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日前遭爆在俄罗斯斡旋下,捐赠叙利亚一批俄国生产的新冠疫苗,以达成换俘协议;虽然以、叙双方都否认这项传闻,但外界绘声绘影,外媒分析,若属实,这将是国际政治角力下疫苗外交的缩影。
综合外媒报导,在俄罗斯的斡旋之下,以色列、叙利亚双方同意进行换俘,让1名越过戈兰高地进入叙利亚国境的以色列女子、误闯以色列国土的2名叙利亚牧羊人各归本国,而在以色列率先释出善意后,该名被俘以色列女子也已于上周五返国。
然而,《半岛电视台》爆料,以色列必须购买数百万剂俄制“史普尼克V”疫苗转赠叙利亚,才让这项换俘协议正式成立。
以色列与叙利亚阿萨德政府多年来处于敌对关系,《半岛电视台》分析,若内塔尼亚胡公开了换俘协议细节,恐将惹恼对叙利亚抱持敌意的以色列人,进而影响以色列下个月大选选情。
但据《i24news》报导,内塔尼亚胡上周六否认以色列有提供叙利亚任何疫苗的传闻,只表示他很欣慰那名被叙利亚逮捕的以色列女子已平安返国。叙利亚则透过官方媒体《阿拉伯叙利亚通讯社》(SANA)驳斥这是捏造的消息。
目前以色列政府拒绝提供境内400万巴勒斯坦人接种新冠疫苗,除了少数例外。《半岛电视台》分析,若以色列疫苗外交的消息为真,除了会触怒巴勒斯坦人外,这将彰显疫苗分配不公的现象,也将是列强遂行自己政治目的,而把人道医疗救援物资当成工具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