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61岁的赵启华,是安徽省肥西县山南镇李桥村人。1978年,他通过包产到户分到田地,但未固守成规全部种稻子,而是选择将其中两亩地种桑养蚕,成为当地最早的蚕农之一。香港文汇报曾于2018年8月13日刊登新闻专题,介绍他40年种桑养蚕造福一方与改革开放共成长的故事。时隔5年多,香港文汇报记者再次回访赵启华,他联合高校科研团队,引进开发出目前内地最为先进的智能养蚕系统,让传统养蚕插上科技翅膀;他安置残疾人就业,帮助他们自立自强;他成立农民田间学校,为蚕农传授栽桑养蚕技术……肥西县的土地上,正谱写着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和村民增收的新篇章。 ◆香港文汇报记者 赵臣、实习记者 朱顺杰 合肥报道
精准控温控湿 养蚕批次增4倍
「2018年那时候一年只能养4批蚕,现在一年两季约6个月总共能养20批蚕,可以说产量最高能增长4倍。」赵启华说,最近几年合作社迎来了大发展,尤其从2022年起,他引进智能化科技设备,在自己的1,500亩桑园试点规模化的循环养殖,以前是春秋两季各养2批次蚕,从2023年就可以每季养10批次蚕。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发挥科技的优势。
赵启华介绍,2022年,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在金牛蚕桑农民专业合作社挂牌,借此契机,安徽农业大学徐家萍教授的团队以赵启华的蚕室为试点,运用物联网技术研发出「蚕室温湿度数字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灵活地加温加湿或降温降湿,实现了对蚕室温湿度的自动精确控制。「所有温湿度情况用手机App都可以看到,」赵启华说,通过系统,他和专家教授还能通过互联网实现手机远程调控蚕室温湿度,并通过覆盖蚕室的24小时全程监控摄像,掌握蚕室实时情况。他称,小(幼)蚕始终在标准温度下发育,能更科学地满足蚕的生长发育需要,成批次的小蚕的成长期标准化,他就可以在一年有限的时间、一定的蚕室规模下养更多的批次。
增加用工时长 便利招聘管理
除了产量跃升之外,「蚕室温湿度数字控制系统」的使用还有三大好处,赵启华补充说,一是化解了小蚕生长期如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影响的风险;二是用工更加均衡,「以前一到养蚕季,要用一两百名工人,一时很难招到这么多人」。同时,以前一季蚕一个月就结束了,现在一季蚕要近3个月,再加上桑园管理2个月,全年用工时长能达到8个月,可以更好地招人和提供就业岗位;三是桑叶利用率提高,现在是「有多少桑叶就能养多少蚕,桑叶一点都不浪费」。
干茧库助力 蚕茧不愁卖好价
在金牛蚕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院子里,一排房子的门前几块金色的牌子特别显眼。金牛蚕桑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是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安徽肥西蚕桑科技小院依托单位,还成立了安徽省首个蚕桑类科技特派员专家工作站,并荣获中国科协蚕桑科普示范基地。院子里的蚕桑综合服务楼亦旧貌换新颜,除了有蚕桑农产品展馆、标准化培训教室,图书室、阅览室、会议室,还有设备齐全的蚕茧收购加工车间、催青室、标准化小蚕共育室、省力化养蚕大棚等。
赵启华表示,产品(蚕茧)这几年都不愁卖,依靠当地便利的陆路交通,除了经常联系的固定客户,只要在中国茧丝绸网、茧丝交易网等平台上挂出货存消息,很快就有厂家主动联系。赵启华不只自家养蚕,还收购合作社社员户的蚕茧,每年收购量在100吨左右。「我们合作社综合服务楼有干茧库,蚕茧能储存一年,在行情低谷的时候不卖,等行情好的时候再出手,这样就能抵抗市场波动的风险。」赵启华说,去年他就是在价高时出手,比在蚕茧才上市时多增了30万元的收入。
「下一步想把我们所有的产品搞起来!」赵启华称,他计划继续与相关企业深入合作,生产高品质蚕丝枕、真丝睡衣和桑叶茶,延伸延长蚕桑产业链。
让残疾人就业 组织培训技术
46年来,赵启华一直深耕蚕桑业,他领头成立并担任理事长的肥西县金牛蚕桑农民专业合作社,早已发展成为安徽省规模最大的蚕桑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在赵启华的金牛蚕桑合作社,不仅有96户残疾人社员,还安置一共25名残疾人就业,能保障他们每月收入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这样他们的生活就不要社会负担了,也不要家庭负担,更有助于他们自己的自信自立自强。」赵启华说。
此外早在2016年,赵启华就在合作社成立了农民田间学校,为当地蚕农传授栽桑养蚕技术。在本次接受香港文汇报记者回访时,赵启华介绍,从农民田间学校成立以来,组织培训从未中断过,现在一年要组织4至5次,全年能培训400多人次。「培训时也会让大家总结经验,要求大家毫不保留地分享,讲讲今年是怎么养蚕的,如何把蚕的产量提高。也会有反面教材,讲今年怎么养失败了,让大家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