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国家技术与创新沙箱(NTIS)之下,迄今有24项本地科技推出市场,并创造成5180万令吉的销售量,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郑立慷表示满意。
“回头看,国家技术与创新沙箱于2020年8月创立,当时新冠肺炎疫情正值高峰,我国经济深受重创,到处是减薪、裁员,企业被迫关闭或停止营运。“
”这项计划来得正是时候,协助科创企业发展,并产生附带效应如创造就业机会及商业机遇。”
他是周二(30日)在出席这项计划创立两周年活动时,如是指出。
迄今,他指出,国家技术与创新沙箱已收到29个行列的647份申请,获得基金批准的为98项,拨出基金达7940万令吉。
“到了2025年,我们的目标是要有100项科创产品在市场推出。”
郑立慷续称,当局在10个领域,都设有沙箱,包括农业、机器人与自动化、物流、无人机技术、高科技教育、体育技术、智能高速公路、数字物联网(IoT)、可持续智慧城市和医疗保健中心。
活动也介绍了一些成功推出市场的产品,如机器洗地机、无人机散播农药以及利用科技的新进务农项目等等。
郑立糠指这些产品,都可以改变我国过于劳动密集型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