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选民展开两年来第4场大选投票。报导说,选后可能出现3种结果:由总理内塔尼亚胡领导另一联合政府;为反内塔尼亚胡而结合但内部意识形态分裂的政府;以及第5次大选。
以色列人选党不选人,建国72年以来,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得以在120席的以色列国会过半而单独组阁。
半岛电视台报导,以色列在强敌环伺的中东严苛环境下求生存,内塔尼亚胡以唯一能够引领国家安度诸多安全和外交挑战的全球性政治家姿态再度角逐连任,新冠肺炎疫苗高接种率和去年与阿拉伯国家实现关系正常化,成为他的选战主轴。
但是政敌指控,去年大部分时候内塔尼亚胡对新冠肺炎疫情根本无力招架,尤其对他的极端正统派犹太盟友执行防疫封锁不力,导致病毒扩散。而且以色列经济情势仍然艰困、失业率高达两位数。他们尤其认为,因诸多贪腐指控而面临审判的内塔尼亚胡早已失去领导国家的正当性。
2019年4月以来举行3次无定论大选后,内塔尼亚胡和主要对手甘茨达成权力共享协议,于去年5月组成团结政府。联盟去年12月在总预算制定方面出现重大歧见而宣告破裂,迫使以色列难逃不到2年内第4度举行大选的命运。
分析认为,登记的650万选民于周二的投票率会因“选举疲劳”而走低,内塔尼亚胡的宗教和民族主义派盟友往往会积极参与;对阿拉伯政党联盟整合失利深感失望而不去投票的巴勒斯坦裔选民预料将为数众多;特拉维夫附近的自由和世俗派选民投票率预料也不高。
去年3月上一场大选投票率为71%。
内塔尼亚胡的右翼联合党料将成为国会最大党,但是席次不会过半,而且无法轻易组成联合政府,情况恐怕会跟之前3次大选类似。这意味选后的以色列政坛可能出现3种情况:由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另一个联合政府;因为反内塔尼亚胡而结合但内部意识形态分裂的政府;以及第5次大选。
半岛电视台的以色列记者认为,这场选举基本上是对内塔尼亚胡的公民投票,而他“可望过关”。
独立新闻媒“中东之眼”报导,71岁的内塔尼亚胡是以色列历来最“长命”总理和人气最高政治人物。但是他近年来无力进行整合、稳定执政,导致以色列陷入空前政治僵局。
选前民调显示,尽管略微过半以色列人不希望内塔尼亚胡继续领导国家,但是在野势力支离破碎,没有出现能够引领反内塔尼亚胡阵营的“共主”,明确迈向执政。
民调同时发现,联合党可望拿下30或33席。接下来内塔尼亚胡得重蹈之前3次大选之后的工作,设法拼出联合政府。
大选计票将会漏夜逐渐开出,最终结果预料于本周五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