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香港文汇报讯 据中新社报道,农历牛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春节前的国内考察是中国特色的政治传统,也有着深刻的符号意义。无论是在江西井冈山革命老区还是四川大凉山深处,无论是在「苦瘠甲于天下」的甘肃中部村庄还是零下30多度的内蒙古边陲小镇,观察习近平过去8年春节前夕的考察,「脱贫攻坚」始终是突出主题,他用新春足迹为外界勾画出一份中国减贫的路线图。
「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在去年如期完成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今次来到中国最后实现脱贫的贵州,习近平在毕节市黔西县化屋村考察时的这番话,点题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再次明确新阶段的特别任务。
强调乡村产业 在家门口就业
越是脱贫难度大的地方,脱贫之后越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最有效的手段无疑是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曾多次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外界看来,习近平此次考察正是在新阶段开局的节点,为如何接续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划出重点。
在化屋村,习近平听取该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等情况介绍。在村民家中,他强调,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措施。要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在扶贫车间,习近平点赞当地特色苗绣产业,鼓励发扬光大苗绣,「为扶贫产业、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分析人士指出,在化屋村这个曾经的深度贫困村,习近平特别强调「就业」和「产业」,指明未来乡村振兴的重点,特别是立足地方特色发展乡村产业更具可持续性,这或将成为中国接续乡村振兴的优先发力方向。
了解市场供应 关切民生食安
春节在中国人心中具有特别意涵。从兰州市城关区五泉菜市场,到锡林浩特市楚古兰街道爱民社区超市,再到昆明新春购物博览会年货街,在习近平的新春足迹中,年前市场供应、年货供销、物价运行等这些事关民众幸福感的事情,是他格外关注的内容。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各地倡导就地过年的背景下,如何保障春节期间的市场供应、让民众过上安心年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前不久,中国官方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加强就地过年群众生活保障,确保生活必需品不断档、不脱销。
「各地区各部门要做好就地过年的服务保障工作,让群众过一个特别而又温馨的春节。」在这次贵州考察中,习近平走进超市,仔细察看商品价格,了解当地「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等供应保障情况。他还特别强调「舌尖上的安全」,要求落实防疫措施,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百姓过年安心、放心、舒心。
有评论认为,从往年的返乡大军到今年的就地过年,尤其是如何让留下来的民众在异地过好别样春节成为今年春节的一大民生关切。「货架子」价稳、「菜篮子」量足,这些事关「年味儿」和民众幸福感,习近平春节前夕走进超市,进「小超市」问「大民生」关切「让群众过一个特别而又温馨的春节」,彰显他对别样春节中民生的特别关切。(图: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