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是我国漫漫历史长河中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百年来,它在民间扎根、成长、蜕变,生生不息地传承和发展,不但历史悠久,且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地方戏曲剧种,其中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被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琳琅满目的地方剧种,随时代的发展以更引人瞩目的方式,得到了活态传承与发扬光大。这些地方的戏种都是我国戏曲文化艺术中缺一不可的道道醒目风景,亦是令到中华戏曲屹立于世界戏剧之林的重要因素。■文:综合新华社及中新社报道 图:新华社、中新社
粤剧,又称广府大戏,是以粤语方言演唱的广东传统戏曲种类之一。早在2009年,它就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今,粤剧元素在广东地区愈来愈多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从街道、公园到博物馆,这项非遗传统文化的阵地早已不止于舞台,而是像种子一样发散到更广阔的新天地之中。
建筑艺术结合粤剧文化
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毗邻永庆坊,是一座具有岭南风格、水乡特色的中国园林式博物馆。馆址所在的西关地区,曾是历史上粤剧活动的重要聚集地、粤剧名伶的聚居地。同时,此地亦曾有辉煌的园林文化,南汉离宫别苑、清代行商园林都曾建于此,粤剧艺术在西关地区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深受西关水乡、园林、茶楼文化的影响,演艺空间也延伸至园林和茶楼之中。
因此,博物馆的设计注入了对粤剧艺术及岭南园林艺术精髓的深入挖掘,建筑群包括展厅、戏院、仿古戏台、亭台楼阁等等空间。博物馆内藏有大量粤剧相关的文献、戏服、演出道具等,通过展板展示、复制模型以及可以进行体感互动等多媒体形式互动的机器,集中展现粤剧艺术文化。而在戏院、戏台及亭台楼阁之间,每周会定期举行粤剧粤曲的展演,动态展示特色粤剧艺术。
园林建筑和粤剧艺术,作为岭南两大文化标志,在精神内涵上气韵相合,使得这座粤剧艺术博物馆不仅成为保护和传承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馆,更是一座集岭南传统文化、当代建筑设计与公共文化生活为一体的复合型空间。近两年来,粤剧艺术博物馆的「粉丝」群体已经打破中老年群体的局限,扩展到年轻一代,越来越多的学生也走进粤剧艺术博物馆进行打卡、参观和学习。
小镇文旅交织太行风韵
如从河北省武安市活水乡楼上村上空鸟瞰,可以见到田地中一块醒目的脸谱图案。就是这个地方,依托近年来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的武安赛戏、傩戏、平调落子等传统戏剧项目,蜕变成具有「太行风韵,武安特色」的集旅游、娱乐和戏曲文化为一体的特色「戏曲小镇」,而本地的戏剧元素,也融入了居民生活空间的方方面面。
楼上村村口,一张张特色鲜明的脸谱高高挂起,早在上世纪30年代,该地居民就开始接触戏曲文化,不少人开始听戏学戏。上世纪60年代,他们便成立了「楼上村平调落子剧团」,时至今日,这个已经传承了三代人的剧团仍然活跃在戏曲舞台上。
每逢农历十五或重大节日,村民们家家户户都要准备戏曲节目登台亮相,戏曲文化已经融为淳朴民风的一部分。如今,这里凭藉建设平调落子戏曲博物馆、平调落子传习所、楼上戏曲茶社、楼上剧场、楼上村史馆等等场馆,令到这个小镇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戏曲小镇」。增加的设施与娱乐空间,既满足了当地及外来游客度假休闲的需要,更加促进了本地传统戏剧的继承与传播。
传习教育焕新辰河高腔
辰河高腔俗称辰河戏,属于湖南省四大地方剧种之一,从清朝末期发源至今,辰河高腔的剧目不断丰富,但由于无法用文字和音符记载,只能口口相传,导致其传承异常艰难。辰河高腔以湖南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浦市镇为主要发源地,它在这里一度十分受欢迎,然而20世纪末,一大批年轻人外出流向不同的大城市工作,留守在家的老人们也难得再聚集听几场辰河高腔。慢慢地,这种剧种失去了市场,传承一度陷入窘境。2006年,辰河高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自此,当地群众欣赏和学习辰河高腔的热情重新被点燃。
为进行抢救性保护,辰河高腔传习所的工作人员开始录制每个曲牌的唱腔,同时举办密集的送戏下乡活动。演员张勋和何芳是辰河高腔传习所的骨干,几年来他们每天上午练习压腿、吊嗓子等基本功,下午对着不同剧本进行排练,为乡村群众送上了无数场演出,其中经典戏《敕书楼》是最受欢迎的辰河高腔折子戏之一,每当他们穿着戏服走上高台,台下观众对于辰河高腔的记忆都会一下子被激活。近年来,辰河高腔传习所还在泸溪县一所职业中学和小学里开办了兴趣班,由青年骨干演员进课堂授课。随着喜欢辰河高腔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项艺术又迎来了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