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是否会通过空气传播?卫生部指出,目前只知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会在感染者咳嗽、打喷嚏、说话、唱歌及呼吸时,通过鼻子和嘴巴的液滴传播。
卫生部通过脸书发贴文说,液滴可分为大颗粒(飞沫)和小颗粒(气溶胶,指在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当一个人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或气溶胶时,就可能会被感染。
卫生部说,飞沫较重,通常会落在1至2公尺内;气溶胶可在空气中停留更久,移动范围超过1至2公尺,但停留在空气中的时间还取决于环境因素,如气流和湿度。
“当空气中病毒的密度很高时,距离超过2公尺者和经过者,皆有可能被感染。”
卫生部表示,近距离面对面互动、通风不良的密室空间、感染者大声聊天、喊叫、唱歌和运动时大力呼吸,将导致新冠病毒更容易传播,尤其是这些活动持续超过15分钟。
“当一个人接触被新冠病毒污染的表面后,没有洗手就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也有可能被感染新冠病毒。”

陈伟平:距逾6英尺也可能感染
对此,家庭医生陈伟平周三接受本报电访时指出,美国疾病管制预防中心(CDC)5月初时,就更新了有关新冠病毒传播方式的研究报告,证实新冠病毒可透过气溶胶传播。
“即使一个人距离感染者超过6英尺,也有可能吸入病毒。”
他说,气溶胶可在空气中飘浮数10分钟,甚至可能数小时,也可漂浮到5公尺以上。不过,美国疾病管制预防中心(CDC)没有特别更新预防指南。
因此,陈伟平建议民众确保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多人长时间在密闭空间里,而在密闭空间内,要戴双口罩及面罩。
“民众之间也可保持比肢体距离更远的距离,尤其是在密闭空间内。”
他表示,含有病毒的气溶胶可漂得更远,民众应比之前多善用酒精消毒,擦拭一些经常接触的表面,并勤洗手。

余添山:外出返家后冲凉洗手
资深家庭医生拿督余添山则认为,新冠病毒或会如肺痨,通过空气传播。
他说,戴口罩是其中一个防范空气中病毒的方法,所以民众理应在必要时才脱下,确保做好防疫。
他也说,勤洗手、外出返家后冲凉及避免到人潮多的地方对防疫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