馆,晚上睡在医院的过道上,我做『小家』的初衷就是不想再看到这样的现象。」 精心选址 方便患儿就医 不过寻找合适的房子做「奇恩小家」,可谓困难重重。首先必须是电梯房,方便患者轮椅上下楼,这一条就将周围不少价格便宜的老旧居民楼排除在外;其次楼层不能太低,要保证不潮湿、有阳光,这样有利于孩子们康复……在寻找到合适的房子后,还要做房东的思想工作。「许多房东比较忌讳有重病的孩子住在自己房里,我就反覆和他们讲述这个群体的难处,希望得到理解,租一套房子前后要跑一个月的时间。」 从「奇恩小家」步行到儿童医院不足5分钟路程,香港文汇报记者采访当日刚好是周一上午,「小家」的患儿们大部分都去儿童医院门诊,如果做了检查需要等待结果覆诊,就中午回「家」简单煮个午饭,等下午结果出来后再去医院。中午十一点,一位四川的母亲回到「小家」,看到香港文汇报记者,以为是前来谘询的病友,热心地说:「在医院附近煮饭都是30元一次了,你要是有需要就住在这里,不知现在还有没有房?赶紧去和豆豆预约。」 同病相怜 互相陪伴鼓励 9岁的重庆万州区骨肉瘤患儿小宇一家,已在「小家」住了近8个月。因为生病,小宇的一条腿无法正常走路。父母带着他包车奔波于万州老家和重庆儿童医院之间,对全家人来说,日常生活从聚会、旅行、逛街变成了吃药、化疗、检查。小宇妈妈这样比喻:孩子患病以后,家庭就好像是一座孤岛,跟外界隔离开。除了自己,没有人能真正感同身受。「来这里的每个家庭,大家都懂得彼此各有各的难处,每个人都不用强颜欢笑。同病相怜的家庭们互相取暖,互相鼓励。」 「医院附近合适的房子不好找,动辄需要租半年以上。」小宇爸爸说,「孩子做一场手术就要十几万元。我们更希望将钱花在刀刃上。来到「奇恩小家」后,不仅经济负担减少了许多,小宇和隔壁房间的孩子,也有说不完的话。」 「奇恩小家」在这座「孤岛」上,搭起了一座桥——患儿家庭来到「小家」后,豆豆和志愿者们会先送上一个「探访包」,里面有就医指南和营养食谱,「爱心小家」有十多个「互助群」,抗癌信息都会发布在里面。志愿者们为孩子们亲手做漂亮的帽子,购置假发,即使在化疗后头发掉光也能漂漂亮亮的。遇到孩子过生日,会举办简单的生日会,蛋糕、蜡烛、生日歌、一样都不少。 「今年除夕,不能回家的人们会聚在一起做顿年夜饭,包上一盘盘饺子,一起看春晚。」豆豆告诉香港文汇报记者,在「爱心小家」里,豆豆和志愿者们会尽力陪伴,「让家长们觉得,事情其实也没有想像中那么糟糕。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結他小鎮彈響國際音 產品八成銷海外

結他小鎮彈響國際音 產品八成銷海外

板材挑选、切割成型、拉装弦线……忙到农历新年前,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唐郚镇的昌韵达乐器有限公司的员工短暂休息了几天,农历正月初六又开启繁忙的新一轮生产。 「疫情以后公司产品出口连年增长,去年出口电结他等乐器15万把,2024年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五六月份,预计全年可达20万把。」昌韵达乐器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建军向香港文汇报表示。◆文/图:香港文汇报 记者 殷江宏、胡卧龙 山东潍坊报道 唐郚镇位于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南部,是一个因结他而闻名中外的特色产业小镇,被誉为「中国电声乐器基地」。难以想像,这个人口不足十万人的小镇,却拥有108家乐器生产及乐器配件加工企业,其中22家有进出口资质,各类从业人员5,000余人,乐器产品包括电结他、电贝斯、木结他、木贝斯、乌克丽丽、班卓、曼陀铃、乐器配件等八大类近400个花色品种。 小镇主营业务年收入十亿元 据昌乐县乐器行业协会总支书记玄海云介绍,唐郚镇年产各类乐器成品200万把、乐器配件400万套,主营业务年收入达到十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电结他产量占据全国的40%左右。 「我们这里的产品出口率在80%以上,主要销往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近外贸形势特别好,订单已排到了今年5月份,一些企业正在考虑增加生产线……」 「洋总监」质检助产品对标国际 一把把结他,把唐郚镇与世界连在了一起。 一个偶然的机会,来自阿根廷的乐手朱利安·加西亚在网上购买了一件产自潍坊唐郚的电结他,收货之后发现质量非常不错,便对这个小镇充满了好奇。如今,他已成为昌韵达乐器的质量总监。 「一个小城镇生产的乐器质量如此之好,而且大多数工人都是农民,是镇上的农民朋友们,他们学会了如何制作乐器,这真的很神奇。」加西亚在接受采访时对媒体表示。 加西亚是一名贝斯手,在南美地区小有名气。他在昌韵达的主要职责是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把关,不管是外观还是音色,这里生产的每一把结他在出厂前都会请他过来「质检」。他会根据国际市场的特点以及国际乐手的演奏习惯,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昌韵达乐器创始人张建军认为,这些建议不仅有助于公司产品的质量提升,对于产品走向国际亦起到积极作用。 拟建东南亚海外仓拓市场 昌韵达乐器成立于2012年。在此之前,张建军在镇上一家韩资乐器企业跑运输。公司刚刚成立时,厂房里只有十几个工人,几间闲屋和简单的工具。经过12年的发展,公司已拥有两个厂区,五条电结他和电贝司生产线,在打磨、抛光、组装、调音等各项工序上都配备专业的「手艺人」,年销售额近6,000万元。 张建军认为,昌韵达乐器发展的黄金期是疫情以后。最难的则是疫情期间,「那时候不敢动弹,到美国的订单走海运没有货柜,困在家里出不去。2021年开始,买卖开始变好,从2022年下半年起国外订单越来越多。目前公司的产品主要是销往欧美,未来我们将主攻东南亚市场。今年计划在东南亚设立多个海外仓。」 「疫情之后东南亚经济恢复比较好,现在发展比较快,消费习惯跟欧美相似,消费力也比较强,所以东南亚市场今后会是一个重点。」昌韵达乐器总经理张隆纲表示。和父亲张建军等老一辈创业者理念有所不同,张隆纲更提倡走出去和做大自主品牌。在他看来,虽然唐郚作为电声乐器的产业基地,确实有很多客户主动找上门,但相比之下利润太低,一直在家等客户显然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正打造自己的结他品牌 目前昌韵达主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贸易,线上借力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以及抖音直播的方式进行深度营销,线下则做工厂体验店,形成了一套线上线下完备的立体营销模式。值得一提的是,昌韵达正在打造自己的结他品牌「KRAIT」「ZLG」,改变以往全部代加工的局面。...

虛擬三維技術首次解碼「紅山漢子」

虛擬三維技術首次解碼「紅山漢子」

在现代科学考古技术的加持下,一代代考古人抽丝剥茧探寻人类起源,而神秘的红山文化也逐渐被揭开面纱。就在最近,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香港文汇报独家披露了一项刚刚获得阶段性成果的科技考古项目,他们运用三维技术首次根据出土头骨复原出了一尊男性红山先人的容貌。穿越数千年,这一突破将让人们一睹红山先人最接近真实状态的样貌。而随着考古人员不懈地研究和发现,红山文明是什么?它来自哪里,去向了何方?三大终极哲学问题的答案也逐渐清晰了起来。 ◆香港文汇报 记者 于珈琳 辽宁报道 从一块保存尚好的红山先人头骨,到科学地复原一个容貌细节丰富的古人类头像——计算机颅骨面貌复原技术是当下考古界研究应用的热点。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部负责人李海波作为牵头人,全程参与了自2023年以来该院与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共同开展的红山先人头骨复原项目。他告诉香港文汇报记者,经过近2个月加班加点的技术处理,这尊红山先民头像的复原效果可谓「达到最接近真实」。与此前广为人知的根据红山女神像而复原的红山女性形象不同,此次披露的复原像是第一次在真实红山先民头骨基础上进行的复原。「由于年代久远,能够得到像这个男性头骨保存不错的情况实属万幸。」 遗存出土红山先民服饰 从颅骨复原人像是一项以颅骨为基础,以面部软组织厚度为依据,结合人类学、解剖学等相关学科,科学地重现颅骨生前容貌的科研工作。此次复原的男性头骨来自于距牛河梁遗址核心区约80公里的辽宁朝阳半拉山红山文化墓地。「目前可以确定是男性,年龄在25至30岁之间。」李海波提出,根据目前复原的容貌形象,这一男性具有典型的北亚蒙古人种特征,「扁平后脑勺,眼角内眦,面部平扁,鼻梁不高,铲形门齿。」他介绍,项目组是在对颅骨进行体质人类学的测量和形态观察基础上,科学得出了颅骨的人种、性别、年龄的鉴定结果,再结合鉴定结果分析总结出颅骨五官及容貌上的细节,其中充分考虑了眼睛、皮肤和头发等部位的颜色。 「三维技术虚拟复原颅骨的生前容貌,涉及到人类学、解剖学、计算机、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与传统的雕塑复原法相比,具有科学性强、复原效果好、复原效率高的特点。」李海波介绍,未来将持续致力红山古人类的容貌复原工作。记者还从多渠道获悉,目前辽宁出土的红山文化遗存中,就有当年先民使用的服饰,特别是还出土过可分辨出左右脚的靴子残片等。「下一步我们想根据复原的红山先民形象,做成立体式的泥塑文创产品,让红山先民穿上当时的各季节典型服饰,为大家呈现更丰富的红山文化。」 农耕和渔猎文明并存 早在1985年,考古工作者通过碳十四年代测定就确定了红山女神头像的年代。如今,广泛运用动植物考古、食性分析、锶同位素分析、碳14测年、微痕分析、计算机三维技术等多学科先进手段,从红山文化遗址的生业模式、遗迹绝对年代、遗物制作工艺等考古结果分析,一项旨在走近「红山生态」的古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研究工作正在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 「比如,我们运用技术手段对人与驯化动物的骨骼分析,可以看到当时是农业文明与渔猎文明并存,但这两种生存方式的占比还是未知,有待研究。」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樊圣英在一项关于马鞍桥山遗址出土碳化植物遗存的研究中发现,这些红山文化早期的遗址遗迹中,呈现出了鲜明的农业社会的印记,「通过对111份浮选样品的研究比对,我们发现这一时期的农作物以黍为主,也有少量粟的发现。」同时,在对马鞍桥山遗址出土的22例骨骼的碳氮同位素分析中得出,其中红山文化人骨4例、采集的7,000多年的人骨1例,以及5例红山时期的猪骨,另有鹿、鸟、草兔等。 「这说明,先民的食物基本以粟类食物为食,家猪的饲养也非常依赖粟。」由此,樊圣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远古人类生产生活图景:在自然环境优于如今的红山文化早期,在茂密的温带阔叶林中,红山先民已经能够从杏、桃等果树中获得食物,同时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获得大发展,农业生产得到极大提高,社会人群也出现了长期稳定居住、生产和生活的状态,证明了红山文化社会正在经历复杂化发展过程。 至于网上自媒体称红山文化发掘出坩埚,意味着中国先民在新石器时代便已掌握金属冶炼技术的传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表示,坩埚的发现或许存在遗址叠加的问题,即红山文化与青铜时期遗址相重合,「但仍需进一步考证。」

牛河梁遺址推前中華民族起源 神秘微笑「紅山女神」 身份迷離

牛河梁遺址推前中華民族起源 神秘微笑「紅山女神」 身份迷離

编者按: 一尊由泥土捏制的女性头像,深藏在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文物库房中。这个造型古朴的头像,双眼由玉石镶嵌而成,微笑中透露着些许威严。虽然她已缺失体躯,但就历史价值而言却又堪称「国宝」,以至于被列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境展出的文物。事实上,当她在1983年于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第一次被拂去尘土而重现人间时,人们便对这尊来自5,000多年前的神秘微笑神像充满了好奇。她是谁、她为何出现在这里、她又代表着怎样的史前文明…… 不久前,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中,牛河梁遗址被确定为距今5,800-5,200年前后的中华文明古国时代第一阶段代表,甚至较早前同被中华探源工程所确认的拥国家雏形的良渚文明时期,还要早500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牛河梁遗址「红山女神」头像发掘出土的消息刚经新华社发布,香港文汇报就派员北上辽宁朝阳遗址一线采访。这给当时主持发掘牛河梁遗址的郭大顺留下了深刻印像。听闻时隔40年,香港文汇报再度派员采访「红山女神」,红山文化专家、辽宁省文物保护专家组组长郭大顺如同见了老朋友,滔滔不绝地向记者分享着40年来的研究成果。◆文:香港文汇报记者 于珈琳 辽宁报道 图:香港文汇报辽宁传真 时间回溯女神头像发掘出土的那个冬天。郭大顺说,「清理发掘女神庙工作刚开始,就在填满了红烧土残块的堆积层内,剥露出泥塑人像的肩部、手臂、乳房等残块以及彩陶大器残片、饰之字纹的陶器残片;还有塌落的多种仿木建筑物构件、壁画残块等。女神头像是(1983年)10月31日在清理这一堆积层的西侧时露出的。」 女神塑像未经烧制一碰就碎 这尊残高约22.5厘米的女神头像几乎与真人比例一致,由具有较大黏性的黄土掺草禾制成,且未经烧制。「出土时,头像外皮打磨光滑,颜面呈鲜红色,眼眶、面颊尤显,唇部涂朱。」更令人称奇的是,头像的双眼中均嵌有直径2.5厘米的淡青色圆玉片,且玉片正面为抛光凸起,背面正中嵌有短钉使其嵌进泥塑眼眶内。「这尊头像并非单独的头部塑像,从伴出的其他残塑件判断,这应是一个全身人像的头部。」郭大顺给出如是判断,并从头像面部特征确定属蒙古人种。「区别于(红山文化)东山嘴的陶塑雕像,牛河梁女神庙出土的雕像多为泥塑,只经过表面烘烤,一碰就碎,保护难度极大。」 「红山古国」出现社会分工 「这无疑属于大型塑像群体,而女神头像也不过是群神中的一个。」郭大顺介绍,在已经揭开的女神庙遗址表层,就已出土了至少分属六个个体的人像残件。他认为,这种大型人体全身像的塑造,难度甚大。在制作过程中,至少要经过搭骨架,选用黄土并加工,塑造以及彩绘和装嵌等多项步骤。「这批塑像主要用圆雕手法,有的塑件后面可见附贴在墙壁或其他构件上的断裂面,不同于一般的浮雕或高浮雕塑作法。」郭大顺认为,这显示出这一时期的雕塑技术已具规范化,可能出自专业艺匠之手,而这也正说明了红山晚期礼制的成熟,且已出现了明确的社会分工。 今年将系统发掘女神庙 红山女神是为何人?从世界艺术史看,人物雕塑占有突出的地位,其中女性塑像更在欧亚大陆到中美洲古遗址的古墓葬中较为多见,而这尊女神头像是在女神成群排列于其内的女神庙中的一件,这就以确凿的考古资料证实了对女神的崇拜。从我国原始宗教思想史和民族文化史看,这尊形神兼备的女神头像,是研究古代中华人种学和民族史的典型标本,它使亿万炎黄子孙第一次看到用黄土塑造的五千年前祖先的形像,泥塑的「黄土之神」也是民族之神。 值得一提的是,牛河梁遗址大量已发掘遗存都处于距地面一米左右的浅表层。而女神庙的塑像因为是泥土所塑,极易损毁,这使得相关发掘一直没有大面积进行。「在挖掘工作的同时,我们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考古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多学科的研究,以及用技术手段形成一个考古数据库,这些都是下一步应该着重的方向。」现任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的郭大顺说,「比如牛河梁女神庙目前只试掘了6平方米,还未正式发掘。」 「因为女神庙是第一地点较为特殊的一个遗迹单位,对全面认识第一地点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始终在牛河梁考古一线的带头人、「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贾笑冰,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郭明说。「今年会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发掘『女神庙』,目前正在做准备工作,包括制定发掘方案、文物保护工作预案以及考古工作方仓的建设等。」

《何以中國》創新講古 尋脈中華

《何以中國》創新講古 尋脈中華

耗时3年拍摄,走遍全国230个考古点和博物馆,累计行程超4万公里……8集纪录片《何以中国》立足考古实证,用影视语言解码中国万年文化史,用沉浸式复原带领观众走进历史长河,一窥文物背后的社会演进历程,探源中华文明。这部集专业学者智慧与上千名工作人员努力的探索之作,凭借过硬的实力「圈粉无数」,实现了流量口碑双丰收。在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何以中国》总导演干超直言这是一次最艰难的挑战,「我们希望通过考古的视角和创新的表达,让观众能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我们的文明和我们的国家创生时期的灿烂。」在干超看来,科技手段的合理运用,也让整个纪录片的呈现更贴近史实。◆香港文汇报记者 倪梦璟 上海报道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家书,记录了秦士兵黑夫和惊对家人的牵挂,这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私人书信,《何以中国》第一集《秦汉》的故事,也由此展开。此后,从《摇篮》、《星斗》、《古国》、《择中》,再到《殷商》、《家国》、《天下》,从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交替时期开始,影片覆盖了近一万年的历史,从考古的角度,对历史进行了延伸解读。 这部由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市文物局支持、上海广播电视台打造的系列题材纪录片,立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最新发现,讲述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华文明创生的故事,以影像溯源历史、寻脉中华。 影片中,有一半的历史是在夏商周三代之前的史前时期,没有任何文字记载。「通过考古学的视角,我们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见证中华大地的先民走向农业定居,组成家庭和社会,建立早期信仰与文化审美,开始五湖四海间的交流,形成区域古国和早期文明,开启夏商周的王朝时代,直至秦汉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伟大历程。」干超表示,中华文明发源、发展、壮大的主脉,正是《何以中国》所要揭示的核心内容。 纳人类学研究 让文物说故事 想要将这些没有史料记载的远古故事完整呈现并非易事,为此,影片运用大量的考古报告和研究成果,导演的角色也从「创作者」转变为观察者与解读者,通过覆盖全国的文物和遗址的纪实性实拍,以及大量历史场景重建等方式,展现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 以第二集《摇篮》为例,影片中贾湖遗址先民通过一件骨笛乐器,传达对自然天地的感知,承载着族群内的文化传承。为求真实性,片段中出现的七孔骨笛根据河南博物院的藏品进行复原,并邀请骨笛艺术家创作,小演员为了一分钟片段,学习了三个月骨笛。 干超告诉香港文汇报记者,「这支骨笛上面有裂痕,显示它断过,又被主人细心地缝缀起来,从这一个细节,可以发现这件文物背后蕴含的人文温度。考古学呈现出的是物质文化,我们结合人类学等多学科研究,进行一定的合理的推测和想像。通过文物,追寻背后的人与社会的面貌。」 这样的表达手法贯穿整辑纪录片。在干超看来,这些细节与考古发现,展现出新石器时代的远古社会并非如今人想像的那样茹毛饮血、野蛮落后,相反,先民通过定居和农耕,聚族而居,其遗物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这些发现让我们重新审视远古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 实地调研实拍 3D建模+特效 为了更好地呈现效果,摄制组运用了不少科技手段。例如讲到良渚文化时,由于无法建造一个完整的莫角山宫殿和广场场景,摄制组通过部分实景搭设结合三维建模来进行场景还原。「当时美术组制作了一堵大约7米宽的宫殿墙体,并架设了柱体、门廊、房顶及台阶,两侧配备绿布,后期制作时以实拍为基点,将整个宫殿和广场完整地创造出来,并完美配合演员走位和光线,使观众感受到大祭祀中良渚古城的庄严和宏大。」 此外,为描绘周边的自然和山体布局,摄制组花了近一年时间进行实地调研、测绘和数据收集,最终呈现一个令人惊叹的良渚城。 为充分展示复杂的青铜器纹饰,摄制组还引入三维扫描和CG制作,以科技手法将再现的文物放置入实拍环境,展现出真实、精彩、完美的效果。 第二季筹划中 聚焦精神根脉 《何以中国》收获了观众们的热烈反响和期待。干超透露,计划第二季探索中国人的文化和精神根脉,目前已经开始组建专家团队,并与相关领域的顶级专家深入交流和合作。「我们希望借助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为第二季的制作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同时,继续探索和创新制作方式,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历史文化内容,让观众在欣赏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港校灣區建分校「多點開花」增聯動

港校灣區建分校「多點開花」增聯動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5周年,当中提出要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支持粤港两地高校合作办学、鼓励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开展相互承认特定课程学分及实施更灵活的交换生安排等。近年来香港各所大学踊跃于湾区内地城市建分校,目前正呈「多点开花」之势。其中,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已分别在珠海、深圳、广州及东莞建立校园,各校并以多元创新方式与香港校园联动,包括两地修课的「2+2」双主修课程、延伸交换学习计划、学分互通互认安排等,既深化两地学生学习体验,亦可借香港国际化的高等教育联系世界,同时发挥两地校园协同互补的优势特色。◆香港文汇报记者 钟健文 浸大早于2005年已在珠海联合创办了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是第一所进军内地设分校的香港院校。浸大副校长(教与学)及署理文学院院长周伟立日前对香港文汇报表示,校方正加强两地校园协作,包括今学年推出「大湾区延伸学习计划」,两校共约100名学生可进行一学期或一学年学分互通的交流学习。而两地校园亦可成为联系世界的「桥梁」,去年10月起每位到港浸大的海外交换生,可选择同时到访大湾区内地城市,并于UIC住宿以感受大湾区文化,目前共吸引来自40个国家及地区的180名交换生参加。 中大首推「2+2」双主修课程 中大与中大(深圳)亦在今学年推出首个于两地校园各修读两年的「2+2」双主修课程,包括主修跨学科数据分析,及从两校指定课程中选择另一主修,学生亦可于港深两地进行学习、研究及实地考察,及在国际和内地顶尖机构实习。中大入学及学生资助处处长王家彻日前回覆香港文汇报指,首届课程有约480名港生经联招报读,共录取约20人,初步观察两地同学对课程设计与修业安排评价正面。他透露,两校将于2024/25新学年增办包含航天科学与地球信息学的双主修课程,目前进度理想,预计会在港深各取录25名学生。 科大(广州)则在2023年取录首批140名本科生,当中包括12名港澳台学生及3名国际学生,该校2024年起亦参加了「内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计划」,直接以文凭试成绩招收港生。此外,科大与科大(广州)亦提出,两校学生如符合相关要求,可互相修读对方学校科目及学位课程,所得学分自动互通互认。 至于位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的城大(东莞),2022年6月获国家教育部批准筹备设立,一期校园刚刚在2024年初启用,预计最快今年招收本科生150人和硕士生450人,未来十年招生规模达六千至一万人。城大与城大(东莞)并将合作建立研究中心和实验室,推动跨学科研究和科技创新,以及在教研及知识转移领域实现互联互通,共同打造大湾区人才高地。 获两校资历利学生发展 立法会教育界议员、教联会副会长朱国强日前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指,港校进军湾区内地城市合作办学,可让香港高等教育的优势能在大湾区得到更大的发挥,促进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而两地校园优势互补,更超越以往单纯「输出教育」的层次,当港校及内地分校的学生可互相修读对方科目与学位课程,能达至资源共享及跨地域合作,帮助学生建立相关人脉与掌握产业链,取得两校资历也有利于他们在大湾区的事业发展。 立法会议员、教联会副会长邓飞日前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也指,两地合作办学能以香港国际化的专上教育模式去培养内地的尖子学生,帮助培养更多国际科研人才;香港的大学也可充分利用内地的土地和学生资源、政策便利等,发挥更大影响力,并可利用内地校区提升学科的灵活性和弹性,培养学生成为追得上时代发展的多元化跨学科、跨专业人才。

善用灣區資源 推動科研發展

善用灣區資源 推動科研發展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焦点之一。《纲要》发布5年来,大湾区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其中一个最具实力和潜力的创科集群地。事实上,从科研资金「过河」、国家开放多项科技计划予香港学者申请、数据和物资等创新要素逐步有序流通,以至目前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五年间大湾区创科从不间断地取得突破,助力无数区内学者和初创企业茁壮成长,为国家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提供支撑。香港多名创科公司创办人、大学学者及创科界代表日前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指,大湾区拥有完整的创科生态链,于人才、政策、资金、市场等方面均见优势,而且当中仍有无数潜力尚待发掘,深信未来湾区创科发展定必可进一步用好各城市所长,将国际创科中心做得更好。◆香港文汇报记者 姬文风、陆雅楠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四年蝉联全球第二位,是研究、产品开发和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而湾区各城优势互补,更是成就国际科创中心的关键。 香港中文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教授卢怡君是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首批港澳得主,她专研优质、安全且便宜的储能电池,2020年开办初创公司并在深圳设立了研发中心,目前进入融资阶段,以筹集更多资金拓展生产线,目标在两年内推出产品。 卢怡君表示,公司过去虽获众多支持,包括获企业投资数千万港元协助将「安全低成本液流电池」技术商业化,但要在港建立中试基地还是相当困难,「相比之下在深圳能够租到更便宜的地方,而且深圳和香港之间有很多联合(资助)项目,推动深圳院校和公司,跟香港学者深入合作」,有助香港初创企业有更大发展。 她特别提到,香港虽然不乏研发人才,但相对缺乏产业化过程需要的大量应用工程人才,「电池里面所有材料你都清楚了,但要将它放大成产品,怎样降低成本,怎样增加效率,这时候需要的不是研发技能,而是工程化。我觉得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有助我们接触更多不同人才,这也是我们把中试基地设在深圳的重要原因。」 国家正朝着「2060」双碳目标迈进,卢怡君深信团队工作可为此作贡献,而大湾区正是最佳发挥舞台,「正因国家有此明确目标,不论是申请资助,做产品规划还是拓展业务,我觉得都有很大支持。」她说,目前很多能源企业均有意进行转型,只欠缺安全、便宜的储能方式,导致难以大规模应用再生能源,「所以我们很清楚知道,这是个『卡脖子』的重要问题,而这给了我们很大原动力。」 学者:港可助推广创科成果 立法会选举委员会界别议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锦辉则表示,对整个创科生态链来说,香港于湾区的定位可以专注在「上游」和「下下游」的两端。他分析,香港有五所世界百强大学,在高等教育及上游研发有许多「宝藏」供发掘其商业化价值;至于湾区内地城市则可承担评估和应用测试角色,及负责中游的科技转移;而整个大湾区拥有8,000多万人口,拥有广阔的下游市场潜力和投资机会;当在湾区成功建立市场案例后,香港再可利用自身优势进行「下下游」的国际化融资和推广,让湾区创科成果走向全球。 立法会科技创新界议员邱达根指,过去五年间大湾区各内地城市于创科方面已取得瞩目成果,广州、深圳等城市诞生众多领先创科企业,香港在金融科技、学术成就等方面成绩斐然,无数顶尖科学家更是云集于此。惟他亦强调,大湾区创科仍有众多潜力待发掘,例如目前各内地城市资助政策不一,「未来是否可以统一去做,免得科企要逐一『格价』呢?」或让大湾区各城市共同设立基金,共同投资湾区创新科技企业等等,期望有关当局可全面检视现行大湾区创科政策或试点,未来把好的政策和措施应用到整个大湾区,让其更蓬勃发展。

以为省钱却花更多钱 第六种习惯最严重

以为省钱却花更多钱 第六种习惯最严重

很多人都想要通过省钱来应对不断增加的日常开销,可是在节省开支的时候,很多人却会陷入误区,感觉怎么省钱却也好像没有省到多少钱,反而增加更多开支。 《Inc.》杂志就列出6种看起来能帮你省钱,但实际上却会让你花更多钱的错误消费习惯。 1)认为购买旧车比较省钱很多人都认为购买新车开销太大,所以考虑买二手车。但他们却没有考虑到旧车的维修、保养与保险费用可能超出预期。所以很多时候,勉强使用车龄已高、各方面效能低落的旧车,反而会让你不自觉花费更多。 2)喜欢买促销商品在如今的网购时代,很多人都会被促销产品的低廉价格所吸引,眼里只看到便宜,却忽略了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些产品,比如一些没喝咖啡习惯的人,但却告诉自己要不要试试看开始喝咖啡)。其实有些折扣商品,都是用过高的定价来呈现实际售价的差距感,就是所谓的假折扣,所以实际上并没有省下多少钱。 3)偏好低价衣物购买低价衣物看起来是能节省开支,但这些衣物通常品质不好,容易褪色或脱线,而且又无法试穿,但很多人就是有那种“反正便宜,不适合就丢了吧”的心态,所以很多时候买了这些衣服都很快丢掉。这样一来,买的便宜衣服也越来越多了,无形中让你用了更多钱。 4)只存钱放银行把钱存入银行的储蓄户头是一般人的习惯,但由于存款利率普遍不高,通货膨胀又越来越惊人,所以只把钱放在银行等同让钱越变越少,越变越没有价值。 5)为了免运费买更多很多消费者在网购时常常会为了节省运费,就加购一些并不需要的商品,所以很多时候这些东西加起来的话,花费其实是高过运费的,最终导致远超预算。 6)延迟或拉长健康检查许多人都觉得健康检查是不是必要的,所以会延迟或减少健康检查的次数来省钱,这是最大的误区。因为健康是财富的基础,如果你因为节省健康检查而错过早期疾病的预警,未来可能需要支付更高昂的医疗费用来治病,甚至丢了生命。

有公司称是50万失主 警:至今没现身认领

有公司称是50万失主 警:至今没现身认领

早前发生50万令吉巨款被遗弃在购物商场停车场后,虽然有一人报警声称是失主,但没有接受警方进一步录取供程序和出示证据,因此迄今仍没有真正的失主,认领这笔巨款。 雪州总警长拿督胡申证实,在此案发生后,警方接到一名资讯工艺公司的主席的投报。 他说,根据这名四十多岁的本地人士,对方声称有关巨款是属于该公司的钱。 “不过,他在报警后,却没有现身接受警方的录取口供程序。” “警方还在等待他现身,以接受白沙罗警局局长录取口供和出示证据,来证明该笔巨款确实是属于该公司的钱。” 胡申周六受询时强调,迄今,这笔巨款的真正失主身分,仍未获得证实。 周三(20日)上午8时,八打灵再也白沙罗一间购物商场的保安员例行巡逻时,突在停车场发现一个没有上锁的行李箱。 当保安员发现行李箱内藏有大批现钞后,马上报警。 警方调查,这个粉红与白色行李箱,仅装着现钞,分别是100令吉、50令吉与10令吉面额的现钞,初步估计,里头装着的现款数额,超过50万令吉。 失主受促携带相关证明,前往警局认领这笔钱,若这笔巨款始终无人认领,将交给国家银行进一步处理。

黄日昇:砂政府对PADU有所保留 政府应考虑展延注册期限

黄日昇:砂政府对PADU有所保留 政府应考虑展延注册期限

马华副总会长拿督斯里黄日昇指出,随着砂拉越政府已表明对中央数据库中心(PADU)抱有保留,因此他建议政府考虑展延注册期限,而不是试图以强硬态度,包括指不注册者无法获取援助金的条件,来向人民施压。 黄日昇指出,根据截至3月17日的数据,国内只有543万人已更新PADU,同时也揭发全国多达4752个住区属于“真空地带”,完全无人注册,因此在剩下约1星期时间 ,相信是根本无法达到全民注册的目标。 “政府在开始这项PADU计划的注册时,根本就是没有考虑周全,也完全没有从人民的角度出发,以为只是以‘有注册有援助金’向人民施压,就可以获得人民的回应。” “人民对此系统还有许多不明白与不了解,更不用说是否相信和是否有信心,政府也没有对症下药,先去解释让人民了解,再从各个方面提高人民的信心。” 黄日昇周六(23日)发表文告称,砂拉越旅游丶创意工业和表演艺术部部长拿督斯里阿都卡林也表明,砂拉越政府对PADU抱有保留态度,而且最近的州内阁会议上也曾进行了讨论;对阿都卡林个人而言,注册PADU就如赤裸裸的暴露自己。 黄日昇说,连砂州政府也有如此看法,到底多少人民会接受PADU,从目前注册人数的数据上,也已有了答案。

Page 1 of 2585 1 2 2,585

GD Today

《台湾通史》白话文版来了,岛内教育工作者盼台湾人有机会“知台湾事”

近日,《台湾通史》(译注本)简体版历时三年打磨后正式发行。在新书发布会当天,《台湾通史》(译注本)简体版出版商福建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和海峡出版发行集团也与台湾南天书局正式签约,合作出版繁体版本。 “具备民族史观的《台湾通史》对现今台湾年轻学生的历史教育有很大意义,我建议可以在校园间举办围绕该书的读书会或者写作比赛,让更多台湾学生深入阅读这本书并推广开来。”台北第一女子高中语文教师区桂芝对GDToday记者说。 《台湾通史》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连横所著的文言纪传体通史,首次完整记叙了台湾从隋代至1895年被日本窃据期间1290年的历史。全书共36卷60余万字,于1920年起首次在台湾出版,其中所表现出的鲜明中国国家意识和民族史观为两岸学者公认的一大特点。 2021年,在《台湾通史》出版百年之际,福建省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组织闽台两地多所高校的2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启动对这本书的白话文译注工作,以期用“适合年轻人阅读”的方式,让读者了解真正的台湾历史。 《台湾通史序》中写道:“古人有言,国可灭,而史不可灭……凡我多士,及我友朋,惟仁惟孝,义勇奉公,以发扬种性,此则不佞之帜也。”《台湾通史》(译注本)简体版总统稿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原副院长邓孔昭教授曾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台湾通史》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绝佳范例,让中华文化在台湾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永续发展,是连横先生矢志不渝的初衷。 邓孔昭教授提到,团队编写《台湾通史》(译注本)的工作并不容易,为了把连横原文中的古雅词句和典故用流畅优美的白话文真实再现出来,他们“翻烂了《辞海》《辞源》”。 另外,团队也翻阅大量书籍进一步对书中内容进行史实校正和历史考证。“虽然艰难,但大家热情很高,都觉得有意义。” 连横及《台湾通史》 据记载,连横年少时便收到父亲连永昌所赠的《续修台湾府志》,并被告诫“汝为台湾人,不可不知台湾事”。其后在1908年动笔撰写《台湾通史》,为“婆娑之洋,美丽之岛”记录下历史上的人文风情、民俗传统以及重大历史事件。 “很可惜的是现在台湾很多年轻人仍是‘不知台湾事’。民进党就是希望年轻人在没有历史可读的情况下,产生认知混乱,不知道自己历史的根源是什么。”区桂芝向记者强调,所谓“台湾文化”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民进党无所不用其极在岛内推行“去中国化”,实际上就是想蒙蔽台湾民众,妄图割断两岸的文化联结,造成台湾新一代青年对国家认同的扭曲。“有些同学甚至说,我阿嫲说‘台语’(台湾闽南语)的,不说中文。我就说,‘台语’不就是中文的一部分吗?” 为进一步加深“去中国化”,2017年民进党将台湾课纲中高中文言文的必修篇幅要求大幅缩减至15篇,并且把《台湾通史序》剔除出中学课纲。区桂芝对此深感痛心,多次与台湾“历史教育新三自运动协会”成员赴台湾当局教育主管部门前陈情抗议,要求重修“108课纲”,提升初中和高中“国文选文”的文言文比例,并重新改回中国史课纲。 连雅堂先生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连惠心在《台湾通史》(译注本)新书发布会上表示,台湾由于教改、民进党“去中国化”的意识形态,导致历史教科书内容大幅删改。这让很多台湾孩子根本不知道台湾在日据之前发生什么事,实在令人痛心。 她还提到,连横当初写《台湾通史》是为了要保存在日本铁蹄之下快要被消灭掉的中华文明跟中华文化,“但很不幸的是100年之后同样的问题又出来了,又是有人要灭掉我们的历史,这次不是日本人,这次是自己的人,这是非常不可原谅的事情”。

内地、香港、东盟纺织业界签署合作备忘录,香港积极打造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

记者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获悉,3月21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纺联)、东盟纺织工业联盟(东纺联)、香港纺织业联会及香港纺织商会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旨在共同深化三地业界的区域合作,探讨“一带一路”商机,促成三地市场、科研对接,深化互利合作。 据了解,东纺联有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泰国、缅甸等8个国家代表出席。在签署仪式后,三地行业联会在现场召开共建“一带一路”研讨会,以“深化中国内地、东盟、中国香港联系 激发合作新高度”为主题,促进三地交流,既让内地更了解东盟市场和投资机遇,同时亦让东盟更了解中国内循环市场潜力,以发挥香港作为“门户”角色,建构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充分发挥香港“国际化”优势。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致辞时表示,去年“一带一路”十周年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就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出了八项行动,在“一国两制”下,香港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一直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参与者、贡献者和受益者,未来也会继续为倡议的推进贡献更大力量。今次三地的纺织业商会在香港签署备忘录,正好体现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的重要功能。他亦提及,近年国际贸易格局深刻变化,故在上月发表的《财政预算案》中提出将香港建构为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透过设立单一窗口,冀吸引内地生产企业来港设立管理离岸贸易的区域总部,并更好支援它们在“一带一路”市场的发展。 纺织及制衣界立法会议员陈祖恒表示,业界乐意担起“前锋”角色,强化香港的“门户”功能,推动香港建构成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未来业界亦会与东盟有更多交流合作,讲好香港故事,甚至再“连线”其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升新质生产力,开拓更多商机。 中纺联会长孙瑞哲认为,“一国两制”的香港自由开放、兴盛稳定,是中国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香港在全球纺织版图中举足轻重,是纺织商贸的枢纽、时尚文化的高地。 他表示,中国内地、香港与东盟是全球纺织供应链上的核心力量,期望透过“破与立中创新”“竞与合中发展”“融与通中开放”三点期望,开辟出全新领域,共同书写“一带一路”上纺织产业协同创新的锦绣新篇章。 东纺联会长Albert Tan则表示,备忘录是三地业界合作的重要里程碑,将有助促进三地的贸易和工业发展、投资机会、资讯流通、会员企业、行业展览等其他互利共赢活动。同时,也彰显三地业界对强化策略合作关系、寻求更大发展机遇的坚定决心。他认为,要提升东盟和亚洲经济体的竞争力,可透过加强与内地和香港业界的创新科技合作促进生产力,并强化东盟作为内地及香港出口至不同市场的跳板。

深圳高铁站将设“港商服务站”!

3月21日,由香港贸易发展局及广东省香港商会联合主办的粤港服务业合作交流会暨“2023金领航奖”颁奖典礼在广州举行。300多位来自粤港两地的政商界人士和在粤香港青年出席活动。   交流会上,香港贸易发展局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赵永础就“粤港服务合作新机遇”进行主题演讲,在新国际形势下面临的挑战,粤港企业该如何把握机会,创新发展。获奖企业代表新鸿基地产、大湾区医疗、李锦记酱料以及夏国璋龙狮团也分享了企业在创新发展和ESG方面的成就,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粤港之间优势互补,可以携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赵永础表示,内地企业可利用香港平台共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而香港也可以利用内地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推动科研成果的落地,从而推动香港创科的发展。   香港贸易发展局华南首席代表黄天伟在活动上透露,香港贸发局与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广东省香港商会携手共建的首个设于深圳福田高铁站的GoGBA港商服务站即将启用,将全方位支持港商在大湾区发展。同时,香港贸发局会在协助企业把握商机、开发不同新兴市场、助力中小企数码转型以及加强展览会议数码服务这四方面,全方位为香港企业提供升级支援。   据了解,“金领航奖”于2018年创办,旨在表扬表现卓越及优秀的企业,同时促进大湾区内港企的交流互动,提升公众对香港品牌及服务业的认知及认可。金领航奖举办至今已经是第五届,本届延续了环保及ESG特邀奖,鼓励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和推动国家节能减排双达峰的号召。经过四个多月的评选,评审工作于2月底完成,最终11家企业共获得12个奖项的评定。   广东省香港商会会长罗慧馨表示,在竞争越发激烈的当下,香港商会创办的金领航奖,将有效助力企业拓展知名度,为有意到湾区发展的企业或年轻人提供经验、带来启发。本届活动还邀请了在大湾区就业的香港青年及香港学生参与金领航奖的相关工作,让他们了解企业在大湾区的发展情况,更积极融入大湾区的生活,以青年人吸引更多青年人到大湾区。   GDToday记者 李心迪

气候数据变身唐代甜品!这位粤校毕业台青走入国际创意盛事

“这次能在‘西南偏南’上展示我们的创意设计作品,我感到很欣喜。用一种具有东亚特色的点心来创意性地展现全球气候数据,为数据可视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探索。”近日,2024“西南偏南”大会和艺术节在美国得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落下帷幕,台湾青年、跨界设计师黄翊扬首次将作品《DATA WAGASHI》(和果子数据)带上大会舞台进行展演,并在会后与记者分享了这一奇妙的旅程。 据了解,2024“西南偏南”大会和艺术节聚焦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多元创新,包括人工智能、太空探索、医疗保健和无人驾驶等领域的新技术和新趋势。“西南偏南”的名称灵感来源于导演希区柯克的经典悬疑片《西北偏北》,大会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集科技、音乐、电影、交互式多媒体于一体。2000年以来,它逐渐引入更多科技交互的创新概念。其间除五花八门的讲座外,创意产业博览会、扩展现实(XR)体验展、富有科技感的艺术装置系列展示、面向全球科技初创公司的推介奖和旨在发现“变革性和前瞻性”创新的创新奖评选活动等也颇具特色。 黄翊扬(左)与合作人在展演现场 “用食物来充当媒介可以克服对数据的疲劳。我们通过一样具体的、世人所熟知的传统点心WAGASHI(和果子),把屏幕上的数据转换为生动迷人的多感官体验,充分调动观众的视觉、触觉和嗅觉。”黄翊扬告诉记者,和果子源于唐朝,先人们制作出漂亮又美味的点心“唐果子”配以茶饮享用,日本遣唐使品尝后为之惊艳,将这种茶点技艺带回日本,并延伸出不同形态的甜点。在他和合作人(王天歌)的感知中,茶点是季节流变的一种缩影,用于展现气候变化数据具有异曲同工的趣味。“这从某种程度上展现着中国人的审美倾向。”黄翊扬说。该项目从2023年初开始孕育,曾登上波士顿设计周等多个艺术展,在不少数据科学家和设计师的建议下,项目不断扩展优化,直到2023年底被“西南偏南”大会和艺术节采用。在展演当天,数百位来自全球各地的观众来到现场,体验这场“色香味俱全”的数据艺术实验。“很高兴我们的设计受到这么多关注和认可,希望明年还能带来新的作品。” 在黄翊扬看来,过去在广东和香港的求学经历给了他不同形式的滋养,为自己如今的设计师之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小学一年级起,他就随父母来到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求学,青少年时代的记忆中充满着广东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城市氛围。“我到过广州、深圳、中山、珠海等地,在这些地方可以遇到不同背景的人们。(这些城市)给我感觉很多元包容,很有活力。” 高中毕业后,黄翊扬选择到香港大学攻读向往已久的建筑学专业,并以此为平台接触到国际一流的建筑业者和学者。“在香港总能看到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包括来自国际和本土的艺术展览、大师讲座,当然还有一直更新换代的博物馆,这给了我很多机会体验多元的艺术设计。”他认为,香港大学鼓励自我表达与创新的校园氛围激发了学生的潜力,不同文化背景的讲师教授也让学生们有机会捕捉全球建筑潮流。 对黄翊扬而言,“西南偏南”是他跨界设计旅程的中途站。未来,他希望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优势,将富有创意的设计作品带到太平洋西岸,带到中国,并通过自己的作品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重磅!GDToday携南华早报推出8版英文特刊向全球展现粤港澳大湾区五年亮丽成绩单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发布5周年。5年来,在这片5.6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广东珠三角9市与香港、澳门如何共建共融共享,打造出举世瞩目的一流湾区?3月18日,GDToday携手南华早报重磅推出8个版面的《粤港澳大湾区五周年建设巡礼》特刊,随南华早报发行全球,以英语全方位、全景式地报道大湾区建设5年来实施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的答题卷。 与东京、纽约和旧金山等世界其他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难度最大,因为这里是“一个湾区、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法律制度、三种货币”,其复杂程度在全球绝无仅有。但5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排除万难,以创新驱动,结出硕果累累。 随着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个平台相继落子,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体系确立成型。 大战略需要大手笔,大手笔需要大规划。特刊通过气势磅礴的跨版呈现了大湾区11个城市的产业重点、营商环境、文旅特点、未来布局,一版饱览大湾区未来发展的新势能。 五年来,大湾区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一些有特色的智造产业、新能源产业、金融支撑项目等也崭露头角。 新的起点,新的出发。GDToday携手南华早报推出的8版特刊,不仅是广东首份以英语向全球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5年“成绩单”,也彰显了粤港澳大湾区朝着富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纵深推进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特刊随3月18日《南华早报》及南华早报新媒体端全球发行,同步在GDToday新闻网、GDToday客户端、南方+客户端,以及GDToday脸书专页、“今日香港地”脸书专页、Hi,GBA推特账号,Bay Area Morning Tea脸书专页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推发。

深耕湾区贡献香港青年力量!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在粤港生座谈

3月17日,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广东高校港生代表交流会在广州举办。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黄锦良和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孟丽红、庄紫祥结合各自参会经历与政府工作报告,与来自广东12所高校的80名香港学生畅谈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大湾区等热点话题,并围绕青年学生关心的学业、就业、创业等问题进行互动交流。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祈福集团副董事长孟丽红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港澳的论述,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的关心和对香港同胞的关怀。她向在场港生分享了自己总结的两会重点内容,期待香港年轻一代成为爱国爱港的生力军,积极投身大湾区发展建设,对外讲好香港故事、中国故事。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主席黄锦良指出,两会期间提出的“科教兴国”和“新质生产力”值得关注。他认为,“新质生产力”体现为AI、无人机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而科技进步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为教育行业带来机遇。他勉励香港学子多了解国家发展规划,从国家发展大局中寻找自身就业创业机遇。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大湾区金融科技总会会长庄紫祥分享了自身的创业经历,并认为“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将影响未来的产业发展,强调生产力升级将成为香港未来的关键突破口。他建议港生积极投身国家重点发展的科技产业,如AI、区块链、芯片等,在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同时迎来产业起飞的机会,实现个人与国家发展的双赢。 多位参加座谈会的香港学子告诉记者,此次交流会让他们更加了解全国两会与国家发展大局,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就读于暨南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的香港学生邹明蓁说,在了解完新质生产力等两会热词蕴含的机遇后,自己会努力将自身专业领域与大数据、AI等科技手段相结合,挖掘更多发展机遇。就读于暨南大学新闻专业的香港学子萧耘则说,自己在座谈会后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粤港澳大湾区蕴藏的机遇,未来希望可以深耕湾区,为这片土地的发展贡献香港青年的力量。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Add New Play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