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少内地年轻人来说,经历过疫情最大的感触就是「不再做月光族」。打多一份甚至几份工、灵活就业的「斜杠青年」群体也在悄然增加。正如一位30岁的女性受访者所言,「这次抵抗新冠病毒靠的就是能憋得住。生活也是一样的,所谓憋得住,其实就是能管好自己。管好身体,管好钱包,管好生活。我相信不论将来再遇到什么样的日子,都能应对。」■香港文汇报记者 刘蕊 河南报道
「我不是月光族,我是月负族。」30岁的于淼在河南省南阳市一家大型国企工作,「收入稳定,家里经济条件也还可以。但存款为零,每个月都是在为信用卡打工。」疫情之下,于淼也成为「斜杠青年」的一员。
斜杠青年,指的是这样一个人群:他们不满足单一职业和身份的束缚,而是选择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作家。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年白领生活状况调研报告》显示,疫情期间,32.5%的受访白领表示有从事过灵活就业或兼职,而就职于100人以下小微企业的白领更多体验了「斜杠生活」,占比达到36.61%。
月负族:学会理财 健身取乐
曾经怕被同事鄙视的于淼也开始了给自己「加杠」–透过分享赚佣金。「对于以前的我来说,一天赚几十块钱根本不放在眼里」,但疫情让她体会到「赚钱不易」。
于淼坦言,以前还会吐槽自己的单位,但现在觉得疫情期间没法去上班还有单位给发着基本工资是很值得庆幸的。「以前每日上班不觉得,但宅家的日子有种坐吃山空的感觉。」于淼并不会为了卖东西而刷屏,对她而言,「每天能赚回零食钱就觉得可以了。」于淼更多的是学着去理财,「买了保险,还投资了一个线下的小生意。尽管现在还没存住钱,但总体财务状况是往好了走。」
疫情期间,之前大手大脚地花钱买来的很多东西似乎都「没什么价值了」。于淼说,每天呆在家里,穿得最多的就是睡衣,之前买的那些包啊、鞋啊都派不上用场了。
「呆在家里光是吃吃喝喝也很闹心。于是开始健身,坚持过午不食。」于淼说,「能管得住自己的嘴了,身材变好了,就觉得外在的东西没那么重要了。」「疫情期间一点没胖还练出了马甲线」,这让于淼很骄傲。
管得住嘴的于淼也管住了自己的钱包。鞋控的她从疫情开始到现在一双鞋子都没有买过。她甚至关了支付宝的信贷服务「花呗」,信用卡也注销了,只留一张应急。「以前不管是贵的便宜的,有用的没用的,只要喜欢就买。为了买衣服和化妆品,信用卡可以刷几万。现在买之前会问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是不是必须的。如果答案是否,就不买了。」
媒体人:打三份工 积极面对
而在河南郑州工作的媒体人高银龙更是「双杠」加持。由于媒体人时间比较自由,他本人酷爱英语,闲暇时他会接一些翻译的工作,同时还在一间培训机构担任英语老师。「疫情期间一直是在线,现在刚刚开始线下复课。」
三份工并未让高银龙觉得晕头转向,反而更加明确了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现在传统媒体低迷,做编辑待遇普遍不高,但自己千辛万苦考进来实在不想放弃。而英语是我的爱好,我只不过是把平时刷剧看小说的时间用来做翻译和培训了。」
「本来还担心单位知晓自己做兼职会批评,但你看疫情之后都鼓励摆地摊了,别人摆摊卖吹泡泡机,我摆摊卖英语,单位应该还会鼓励的吧。」高银龙开玩笑地说道。
隔离者:居家内观 了解自己
「成年人的精致来自于管得住自己。」同样30岁的尚晓通在疫情后发出这样的感慨。疫情管控最严期间她从河南南阳返回郑州,需要居家隔离14天。这14天,她每天变着花样做饭、健身、在线办公。「一个人的隔离生活是内观的过程。」尚晓通发现,「一个真正独立自由、从容喜悦的灵魂,其实藏在和自己相处的方式里。」现在的尚晓通穿双99块钱的老爹鞋都觉得「脚底生风」。「一直买一直空虚,而该不买则不买的时候反而觉得更自信。」现在的尚晓通只为适合自己的埋单,「碎花裙子再流行不买因为不是我的风格,冰袖再便宜也不买因为我很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