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周六晚上9时(大马时间),SpaceX“星舰”(Starship)火箭系统第二次试射,成功完成数项目标,不过,超重型火箭(Super Heavy)和飞船分离后,分别一前一后高空自毁解体。
无论如何,“星舰”火箭曾在近10分钟的短暂时段内,一度实现了全世界最大火箭的称号。
“星舰”火箭系统试射完成的目标,包括:
1)相比上一次试射期间有7具引擎失灵,这一次,33具“猛禽”(Raptor)推进引擎火力全开,全部顺利喷射。
2)发射台经过骨架强化后,再加上底座的喷水系统,成功降低噪音和震动,甚至在承受33具推进引擎强大火力冲击下,保持毫无损伤。
3)基于上一次试飞的失败,“星舰”火箭放弃需动用到机械推杆的“冷分离”方案,首次采用“热分离”(Hot-staging)模式,在超重型火箭顶部追加一段“热分离环” (Hot-staging Ring),在火箭一二节分离之前,点燃第二节星舰飞船的推进引擎,直接利用喷射冲击力硬推开两节火箭,让超重型火箭和飞船顺利分离。
4)确认“星舰”飞船6具“猛禽”(Raptor)推进引擎成功点火喷射,达成独立飞行的效果。
试射旨在收集数据 实际飞行优于模拟
“星舰”第2次试射地点同样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波卡契卡(Boca Chica)附近,位于墨西哥湾的SpaceX“星际基地”(Starbase),这次试飞也不搭载任何人员或卫星等搭载物。
SpaceX这一次发射的计划基本保持不变,“星舰”飞船(Starship)和超重型火箭(Super Heavy)能够顺利脱离,“星舰”飞船将绕着地球轨道飞行后,然后预定在太平洋的夏威夷附近在控制下坠入海中。
试射目标主要是收集实际飞行的数据,和飞船一样,超重型火箭在完成任务后,也被直接坠入海中;当然,若是事后能够打捞回来,就能提取或发掘到更多数据。
Tracking camera views of hot-staging separation pic.twitter.com/wcCidOh5K0
— SpaceX (@SpaceX) November 18, 2023
火箭飞船先后解体 分析家有话说
根据即时现场画面,还有遥测数据,分析家们指出数项问题。
首先,超重型火箭在分离后,进行“倒U形”大翻身,准备飞坠向海面的过程中,突然自爆解体 —— 分析家表示,超重型火箭在此过程中,多次出现泄气状况,推测火箭大动作翻身加上重力影响,让火箭内部剧烈震动,液氧甲烷推进剂晃动乱窜,甚至倒流堵塞输送管,内部压力剧增挤涌船体衔接缝隙,导致推进引擎陆续失灵,进而触发作为“安全控制”的自毁系统,结果火箭瞬间爆开解体。
其次,“星舰”飞船在独立飞行数分钟后,突然失联,SpaceX官方最终证实已经解体 —— 根据一关键数据,找到蛛丝马迹?分析家指出,“星舰”飞船在分离点火期间,出现推进剂急速减少的数据,或影响了飞船电脑的判断,并解读为推进剂不足够用于飞完预定路线,于是提早触发了自毁系统,避免一旦失控坠落后,可能对地面造成的破坏。

第3次试飞 恐面对更多政治障碍
SpaceX老板马斯克(Elon Musk)曾抨击美国政策过于强硬,也常与美国政府机构搞对抗,过往除了执意加强在中国特斯拉(Tesla)上海工厂的投资,近期甚至还计划在上海建电池厂,最近还宣布向加沙救援组织提供星链卫星通信网络(Starlink),被以色列愤怒谴责,日前还在社媒平台X(前身:推特)赞同一则反犹太人言论的帖文,引来了美国白宫的抨击。
第2次试射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还重点将其标签为“事故”,会否像上一次般提出数百项检讨要求SpaceX改善,拖个数月半年才通过安全审查和发出火箭发射许可,仍是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