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会经济」是近年新兴的词汇,经过疫情后不少地区以举行文化艺术活动、演唱会结合旅游,成功吸纳游客振兴经济,内地大城市、新加坡、台湾,以及邻近的澳门都十分积极,每晚都有演唱会举行。香港演唱会资源非常丰富多样,办演唱会的软件非常成熟,除本地歌手外,不少海外歌手都渴望来港开骚,然而香港演唱会场地不足却是障碍,不论是A级大场馆或是散落十八区的B级小场馆都和市场需求的条件差很远,在短期内无法增建新场地下,政府应设法整合适合做演唱会的场地,在编排订场地时可向演唱会倾斜,关注场地的交通配套。多个演唱会主办及制作方皆认为演唱会肯定能为香港带来经济效益,但能否令「演唱客」留港消费还需要各界配合,相辅相成。「旅客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市」的效应已是相当明显,若要成功发展演唱会经济,政府急需硬件上支援配合。 ◆香港文汇报记者 林子棠、凡文
香港作为传统的盛事之都,年内举办多场演唱会,每周都有演唱会举行。除了本地歌手许冠杰、温拿、张学友、黎明、容祖儿、Twins、炎明熹、张敬轩、周殷廷等外,还有周杰伦、五月天、苏打绿、中岛美嘉、FTIsland、CNBLUE等来港开唱;下半年同样国际化,未来还有宇多田光、IU、边伯贤、NCT DREAM、RIIZE、IVE,以及香港乐坛天王天后刘德华、郑秀文等歌手轮流开骚。
目前每场内地客最少占三成
国家出入境管理局早前公布,将再开放多8个内地城市可「个人游」访港,累计扩至59个城市,涵盖内地所有省会。内地乐迷慕名来港「朝圣」看演唱会,近年成为香港旅游卖点。
现任国际唱片公司环球音乐香港区总裁暨环球音乐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及香港音像联盟(HKRIA)主席陈志光(Gary Chan),从事香港演艺娱乐业逾35年,主办过许多内地、香港及海外红星演唱会,他表示:「现今香港的演唱会某程度有一班内地观众支持,平均每一场演唱会也占了三四成,有些更多,市场情况是乐观的。」
独有场馆设计招徕四方客
曾参与制作多场大型演唱会的业界人士贤先生亦认为,知名歌手能吸引乐迷从四方八面而来,即使即日来回,或选择到消费较相宜的深圳住宿,也能带动香港经济,他分享道:「以周杰伦和五月天在中环户外场地开骚为例,海外观众晚上才睇骚,因此早上会到处观光,也需要饮食,正如五月天的第二场演出延期,许多歌迷就转战逛街购物;并且每场演唱会场外除了有往来内地与香港的旅游巴士,更停泊了过百辆观众租用的车,还有人包游艇在海上听歌,这些也是香港人的收益。况且演唱会不只吸纳内地观众,如陈奕迅、张学友等就吸引了许多海外歌迷专诚来港欣赏,适逢节日,更会在港住上一段日子,既有机票收益,也有消费效益。」
制作人贤先生又称赞香港有能力成为一个演唱会都市。到访过世界多地演出场馆的他认为,在港睇骚的感受特别好,事关外国的表演场地太大,即使抢到首行门票,座位与舞台距离仍相当遥远,相对香港的场馆相距很近,特别是红馆的斜度及四面台设计,能全方位让观众看到台上的歌手,即使在比红馆大的亚博馆,也实地测试过「山顶」位置都可拍得到歌手的样貌,更遑论前排的观众有握手机会,因此吸引到大量海外观众来港抢购门票。
为办好盛事活动,香港要积极完善各项硬件和软件配套,可惜的是演唱会场地不足问题困扰香港已久,加上过往曾经举办不少演唱会的九龙湾国际展览中心将于6月底结束营运,演出场地供不应求问题更是迫在眉睫。于娱乐行业工作了超过30年,在音乐推广、演唱会和音乐剧统筹经验丰富的LYL Marketing创办人Ivry Lam直言:「觉得演唱会是很奇妙的一件事,如果反应好,能不断延续,因为观众必须在现场才能感受到整个表演的气氛,但首要解决的是场地问题,否则整件事就无法发生;即使是低成本制作的演唱会,保守计需要一场逾千五人的票房才能回本,但香港能容纳千五人以上的表演场地并不是很多。」
倡红馆优先给歌手演出档期
纵观香港拥有过千座位的室内场馆不够20个,其中红馆有「香港演唱会最高殿堂」美誉,位处市区交通方便,加上场馆可用作多用途活动,令档期更加争崩头,经常会听到歌手呻入纸申请红馆却未获批,因此有业内人士提议红馆档期该以著名歌手演出为优先,以此招徕更多旅客访港。因为部分歌迷不止看一场,更会追随表演单位的行程决定留港日数,若举办更多场演唱会,无疑能吸客留港刺激经济。
因红馆档期有限,歌手频频在港开户外骚,制作人陈淑芬认为最大问题就是天气,在香港这个多雨、多台风的城市,举办户外演唱会的风险很大。如果政府能够协助建设一个永久的户外骚场地,而不是每场演唱会都要重新布置,那么户外演唱是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