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的疫情、不稳的社会环境、经济的起伏等因素,使香港整个大环境迎来罕有的变迁,打乱了大部分人原有的生活节奏。如果生命是一首歌,愤怒、刺耳或跑掉的旋律大概正在这个城市间此起彼落。惯于安逸生活的香港人,也许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学习在慌忙、焦虑、压抑的氛围中调整步调,淡定自若面对外在和内在的心理状态,寻回自己生命的主旋律。
文、摄:香港文汇报记者 陈苡楠
一直致力于用音乐感染社群、带来正能量的虎豹乐圃(前虎豹别墅),日前以「走出社交距离,让心灵重新连结」为主题举行「虎豹心灵健康日」。一如既往,虎豹乐圃毫不吝啬地打开优越的环境,欢迎大众前来,举办超过三十项的活动,盼参加者通过一系列的讲座、音乐表演和工作坊,如:「花香中与身体对话」、「叶笛体验工作坊」、「音乐治疗入门」以及「生活与健康的节奏」等学会把握日常空余的时间来改善心灵健康。「虎豹心灵健康日」的工作坊包括近年热门的颂钵、亲子瑜伽、冥想、呼吸练习等活动,还有虎豹乐圃后山游。
连系音乐培养情感表达
一整天的活动既给参加者不同的体验,也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音乐的关系连结起来。「虎豹乐圃除了培训音乐学生、让他们弹奏自己的乐器以外,还带来更多身体体验,让人学习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学会放松自己。」虎豹乐圃执行董事李明哲认为音乐本身就是大众熟悉的媒介,同时又能从不同层面切入,既可以培养人们情感表达,又可以带来最直接的心灵治愈。「音乐带来欢乐,能振奋人心,有助于为社区带来正能量。」李明哲说。
「虎豹心灵健康日」其中一个亮点节目「生活与健康的节奏」由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何天虹主讲,在短短一小时中,何天虹除了给参加者在音乐、艺术与治疗之间的话题作出详尽的学术分析以外,同时也用音乐带领参加者进入另外一个状态与空间,离开世俗的约束,专注于「当下」的感觉,令参加者可以自由地去思考与表达。参加者放下年龄的界限,无论是一家大小还是与好友相伴,他们在何的带领下,随着音乐的旋律,用四肢做出不同的动作,时快时慢,让身心灵都得到放松。更重要的是,参加者彼此之间建立了信任与联系,一同将笑声释放。
跟随旋律寻找生活节奏
除了学术和临床工作,平日何天虹亦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利用舞蹈、音乐和艺术等形式来给大众提供多一个途径来疗愈心灵。在本次活动的其中一部分,何播放轻松的音乐来带领参加者用身体感受速度与节奏,她提到,音乐实际上有很多部分,节奏往往是一首曲目最重要的元素,而它与生活也息息相关。「节奏本身是一个组织,它有自己的架构,这种稳定性能给人带来安稳的感觉。」我们都知道当人在生活上遇上不同的困境,或多或少都会产生焦虑和压力,脑海甚至会变得凌乱,何天虹认为这是因为人们原来的生活步调失去了组织性。「只有井井有条、回到一种规律,人才能有一定的安全感。」何说。
何天虹举例,疫情和社会环境给香港人带来突如其来的改变,我们无法用自己的方法即时改变现实环境,而此刻要做的是帮助自己寻回一个平衡。而她相信人在面对一个新的状态的时候,会学习适应,而且适应能力也很高。当生命「变奏」的时候,人是有自带的能力调整出属于自己的节奏,以应对外来的突变。而通过艺术,尤其是音乐,我们除了可以表达,还可以感受稳定性以及可预测的节奏,达至减压、舒缓和放松身心的体验。「艺术本身就有治疗效果。」最后,何天虹相信艺术给人一种美感经验,它有助我们对生命、生活、对别人和对自己多一份欣赏。