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球大概有超7000万人正遭受自闭症的困扰。约合每160名儿童中,就有1人患病。
中国则有1300万自闭症患者,其中14岁以下的儿童,超过300万人。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从幼儿期开始显现的终身神经系统疾病。多发生在3岁以前,核心障碍为社会交往沟通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无助:新冠疫情加剧困境
残酷的现实是,长期以来,很多自闭症患者在教育、医疗等方面,遭受着不平等待遇。新冠疫情,更是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不平等现象。
《华尔街日报》的一项调查还显示,新冠疫情下,由于缺少相关医疗专业人士,针对患有自闭症等智力发展障碍的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尤为困难。此外,由于部分患者本身患有基础疾病,其新冠死亡率,也比普通人高很多。
“疫情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使自闭症患者面临巨大风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此前专门指出。而部分国家和地区社会支持系统的“崩溃”,使自闭症患者在行使自身权利时,面临更大障碍。
希望:探寻挑战和机遇
自闭症患者面临的难题,不止于此。由于核心障碍伴随一生,很多人长大成年,步入社会后,依然可能“寸步难行”。
美国一位母亲亚历山德拉说,自己患有自闭症的儿子,聪明又肯干活,但他的感官较常人更敏感,社交方式也特别。“这意味着,传统工作环境对他来说,处处都是困难。”与他人的持续交谈,可能让他感到焦虑,工作环境中的噪音和荧光灯,也都可能造成他的负担。
联合国指出,疫情下,新的工作方式,包括远程工作和使用新技术,为自闭症患者创造了机会。比如,通过社交软件在家办公,他们的社交压力可以得到大幅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