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骗局低成本、高回酬与刑罚也不严重,老千集团乐此不疲!
警方呼吁民众提高警惕,小心使用社交媒体,避免成为诈骗集团的猎物。
电子安全与隐私频道(ESPC)董事经理兼主编胡欣博士说,随着进入科技时代,网络骗局案件将会是有增无减,因此,民众需提高警惕与醒觉。
他强调,老千的作案手法是千篇一律,“换汤不换药”,而民众的应对良策就是醒觉,才能自保。
“网络骗局是低成本、高回酬的非法勾当,在面对法律制裁时,刑罚也不算高,网络骗局因此而猖狂。”
胡欣周四在吉隆坡警方举办《诈骗:社区威胁》线上论坛,以主讲人的身分这样指出。
另两名主讲人分别是大马通讯与多媒体委员会监管主任祖卡乃,与全国警察商业罪案调查局通讯罪案调查助理主任罗兹尼警监。
祖卡乃说,大马通讯与多媒体委员会已封锁16亿个电话和1151个网站,但是,诈骗老千无孔不入,难免有漏网之鱼。
他说,这些诈骗分子是没有同情心的,他们利用疫情期间,民众在身心与经济面对困境的时候,将援助(Bantuan)变欺诈(Penipuan),使到受害者陷入更水深火热的困境。
“老千擅长专攻受害人的情绪弱点,导致受害人不能正常思考。”
祖卡乃举例,趁着人们面对经济困境时,设计不存在贷款骗局;此时事主迫却需要财务支援,因此将贷款视为求生浮板,愿意为了借贷手续,向身边其他人借钱缴付,而坠入骗局。
他呼吁民众,当有人献议代办政府或私人机构的线上申请程序时提高警惕,避免个人资料外泄;为了避免代办而个资外泄,最好的方法就是掌握上网知识和技术。
罗兹尼:过去4年 受骗事主损失高达33亿令吉
警方数据显示,过去4年,电话诈骗案的受骗事主损失高达33亿令吉!
罗兹尼说,这项数据是2017至2021年期间,警方从接获的9万8607宗投报而得出的。
他指出,在7万0124名落网疑犯中,已有2万5559人被控上法庭;而面控者大部分是出租本身银行户头的“钱骡户头”。
较早前,吉隆坡总警长拿督阿兹米在主持《诈骗:社区威胁》线上论坛推介礼时指出,2019至2020年期间,吉隆坡警方接到的7526宗商业诈骗案投报,造成事主损失高达32亿3700万令吉。
至于警方接到在吉隆坡地区发生的87宗网络诈骗案投报,已造成事主涉及损失298万令吉。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公众仍然这么容易受到老千的唆使与欺骗,更令人感到无奈的是,竟有受害人在报案时,表示不曾听说有类似的诈骗手法。
阿兹米指出,警方持续与其他各有关方面举报这类防范诈骗论坛,以提高民众防范诈骗的醒觉。
他劝告公众,一旦接获来历不明或可疑的来电,直接中断通话,不要与对方纠缠,免得陷入不必要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