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33处国保单位 涵盖古遗址古建筑
身在粤港澳大湾区,市民在享受便捷舒适的城市生活、旖旎的乡村风光之余,精神生活也是日渐丰富。根据日前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广东省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2处。到广东旅游的港人,无论是城中漫步还是乡野撒欢,都能在那些留存至今的文物中追忆昔日辉煌。 ■香港文汇报记者 黄宝仪 广东报道
【广州番禺】留耕堂里书香第
祠堂,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建筑。岭南大地上,遍布着陶多多的祠堂。每一座祠堂,都承载着一个家族的故事,承载着广东人对家的依恋与寄托,留耕堂正是其中之一。
留耕堂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又名何氏宗祠,是沙湾何氏宗族的大祠堂。留耕堂始建于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后几毁几建,现规模于清康熙年间扩建而成,「留耕」两字取自「阴德源从宗祖种,心田留与子孙耕」,意即建祠造福后人。
留耕堂占地3,300平方米,地势北高南低,依次为大池塘、大天街、山门、仪门(牌坊)、丹墀(天井)、月台(钓鱼台)、享殿(象贤堂)、寝殿(留耕堂)及东西庑廊和衬祠。柱多、雕刻精、书联丰富、气势雄伟,是沙湾留耕堂的主要特色。据介绍,留耕堂计有112条石柱和木柱。这些木柱的原料,当时是从东南亚国家采购回来的。
建筑艺术精美绝伦
步入留耕堂,在正门最值得细心欣赏的是门顶的横梁,梁上的木雕极其精美,特别是在古建筑学上称为「驼峰」的33个三重如意斗拱,雕刻内容花样百出,或奇花异卉、飞禽走兽;或历史故事人物,全部栩栩如生。走过正门,则是一座高大的石碑坊。该碑坊在古建筑学上称为仪门,属于留耕堂的二进。门额是清代著名书法家陈白沙所书「诗书世泽」的石刻,表明沙湾何氏是书香门第,历代不少人考取科举功名。
留耕堂保留了非常精致的石雕、木雕、砖雕、灰塑,诸如用灰塑的手法雕塑出来的头西足东的七彩回龙,玲珑剔透的三纹鸟兽、花果虫鱼等复杂木雕,刀法浑朴自然、玲珑剔透的「老龙教子」「双凤牡丹」「双狮戏珠」「犀牛望月」「苍松文理」的石刻,都体现了岭南庭园精巧的建筑艺术。
除了欣赏岭南建筑艺术,游览留耕堂还可以了解很多岭南文化历史,如西边有广东音乐典雅派的「何氏三杰」–何柳堂、何少霞、何与年三人的铜像,东边则是番禺清代诗人屈大均,岭南画派三杰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塑像。在寝殿的东西间,还有番禺驰名的民间艺术–沙湾飘色的雕塑。沙湾飘色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以色彩艳丽、造型传神、色梗纤细、装置巧妙而闻名海内外。
【韶关乳源】西京古道岁月长
据统计,截至目前,广东省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1处,其中古建筑54处、古文化遗址15处、古墓葬4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53处、石窟寺石刻4处、其他1处。在确定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包括古遗址7处、古建筑1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5处。
翻看新增名单,香港文汇报记者发现,作为近两年南粤古驿道活化行动重要成果的乳源西京古道、青塘遗址、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指挥部旧址、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等多处文物均入选「国保」。专家介绍,南粤古驿道是跨越时空的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保存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南粤大地上各个历史时代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中,在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内,有条贯通南北、逶迤盘曲的西京古道。它逢山开道,遇水搭桥,开凿于近两千年前的东汉时期,是海陆丝绸之路的对接通道,堪称古京城通往岭南地区的「高速公路」,也是南粤地区与岭北地区经济、文化和人员往来的南北通融之道,是见证乳源地区历史发展的活地图。
古驿道通融南北
西京古驿道是中原文化进入岭南的最早古驿道,有史记载以来岭南通往京城的最早、最长的一条古道。随着时代变迁,2,000多公里的古道,不少路面已在建设中淹没、损毁。如今,乳源境内现保存较好的古道有猴子岭段、五里桥段、梯云岭段、腊岭段、乌鹑岭段、石门坳段、大布坟头坳段,沿线散布着古桥、古凉亭、古书院、古围楼、古碑刻、古民居等,最终汇合成一曲水墨国画,等着游客去发现。
「上通三楚,下达百粤」。昔日的西京古道上,「五里一亭,十里一驿」。如今走在芳草萋萋的古驿道上,除了光滑的石板、坑坑洼洼的石阶,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是「凉亭」。古道上的凉亭,是让长途跋涉的行者纳凉避寒或歇脚避雨的地方。和园林中那种观景亭子完全不同,它是如石牌坊一般的较大规模建筑,又或是如马头墙房屋式的造型。凉亭的另一个功能,则是驿站,因此以前多数凉亭旁边都有「茶亭」,或小的客栈之类的配置,如猴子岭的「心韩亭」、乌鹑岭的「官止亭」,至今仍存有「施茶」的石碑。
不说不知道,乳源西京古道还被评为传说故事最丰富的「中国十大古道」,数之不尽的民间传说,涵盖人物传说、史事传说、地方风物传说、社会风俗传说、动植物传说、鬼怪神兽传说等各个领域,为西京古道增添了许多趣味。众多传说当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最早将岭南佳果「荔枝」当成贡品,上贡给朝廷的是南越王赵佗。但当时路途遥远,如何给荔枝保鲜,又是如何运送出去,至今成谜。据《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史籍记载,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刘彻平定南越后,把广东的龙眼、荔枝等岭南佳果列为贡品,每年定期要岭南各地向朝廷进贡。可见,自南岭开辟了西京古道之后,便成为进贡荔枝、传递官书的重要通道。
长亭外,古道边,是高山峻岭。行走在广东现存最古老的古道上,遥想当年学子赶考、荔枝进贡的盛况,时间彷佛也慢了下来。
【河源龙川】红色营救两地情
在香港的发展历史中,很多人和事,都印证着香港与内地紧密相连,唇齿相依的关系,被茅盾称之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的中国文化名人香港大营救正是其中之一。70多年前,香港沦陷,廖承志、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夏衍、胡绳、千家驹、蔡楚生、乔冠华、廖沫沙、胡风、丁聪……300多名困居港九的文化名人,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的帮助下,穿过日军封锁线,沿东江溯流而上,转移到安全的大后方。
古会馆变革命遗迹
完成这次壮举的指挥部,位于广东河源的龙川县老隆镇,原为福建会馆,始建于清初,为当时在龙川县的闽籍商人投资兴建的同乡会会所。该会馆为三进院落式布局,宽15米,深38米,建筑面积570平方米。
走进福建会馆的史料陈列室,只见各种被营救转移的进步文化人士自传、文集,里面关于这次「大营救」的记述。例如,茅盾在《茅盾自传》里写道:「我们在惠阳休息三天,旧历正月初三,在东江游击队的安排下,挤上一条大木船,沿东江逆流而上,元宵节到达老隆。第二天,我们以『义侨』身份搭上一辆去曲江的军用卡车……」
福建会馆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具有革命纪念意义和建筑历史艺术研究价值,1986年公布为龙川县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7月公布为河源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近年,广东省在开展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工作时,还着重把东江纵队开展「省港文化大营救」的线路纳入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和定向大赛,将文化、体育与这个红色故事相结合,让更多人了解这段红色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