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报告显示,非传染性疾病(NCD),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使马来西亚经济损失89.1亿令吉,约等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65%。
这项经济成本是根据旷职,工作场所的出席情况,以及劳动年龄人口过早死亡造成的生产力损失估算而得。
除了生产力下降之外,非传染性疾病还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健康负担,这是由于残疾和失去健康体魄而造成的,称为疾病负担。这是一种“无形”成本,估计约1007.9亿令吉,相当于GDP的7.35%。
今天发布的《非传染性疾病及风险因素对大马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报告,是采用了2017年的数据。最新的《2019年国民健康和发病率调查》也显示,大马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持续上升。
卫生总监丹斯里诺希山表示,非传染性疾病的经济评估使我们能够了解这些疾病如何影响人民的生活。
“非传染性疾病通常与医疗保健费用相关,诸如此类的证据向我们展示了非传染性疾病如何阻碍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驻马代表卢颖如博士说:“如果我们无法管理国家的非传染性疾病,将对健康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我们需要一种涉及整个政府和社会的方法,这样我们才能摆脱非传染性疾病的浪潮,挽救生命和生计。”
吸烟、不健康饮食,滥用酒精和缺乏运动是可改变的行为危险因素,这些都会增加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在该报告中,由于心血管疾病(CVD)的过早死亡,不健康的饮食造成了生产力损失三分之二(68.9%),而吸烟造成的损失则占三分之一以上(36.9%);吸烟也造成了癌症损失的最大比例(15%)。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呼吁通过预防和控制措施,将非传染性疾病的过早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大马政府通过执行《2016-2025年非传染性疾病国家战略计划》,以及旨在减少非传染性疾病风险因素的相关国家战略和计划,以应付这一挑战。
“是时候投资于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了”,卢博士说,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采用具有成本效益的干预措施,来减少非传染性疾病。
“与此同时,个人也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过上更健康的生活。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击败非传染性疾病。”
诺希山补充说:“在与非传染性疾病的抗争中,创造支持性环境以为人民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
他指出,大马已通过成立一个提倡健康环境内阁委员会来支持整个政府应对非传染性疾病,从而显示出最高的政治承诺。
“尽管我们正在努力从根本上解决非传染性疾病,但显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欢迎公众对《非传染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报告提供意见,民众可于2020年10月1日(星期四)之前,下载报告
(https://www.moh.gov.my/index.php/pages/view/1904?mid=648)并通过电邮将评论提交至drarunah @ moh.gov.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