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三年的世纪疫情,对在一线城市讨生活的个体户而言是难熬的。一边是因疫情防控导致的客户量急剧的下降,一边是固定却逐渐失衡的生活开支。一面是赖以为生的摊档,一面又是在手机那头触不可及的家乡。如今内地封控政策全面优化调整,曾经无所适从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收入亦较疫下显著增加,这令他们再次看到了希望。他们更坚信,再过一两年,他们便会满血复活……◆香港文汇报记者 马晓芳、倪梦璟 北京、上海连线报道
北京三九天(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一般为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凌晨四点寒风刺骨,新发地菜商闫美已装好车准备送货。望着刚刚放寒假来投奔她,正在车后座熟睡的二儿子,闫美说不出来是心酸还是宽慰,「我们跟孩子三年没见面了,这次来了一看都比他爸高了。」闫美忍不住掉眼泪了:「怎么一晃孩子都这么大了?我三年一天都没陪过他啊!」
亏本守菜档终等转机到
寒冬的气息在车内凛冽,闫美开着暖风但冷空气仍然从车窗缝隙强挤进来。「这两年买了货车好多了,以前一年四季都是骑三轮板车送货,手、脸、脚到冬天都冻烂了,又疼又痒。」
1979年出生的闫美爱美爱笑。2000年她跟着老公从河南周口老家来到北京新发地卖菜,「一晃23年了,真快。」闫美说,疫情之前生意还是不错的,一年能赚十几万元人民币,但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她家的生活节奏和预期,「市场里没了顾客,还动不动就要停业,三年来一年比一年惨。2022年我算着账是赔钱的,没有办法也只能咬牙撑着,就盼着有朝一日恢复正常。」
闫美在北京新发地和牛街各有一个摊位,仅摊位费一年就得小十万,「疫情来了卖不出去货,但是摊位费一分钱不少。之前新发地疫情爆发那段时间市场一直不能开门,我急得直上火。」市场里很多档主都坚持不下去回老家了,但是闫美一直没舍得放手,「一家老小指着这个吃饭呢,真的撤摊不干了,咱也没有其他赚钱的本事呀?」说到这里闫美有些庆幸,因为她的坚持,让她最终迎来了转机,因为如果离开再回来,等于一切要从头再来。
为省钱暂放弃回家过年
春节前夕有很多老客户从网上下单订购水果礼盒。时间紧订单多,为了保证配送,闫美和丈夫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她舍不得雇人,「人工费太贵了。」虽然现在市场的客流量仍不及疫情前的一半,但毕竟在逐渐向好恢复。闫美预计今年会一点点变好甚至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
本来今年疫情放开,闫美和老公打算回家过年,但是两人一合计回家成本,就决定不回家了,「五年不回家,要是回去不得各个亲戚都走一遍,迎来送往的万八千就没有了。明年我二儿子就要考大学了,还是把回家这个钱省给他做学费吧。」
采访最后,闫美说其实心里特别想回家过年,可现实不允许,「等明年,明年一定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