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大众对癌症闻之色变,但香港有这么一位女科学家,经常与癌魔打交道,更爱玩「狙击游戏」,誓要找出癌干细胞的弱点,将其一举歼灭,最终凭藉出色的研究荣获多项科学大奖。她就是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及副总监(知识交流及环球)、港大医学院助理院长(创新及技术转移)、泛组学科研中心成像流式细胞计算核心/核糖醇核心/生物研究支援核心学术领导和港大知识交流办公室副总监──马桂宜。 ◆香港文汇报记者 钟健文
马桂宜的科研之路一开始并不是那么清晰。她在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笑言,自己「由细到大都不知自己想做什麽」,即使大学选了理科,心态上也只是尝试和探索,例如试过配药,中医又研究一下,最终在大三时到一家研究癌症的实验室实习,「发现工作都几得意,好像在玩游戏,可以自己规划想做的实验。」于是,她继续读上去,先后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完成学士和硕士学位,及后在港大获得博士学位。
被问到为什么专注于癌症研究,马桂宜严肃地说:「没有人不知道癌症是什么,大家或多或少都经历过或者身边有亲友因癌症过世。」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患上不同类型的癌症?为什么有免疫治疗、化学治疗、标靶治疗等多种疗法,仍然有这么多人离世?为什么这些治疗对多数人都无效?为什么不可以早些去侦测到癌症?诸多的为什么,驱使她带领团队努力探究「敌情」。
免疫疗法近年被誉为最有前景的对付癌症手段,但其实只有约15%的肝癌患者对该疗法产生良好反应,这令她不禁追问:「为什么免疫疗法对余下的85%患者无效?」因此,她和团队近年致力去研究理解,有干性(stemness)的癌细胞会否及怎样使肝癌患者对免疫疗法无法产生反应。团队也找到证据,证明癌症干细胞与免疫逃逸(immune evasion)存在关系,故最好的方法是联合疗法(Combination Therapy,又称合并用药治疗)。
她解释,一个肿瘤里有很多不同细胞,即使癌细胞都有很多不同种类,「一只药可能只对一种癌细胞有效,但肝癌可能涉及多于一种癌细胞,要同时使用多种不同药物对它合并治疗,这样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叹敌人「聪明」 研究长路漫漫
癌症研究犹如置身辽阔浩瀚的大海或沙漠,毅力稍逊容易迷失方向、铩羽而归。马桂宜指,癌症细胞种类繁多,难以靠单一种药物攻克。她和团队发现,在一群癌细胞之中,会存在一些特别含有干性的细胞,令患者容易产生抗药性,又或即使康复亦较易复发。因此,其团队长年努力透过不同标记物去侦测出带有干性的癌细胞,理解不同的信号通道,去找出产生抗药性和复发的原因,「但癌症好『聪明』,这边厢用一只药,它会适应、变化。然后,整件事情又再重头来过,一直做了二十年,都是做同一样事情,可见研究是漫漫长路。」
幸而新科技不断出现,「同一个议题,在十五年前跟现在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以癌症分析为例,在十五年前,当把肿瘤从患者身上提取出来后,需要将它打散为各个单独的细胞再抽取出来分析,「但这与原本在体内的『整块』肿瘤已经不一样,但碍于技术的局限,当时已是最好的方法。」
近年兴起的「空间分析技术」(spatial technology),更可以在不打散肿瘤的情况下,对其「原件」作出更为全面和准确的分析,「这样可以观察到它的微环境(micro-environment)在发生什么情况,例如癌细胞附近的免疫细胞和血球,都会对其产生交叉影响,癌症不只是与癌症细胞有关系。」正因为一直有新科技出现,科研人员可以继续发掘新方法,使整个癌症分析和治疗更加贴近真实情况。
凭着对「敌人」长期的观察,马桂宜直言:「癌症没有什么可怕的!」谈到防癌心得,她强调:「Everything in moderation!不要吃过多或过少,just enjoy life!」而定期检查对及早发现和诊治非常有帮助,例如大肠癌,需时约10多年才「发酵」出来,定期筛查有助及时找到瘜肉,并趁其未病变前切除。她呼吁公众不要怠慢,应当每年都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