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Are United

劲爆关注

Chan Meow Woan

Chan Meow Woan

室编

3213 posts

来自柔佛新山的陈成华,在全国新届中央理事的改选,众望所归,当选全国派总总会长。
马来西亚派报同业总会全国中央代表大会,日前于吉隆坡派总会所举行。
会议开始前,全体与会代表起立为该会名誉顾问胡国强及前副总会长杨天赐逝世,默哀一分钟,以示哀悼。
大会安照程序接,先纳全年会务报告及财务报告后,即进入改选新届中央理事会的议程。
迭举成绩揭晓,来自柔佛州新山派报同业公会会长陈成华,众望所归,在无竞争对手下,当选大马派总第22届(2022-2024)总会长。
雪隆派报同业公会会长洪佳东,获选为署理总会长。获选为副总会长的分别为:北马派报同业公会会长陈敬忠、马六甲派报同业公会会长林驰琰、森美兰派报同业公会会长李济名以及霹雳派报同业公会会长吕荣业。
陈敬忠是于日前举行的全国派报同业总会中央代表大会及选举第22届(2022-2024)中央理事会仪式时,宣布退位让贤。
陈敬忠说,出任总会长职长达10年,是时候让位給新人,培养接班人,同时也感谢理事的这些年来对他的信任和全力配合,让公会更全面发展。
陈成华于会上致词时,感谢大家的信任与支持,他吁请大家继续共同集体来领导派总,延续卸任总会长的精神,维护及争取派报同业利益,带领派报同业渡过这百物皆涨报份下跌的困境。
新届理事会名单如下:
马来西亚派报同业总会《第22届(2022-2024)中央理事会》:
名誉会长兼会务顾问:韩庆祥(新山)
名誉顾问:陈春发(雪隆)、 余其政(雪隆)
总会长:陈成华(新山)
署理总会长: 洪佳东(雪隆)
副总会长: 陈敬忠(北马) 、李济名(森美兰)、林驰琰(马六甲) 、吕荣业(霹雳)
总秘书:吴日伟(雪隆)
副总秘书:陈明(新山)
总财政:曾伟良(雪隆)
副总财政:区丽珍(森美兰)
总公关:杨镇华(马六甲)
副总公关:林乐新(北马)
总文书:陈春明(森美兰)
副总文书:胡进贵(新山)
总福利:邱德和(马六甲)
副总福利:林联秀(马六甲)
总查账:詹汉霖(北马)
总查账:胡崇侨( 雪隆)
理事: 杨千辉(北马)、潘丰萍(北马) 、范志强(霹雳) 、萧振三(霹雳)、李崇誉(霹雳)、洪佳福(雪隆)、区丽娟(森美兰)、苏育仕(森美兰)、杨汉文(马六甲)、杨秋顺(新山)、郑京华(新山)

男子与交恶多时的相识男子发生肢体冲突,双方都有受伤,警方案发后拘捕3人助查。
这宗案件相信在雪兰莪州八打灵再也迪沙孟达里一座组屋区发生,网络也流传一段两分钟的视频,显示两名男子分别被拉到两旁,现场多人驻足围观。
八打灵再也警区主任法鲁丁助理总监周六发表声明,警方周五(1日)晚上9时30分左右,接到一名33岁女郎投报后,展开拘捕行动。
这名女郎指她的同龄丈夫遭4人攻击,造成背部受伤。
警方调查,女事主丈夫与凶徒相识,双方因积怨甚久而发生冲突。
“翌日午夜零时30分至凌晨2时,在双溪威地区与首都一间医疗中心,拘留三名21、36与37岁男子。”
调查发现,其中两名落网男子有5项犯罪纪录。
警方援引刑事法典第148条文(持械骚乱)查案,他们被延长拘留4天助查。

现在百物通货膨胀,100令吉可以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少。对家庭主妇而言,需精打细算解决每天一家人三餐的问题,可说是挑战重重!一些家庭主妇分享如今早餐和午餐就简单吃,晚餐则缩减至2菜一汤,并且菜肴多煮一些酱汁,就可以多配一些白饭饱肚。
本报记者走入巴刹及了解家庭主妇们和一家之主的省钱妙计。多数家庭主妇在精打细算下,一天3餐变2餐吃,一些则把原本的4菜1汤,缩减成2菜1汤,拉长补短。
现年74岁的家庭主妇苏素兰接受《光华日报》访问时说,每天都要煮给孩子、媳妇和孙子吃。自己煮,除了可以吃得营养均衡,也比较省钱。
她举例,4岁孙子的午餐,平时会放猪肉或鲨鱼肉,再搅拌江鱼仔粉煮成粥,大概成本3至4令吉的粥,就可以吃两餐。
“如果是晚餐,一般会煮2菜1汤,若是煮有酱汁的豆油肉,就没有再另外煮汤,似情况而定,能省则省。”
“有时候,煮一大锅的豆油肉,加入豆干、鸡蛋等食材,再简单地炒一盘菜,也可以吃一餐了。”
“要省钱,也得尽量让一家人吃得饱、吃得好,营养均衡。”她说,4块豆干大概2令吉、4粒鸡蛋2令吉、三层肉12令吉,加上一道2令吉青菜和米饭,大概一餐只需要20令吉,平均一人才5令吉;如果在外面吃肯定不止。
她表示,在其居住的住宅区小贩中心,去年一碗面是4令吉,今年华人农历新年,一碗面涨了50仙,年中再涨至5令吉。
“而在巴刹买菜,鸡肉和猪肉的涨幅最高,以前的10块钱肉,现在已经要20令吉才能买到,差不多高出一倍了。”
苏素兰:对食材作出变化
苏素兰也说,以前熬汤买5令吉肉骨就够了,现在要8至10令吉的份量才足够。
因此,她说,作为家庭主妇,唯有想尽办法,在食材上作出一些变化。
她说,由于家人喜欢吃鸡蛋,因此她会多煮菜圃蛋、菜豆炒蛋,想尽办法变通菜色;因为虾、鱼肉的价钱比较贵,孩子孙子也不爱吃,所以就少一点买。
黄翠眉:只有两个人在家就外食
64岁的黄翠眉指家里只有她和丈夫,所以每天几乎都是外出吃煮炒。她认为,有时候可以自己在家里煮,固然是好,但是,很多问题需要考虑。
她说,一只有机全鸡36令吉,可以分成2次熬药材汤,一包药材要20令吉,大概一道汤就要花费38令吉;再加上一尾比较好的鱼,大概10多令吉,还有5至6令吉的青菜,一餐大概超过50令吉。
“这样煮一餐,需要花精神去买菜和烹煮、清洗,有时候2个人吃不完还会造成浪费等问题。”
因此,她说,家里只有2人吃饭,她和丈夫都会选择外出去吃煮炒,2个人叫一道普通的鸡肉、青菜和汤,才50令吉;当然,如果点一些海鲜类,价钱会比较贵一点。
看看家庭主妇如何省钱?
面对样样涨价的情况,不只是家庭主妇,许多一家之主也必须精打细算,想办法省钱。本报记者特别走访巴刹,听听每天为三餐烦恼的小市民,有何省钱妙计。
朱女士:有需要才买
“其实,现在买东西的观念要改变了,不要因为东西便宜就买多,最好是有需要才买。”“平时1个星期去巴刹三、四次,都是因为家里的食材吃完了才去巴刹买。每次煮饭烧菜时,都会尽量每天煮所需要吃的份量,避免剩太多饭菜而造成浪费,因为家里人都不吃隔夜饭菜,倒掉就浪费了。”
卢汝亮:购买较便宜食材
“我负责买菜,太太负责煮,平时都会煮3菜1汤。现在样样东西都涨价,以前菜鸡一只约15令吉,至今却要逾30令吉,开销是翻倍了。”“不要说50令吉,1张100令吉都已经不够用了。所以,好一点的食材,买一些就好;再看当天巴刹有什么便宜的,就买一些,尽量做一些取舍。例如:现在超大的鸡蛋1粒60仙,10粒6令吉,有些人就会选择买小一点的,这样可以省下1至2令吉。”
刘美珍:减少用食油烹煮
“孩子每月给我和丈夫2000令吉,要给管理费、水电费、每月伙食和日常开销等,扣除全部开销,大概会剩下200令吉。这些剩余的钱,主要是用在有需要的时候,例如生病要看医生、家里东西坏了需要维修……现在东西起价了,但是孩子的薪水没有起,也不敢向他们要求太多,尽量自己省吃省用,例如食油起价了,就选择吃蒸食,减少使用食油来烹煮。”

制定肉鸡顶价和成立特工队无助于解决通货膨胀,首相署前部长拿督再益依布拉欣认为,经济问题须交由经济专才解决,一味地制定商品顶价只会加剧供应短缺问题。
他建议政府,组织熟悉商业运作、丰富经商经验、可信且有实力者的团队,来解决通胀所引发的问题,进而带领国家走出当前的经济困境。
他提醒,通胀是经济课题,并非喊政治口号,亦或是成立宗教色彩浓厚的“解决通货膨胀圣战特工队”,就能够解决。
“政治口号喊得再好听且大声,都不可能解决经济问题!”
再益依布拉欣周五在吉隆坡甘榜峇鲁占美清真寺外举行的小型示威活动上批评,政府制定商品顶价和成立光鲜名字的特工队,根本无法解决现实问题,反而制造和加剧供应短缺问题。
“如果继续设定肉鸡顶价,养鸡业者被迫自行承担高营运成本,只会恶化肉鸡供应短缺问题,甚至打击商家和民众对政府的信心。”
“人民必须接受事实,那就是玉米和大豆的价格已超出政府的控制范围,这两大谷物的国际售价已经占了肉鸡生产成本的逾70%。”
他说,只要乌克兰与俄罗斯未停火,通胀问题将不会结束,甚至扩大全球供应链问题。
再益也费解,政府一再成立特工队的原因,因我国已有国家经济行动理事会、国家生活成本行动理事会及国家复苏理事会。
他认为,政府应该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体(B40),并提供适当的金钱援助,避免他们陷入赤贫。
“通胀率应设在合理和可控范围,并且调高国人的薪资和收入,才能确保国家经济增长。”
周三(29日),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宣布,内阁同意成立由通讯及多媒体部长丹斯里安努亚慕沙领导的”解决通货膨胀圣战特工队“,以协助大马一家应对生活成本增加的挑战。

疑被揭发吸毒后不但不承认,还殴打六旬父亲,33岁毒虫被拘留“面壁思过”!
这名63岁父亲从商,周四(6月30日)晚上10时30分左右,他与疑犯在雪兰莪州安邦打昔柏迈甘榜英达柏迈的住所,爆发口角。
安邦再也警区主任法洛助理总监周六发表声明,事主遭后者挥拳殴打头部多次后,额头左侧与左眼受伤。
接获投报的巡警到场拘捕疑犯,调查发现,从事送货工作的疑犯有3项犯罪纪录,他在落网后接受尿液检验时,对冰毒呈阳性反应。
警方调查,事主怀疑疑犯受到吸毒影响,因此不相信疑犯的话。
“疑犯致伤事主后,更恫言后者不得报警,否则会对事主不利。”
警方援引刑事法典第323/506条文(蓄意伤人与刑事恐吓)查案,疑犯被延长拘田至下周一(4日)助查。

烧猪商生意额下滑逾40%、熟食商及杂货商成本亦增加至少20%,而消费者为减少日常开销少买及少吃,商家声称市场情况惨淡,唯有薄利多销苦撑!
庄汉忠:烧猪生意降40%
益美园巴刹烧猪商庄汉忠说,烧猪的巴刹零售价如今是平均每公斤约82令吉,与半年前的每公斤平均65令吉左右涨了,主要是原材料包括生猪、五香粉、油涨价,导致烧猪价上涨。
“猪肉涨价及消费者减少开销,导致生意下滑,与疫情前相比,生意减少约40多%。”
他说,虽然顾客还是会买,但减少份量。
“现在的行情什么都涨,不只是猪肉,我们贵卖,心也不舒服,所以能扣就扣,减少利润,本身也是消费者,所以了解消费者的心情。”
他说,由于生意减少,他也减少进货,平时每周营业5、6天,如今只营业3、4天。
他也说,随着疫情缓和,政府允许举办活动,今年农历七月的烧猪订单,比过去两年多一些,已陆续接到订单。
易文祥:物价稳定再调整
另一方面,大山脚市区广西咖啡屋业者易文祥说,各种材料包括面类、猪肉、虾、食油、调味料、食油等都涨价,与年头相比涨了约30%,店租也涨了10%。
虽然材料涨不停,但他在今年年头调整食物及饮料价格后,至今还未再做出调整。
他说,如今市场的物价仍不稳定,待物价涨至稳定后,再决定如何做出调整,因担心多次调涨售价,顾客会反感,若真的要调涨,也不敢涨太多。
询及有何对策应对成本上涨,比如是否会考虑减少人手时,他说,现在是缺乏人手,已不能再减,本地年轻人对咖啡店的工作不感兴趣,要聘请外劳也很难。
“我们会研发推出新的食物和饮料,吸引顾客,也会继续为顾客提供真材实料的美食,不会偷工减料。”
顾国荣:减少利润不敢大调价
在大山脚市区经营杂货店的顾国荣说,其成本平均增加约20至30%。
“我也了解消费人的心声,不敢调涨太多,唯有减少自己的利润,顾客都是长期的熟客,也要照顾他们。”

男子想试驾豪车,但却被告知需付1000令吉预约金,结果取消试车计划!随后男子在推特上发布了自己的经历,然后再被一名网友转发到脸书,这名网友将推销员标签为B40(低收入群体)心态,引发热议!
拥有一辆梦想新车,任谁都会感到兴奋。当然,有些汽车在试驾前就被列入备选名单。但是,由于推销员的态度,一位男人打消了试驾豪车的愿望。
根据网媒《mStar》报导,该名男子通过推特上传了关于自己与推销员的对话截图,男人首先问:“你好,我想问一下,有没有丰田埃尔法(Toyota Alphard)休旅车?”
“有,价格更低的丰田Vellfire休旅车也有,看你要什么规格。”推销员回答道。男人接着问道:“有什么建议吗,我不是很了解,可以来试驾吗?”
推销员结果回答道:“试车必须先付1000令吉的预约金,我们有义务保护车子,不是玩玩的。”推销员的回答让男人感到非常震惊,导致他最终取消试驾的打算。
几个小时后,男人回答道:“和我妻子聊了,我不过去了,因为我穿拖鞋,怕弄脏你的车。”
这名男子的帖子,被一位网友截图转发到“B40今天又做了什么行为”(B40 Buat Perangai Apa Harini)脸书专页,同时将推销员标签为B40心态。
网友们对男子与推销员的谈话内容持有各种各样的反应,有的质疑卖家的态度,也有批评买家的行为。
一名网友表示,购买汽车之前确实要付预订费,但推销员不应该用讽刺的话语攻击准买家。
“1000令吉确实是保证金,但我看到什么样的回应呢?其实推销员可以回答‘是的,先生,但必需缴付保证金’。这样就会好听一些。”
“推销员试图收取预付费,可能是想避开传销试驾团伙,许多传销团伙都这样做,比如试驾时拍下方向盘上的汽车牌子,然后在网络上炫耀。”一名网友说道。
与此同时,准买家的态度也受到质疑,是不是真的想买梦想车,“他没提你的拖鞋吧,可能是你有B40心态。”
“当B40要使用Alphard/Vellfire休旅车时,推销员会要求付保证金。如果他真的付得起1000令吉,那就表示自己准备好了。推销员只是想养活自己,如果试驾时发生任何问题,那谁来负责呢?想开豪车,心态却爆棚。”一位网友如此评论。
同时,也有网友对转发产生了强烈质疑,以至于不得不将其与B40的心态联系起来,“我看不出推销员有什么问题,不该与B40心态连接起来作为他的解释。 ”
“买家和推销员的互动都很轻松,这时代已经没有‘顾客永远是对的’道理了,这关乎尊重。”

尽管物价不断飙涨,然而大部分上班族却面对工资没有调涨,担心薪水不夠用,未免入不敷出的情况,上班族们不得不精明消费,甚至兼职打工,来维持生活开销。
园艺行业业务经理谢政毅说,出门在外可以体验百物上涨的趋势,工作上的应酬开销、自己以及家庭开销等涨幅都有20至30%。
他说,工作上的应酬无法避免,就算是涨价也同样要应对。他表示,疫情之后的社会状况还没真正恢复,未来半年才会看到比较深切的影响。
在华团社团活跃的谢政毅说,接下来的街区中元节庆典活动,也会担心面对百物涨价的后续影响,拜祭股份、缘金、宴会等等,都会有一定的涨幅调整影响。
他说,个人及家庭要做好钱财及消费规划、留意开销的方式、节制不乱花钱,尤其电子钱包带来的方便,以免举债或消费过度,这样才能包有较好的生活素质。
吴智勇:北马消费水平较低
工程师吴智勇受访时表示,普遍上都可以感受到涨价的趋势,尤其是饮食方面。
他说,走到哪接触哪个行业也好,都在提起涨价的事情,一些食品用品是悄悄上涨,没多留意不会发觉,在外用餐就会感受涨价的影响。
他说,小贩行业有些调整价格,一些则将材料变动,这是折中的变动方式。
他说,早前和家人南下旅行,在开销方面,比起中南马一带,北马区的人民消费水平还是没那么高的,物价方面还算可以。
他说,在薪水没能调整的时下,还有接下来一连串的涨价潮,包括房贷利息等,大家只能做好精明消费,减少不必要的开销,做好规划及理财。
黄伟良:做兼职及开源节流
来自大山脚的工程师黄伟良说,如今在外用餐一餐平均花费10令吉左右,其中饭类涨价最明显。
他说,之前一餐经济饭约6、7令吉,大约从今年6月开始,一餐经济饭已涨至8、9令吉,变成不经济的经济饭,不过他也了解业者面对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不得不调整价格。
他说,至于面类,目前咖啡店平均一碗面卖5、6令吉,还没有感受到太大的涨幅,可能年头已经调涨过一次。
他指出,如今百货上涨,只有薪水没涨,只能开源节流。他之前兼职一份提供音响服务的工作,前阵子在疫情严峻时,也从事送外卖的兼职。
他说,如今什么东西都涨,这边节省,但那边的开销却增加,似乎没有省到。
黄静雯:减少外食货比三家
来自大山脚的书记黄静雯说,她明显感受到物价上涨,之前一餐经济饭平均5、6令吉,如今平均都要8、9令吉。
她说,疫情爆发后,公司减少员工津贴,且2年没有年度加薪,直到今年年头才有年度加薪。
“唯有减少开销,减少外食,自己在家煮,购买日用品时货比三家,趁网购平台有折扣优惠才买,从中节省一些开销。”

民主行动党秘书长陆兆福指现有政府部门各自为政,不能相互配合,导致一些重要决策无法执行,并举例应学习希望联盟执政时期的做法,以副首相为首的国家生活成本行动理事会,统筹一切相关事务。
他甚至揶揄称,政府现在没有副首相,只有4位高级部长,大家平起平坐,甚至有一位高级部长,曾在大选时还输过给现有部长,他质问,要如何服众?
他是在出席人民命脉会议时,如是指出。
陆兆福之后也向媒体指出,当时的国家生活成本行动理事会每个月都会进行会议,以对可能引起生活成本增加的事谊及早讨论,并及时做出适当的决定。
他指各政府部门的通病,是不会各自进行协调,因此要在副首相的协调下,才会进行得各顺畅。
陆兆福在会议上致词时也提到,除了食物及住房,他指根据一项调查,交通费也占了每户住户20%的支出,因此他在担任交通部长任期时,也想方设法,减轻交通费用。

迈入通货膨胀加剧的7月,逝世者也难以幸免,因为葬礼费也大涨30%以上!
游加富:3天道教仪式葬礼
8000元涨至1万500元
诚福殡仪服务公司老板游加富接受《光华日报》访问时表示,一般的3天道教仪式葬礼,一年前才收费8000多令吉,现在则至少1万500令吉。
“如果要做功德,一年前的收费大约是1万5000令吉,现在则是1万8000令吉。”
他指出,整体葬礼费用高涨,是因为各方面的开销都提高了,例如一般火葬用的红木棺材,今年初至今就已经涨了2次,原本2000令吉的普通棺木,在3月涨价一次,6月又涨一次数百令吉,现今价格已达2500令吉。
“比较优质的土葬棺材从年初的逾3000令吉涨价至今天的5000令吉,就连丧礼必备物品如灯笼、冥屋、寿衣、金银纸与香烛等祭品,也同样涨价约20%。”
他解释,棺木涨价的原因包括木材涨价以及制造棺木业的劳工短缺等;而香烛和纸扎品涨价,因为纸料从中国入口,因此运输费及马币汇率等带来的连锁反应,令这些物品的价格只涨不跌。
“比如纸扎屋,已经从1500令吉涨至1800令吉。”
他指出,殡仪馆的收费也从7月1日起调涨收费,从250令吉一晚涨至300令吉。
林秀云:水涨船高
殡仪配套涨50%
泉现代中西寿板店老板娘林秀云受访时指出,一副传统梅花棺,如今已涨价至1万5000令吉。
传统梅花棺因属传统手工制作,十分耗时耗力,加上人手短缺及需求量少,目前一副梅花棺已从1万令吉涨至1万5000令吉。
她说,普通火葬棺木都已经涨到2500令吉了。
“水涨船高,整个殡仪配套也涨了50%左右,从年头的1万令吉涨至现在的1万5000令吉。”
她说,如果做功德的话,则从年头的1万4000令吉涨至今天的1万8000令吉。
林秀云说,殡葬及丧礼必备品,如灯笼、冥屋、寿衣、金银纸与香烛等祭品,从去年尾就开始涨价,涨幅约15%。
“不仅如此,焚化炉收费也提高了50令吉,从以前的550令吉涨至现在的火葬费600令吉。

官方社交媒体
×
×

既然您巳经来了...请您坚持看下去。

新闻事业是一份艰巨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但往往在我们的社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我们 选择了一个全新的方向走下去。 现在我们开启了一个开放式的《全民记者》资讯平台让您加入我们的新闻工作 行例。注册加入我们的朋友圈、您可以直接上载信息分享。 我们相信这个平台是属于我们的用户群。我们也相信我们用户群的独立性、理 智性及真实性。 资讯爆炸的年代、我们需要真实的信息、我们的平台也需要您的支持来保护我 们宝贵的独立性。 希望您加入我们的好友圈、成为《全民记者》的一员、您的参与对我们是如此 宝贵。 您每月仅仅的3.90令吉月费、可以让我们一起共建一个开放式的新闻资讯平台 。谢谢 加入 点击了解我们的《自助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